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侠武无敌-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接下的任务虽然繁重,但却极为简单。

    而且,完成起来虽要付出代价,但却十拿九稳。

    毕竟,敌军即便已经集中一处,也不可能举军追击千余之敌,最大的可能是派出前锋部队,最多也只会分兵一半。

    这样一来,拿下此战,岂非比之牛头岭初战之时,更加轻松?

    ……

    当然,要想此计得以顺利实施,还有最关键的一环——伏击地点选定。

    此刻,华枫正与罗战军、多思过一道,在附近勘察地形。

    他们决定,尽快找到合适地形,尽快进入伏击地域。

    因为,此时敌军尚未到达,他们完全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安排布署。

    否则,不但可能陷入被动,还有可能暴露行踪。

    ……

    之所以在驻地附近选择伏击点,乃是“地利”使然。

    此地属丘陵地貌。

    虽然沟壑纵横,植被极多,但却利于骑兵冲击。

    而且并无百姓居住,也无路人行走,正是隐蔽伏击的绝佳去处。

    因为,无须担心行动暴露,无须担心涂炭生灵。

    ……

    三日后。

    经过多方勘察,反复研究,细心论证,最重要的一环,也终于尘埃落定。

    无论谋略如何奇妙、如何出色,如果执行力不够,到头都是一场空。一不小心,甚至还可能弄巧成拙,将自己陷入进退两难之境。

    因此,华枫向来对贯彻落实极为重视,亲自抓,而且一抓到底。

    ……

    接下来,华枫再次召开了军事会议,

    会议极其简短,并无讨论,只是倾听华枫安排工作。

    其一,宣布作战方案。

    将之前“决策谋划三人组”议定的作战计划、作战步骤,以及任务分工、分力构成,进行了言简意赅的介绍。

    同时,还专门郑重强调了执行力的问题。

    其二,派出斥候打探敌情。

    此项工作由段今朝负责。

    四面八方都必须兼顾,而且至少两波,确保万无一失。

    其三,大军隐蔽开进伏击地域,妥善安置伤病员。

    这项由华枫亲自主抓,各种主将密切配合。

    其四,各组按任务分工,立即勘察选定行进及撤退路线。

    此项工作完成之后,立即向伏击地域集中,伺机行动。

    其五,熟悉主战场。

    会后,各组主将立即随同罗战军前往伏击地域,对主要作战场所进行熟悉了解。

    在确定各组对完成既定任务,并无实际困难之后,华枫立即宣布散会,按既定方案迅速展开。

    至此,已然万事俱备,只待敌来厮杀!

    ……

    这一切安排,大都出自华枫所思。

    罗战军、多思过两人,不过就细节进行了少许补充。

    从华枫口中说来,看似不难,但如果精通兵法者细心考究,却是非同小可。

    整个计划一环紧扣一环,一步衔接一步。

    每一环、每一步都很重要,但又并非不可或缺;既相得益彰,又可单独建功。

    wxi7

第531章 再现敌踪() 
客观而言,前四步即便有所失误,也不会对北伐义军造成多大损失。

    而且,就连主动权,也仍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只不过需要费些时日、费些功夫,重新寻找战机罢了。

    ……

    华枫这位新官乍一上位,就“猛火”连连,烧得全军斗志昂扬、士气大涨。

    虽然事务繁多、千头万绪,但一切却显得井井有条、忙而不乱。而且,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不过短短数日,华枫在北伐义军中的声望,就得以直线上升,实实在在的做到了“令必行、禁必止。”

    名帅风范,一览无余。

    因此,华枫之上位,也算是实至名归。

    他能将统帅之本职工作,做得如此得心应手,是因为从身体心理、能力素质、知识储备等方面,早就做好了充分准备,正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欲承君王之位,必承王冠之重。”

    既有“承重”之能,又有“承位”之机,上位也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

    一日后。

    北伐义军,除了少数任务特殊者,比如斥候、简易炊灶挖掘者等,其余人马已然全部潜入伏击地域。

    当真做到了动如风、行无踪。

    两日后。

    五步行动俱已准备就绪。

    负责利用炊烟迷敌、乱敌那批人马,甚至连柴火都已准备完毕。

    ……

    三日后。

    敌踪终现。

    有斥候回转:“报告华统帅,发现敌军。”

    “距离?”

    “六十里开外。”

    “方向?”

    “之前中军来路。”

    “数目?”

    “大约万余人。”

    “有无骑兵?”

    “有,约五百余骑。”

    “敌军可有分开?”

    “并无,集中一处。”

    “好,辛苦了,再探!”

    “是!”

    ……

    斥候离去后,华枫并无丝毫犹豫,大手一挥,令各组人马立即各就各位,展开行动。

    最终的打击目标:敌先锋军!

    谋事细腻,反复酝酿。

    处事果决,雷厉风行。

    这,正是华枫此次行事的真实写照。

    制定作战方案之时,他与罗战军、多思过探讨了整整一日,事无巨细,都必须经过深思熟虑。

    而计划一旦制定,就坚决执行,再无迟疑。

    如此行事风格,方是一代名帅之必备。

    ……

    有的统帅,行事莽撞,做决策不动脑子,拍板迅速,行动迅猛。

    殊不知,其速度快则快矣,但却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有的统帅,做事谨慎,即便事前已然考虑成熟,事到临头仍要反复斟酌。

    如此一来,其之稳重倒是无话可说,可却往往会贻误战机。最后,只得后悔空叹“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斥候的报告,除了明面上的内容外,还透露了三个信息。

    其一,来者必为敌军的先锋部队。

    采取的行军策略,乃是步兵、骑兵混合同行。

    并不像多思过之军那样,以纯骑兵为先锋。

    其二,敌军正是从牛头岭而来。

    看来,华枫之前的猜测,已然中的:这支军队就是为了消灭北伐义军而来。

    其三,敌军行动极为谨慎。

    虽然三战连捷,但却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

    并未像多思过之先锋军,耀武扬威的孤军深入。

    由此可见,这支兵马的领军人物,极为稳重。

    ……

    敌军三路大军在牛头岭合兵一处之后,总计有六万人马。先锋军仅派出一万余,其试探的可能性极大。

    由此说明,敌军极端重视华枫之“无敌先锋军”。

    照理说不应当如此。

    毕竟,按之前的兵力分配,华枫一部仅五千余人。

    以六万之众,击五千之兵,何须如此小题大做?

    究其原因,可能有两点。

    原因之一,担心之前三战中所逃散的义军,前来投奔“无敌先锋军”。

    唯恐聚少成多。

    原因之二,正如前文所说,其必定已然知晓“无敌先锋军”人数虽少,但却战力强横。

    因而不敢轻视。

    ……

    无论何种原因,这支军队都不容易对付。

    其不但战力较强,而且还如此谨慎,可以说并无明显的漏洞。

    华枫正思虑间,第二批斥候来报。

    这批斥候,正是与第一批斥候同一方向、不同批次。

    ……

    两批斥候报告的时间差,最多不过大半个时辰。

    一万之众,行军十里,只用了大半个时辰。

    来得好快!

    如此速度,不由令人乍舌。

    由此可见,这支部队的战力绝对不弱。

    ……

    “报告华统帅,共发现敌两队人马。第一队约万余人,第二队约四万余人。”

    “两队相距多远?离此多远?”

    “两队相距约二十里。第一队目前距此地约五十里。”

    “可有骑兵?分别多少骑?”

    “第一队有,约五百骑;第二队除了零星几骑外,并未发现大队骑兵。”

    “好,辛苦了,再探!注意安全。”

    “是!谢谢华统帅关怀。”

    ……

    从两批斥候报告的情况看,敌情已然很明了。

    之前的三路大军已然集兵一处。

    先锋军与主力部队之间,距离仅有二十里左右。

    先锋军、主力部队、后军的兵力构成,分别为一万、四万、一万。

    主力部队与后军的距离,猜测也在二十里左右。

    ……

    “诱饵”已经撒出,“鱼儿”是否会上钩呢?

    即便机智如华枫者,也不敢断言。

    只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不过,话又说回来,“事在人为”。只要认准目标,尔后为之不懈努力,成功的可能总会存在。

    ……

    待执行前四步的人马离开之后,华枫立即着手安排第五步行动。

    此时,时已正午。

    伏击地域。

    北伐义军统帅华枫,“无敌先锋军”主将段今朝,左军主将孟起、副将雷冲天,右军主将罗战军、副将风吹柳,后军主将雷冲霄,共七人围坐一圈,开始细化伏击行动。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伏击方案终于出台。

    ……

    由战斗力最强的“无敌先锋军”,率先出手。

    主要任务有两条:

    其一,诱敌入伏。

    且战且走,将敌军诱入伏击圈。

    其二,强拉硬拖。

    敌军进入伏击圈之后,立即掉转马头实施正面迎击。力求拖住敌军大部,不让其顺利脱逃。

    wxi7

第532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