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地太极-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炎帝将广成子让进舍内,共工跟在后面,仙众留在了屋外。

    广成子打量着舍内,除却一铺土炕外,地上只铺一块短席,席上摆放着几件生活陶器,再无他物。

    炎帝见广成子脸现诧异之色,便笑道:“寒室简陋之极,请别见怪,请席地而坐吧。”

    广成子忙说:“哪里,贫道只是觉着你何苦居于此等陋室啊。”

    共工解释说:“炎帝深知百姓之苦,自发誓愿说,天下黎民尚有一户居于茅舍,便不起楼阁。”

    广成子点点头,心道,炎帝乃百姓之福啊。

    几个人席地而谈,共工先将此去招抚百姓的事说了个大概,炎帝沉吟不语,表情淡然。

    广成子见冷了场,便道:“请炎帝莫怕,我昆仑弟子愿保黎民百姓的安危。”

    炎帝这才开口说:“我不是怕,而是忧心百姓又将遭受战乱之苦,心中有所不忍。”

    “要不将那些百姓还给他们便是了,不就避免引发战争了吗?”共工也知炎帝所想,就提出个建议来。

    炎帝微微摇着头,说:“不可,还给他们,百姓还有活路了吗?”

    广成子深感欣慰,都说炎帝仁德,果然名不虚传,而且更有担当。

    “那还有啥办法,能够阻止这场战乱?”共工沉思着,感觉束手无策。

    广成子灵机一动,便道:“我有一策,除非。。”炎帝和共工都瞅着广成子,等着他的下文,“除非与那河之南的黄帝联盟,便使那蚩尤心有忌惮,不会轻举妄动的。”

    “联盟,那谁做天下之主?”共工不太同意这个方案。

    炎帝又是良久不言,过了好一会,才道:“那蚩尤是我孙儿,却作恶多端,早不把我这个祖父放在眼里了。他欺我善良、不善作战,从长江之南打到黄河以北,一路掠城夺地,一心想置我于死地啊,若不是道尊一席话,点醒梦中人,我真不知该如何处置。”

    那黄帝乃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相传尧、舜、禹、皋陶、伯益、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黄帝建立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

    “联盟倒是个好计策,但谁为天下共主?”共工又问了一遍。

    炎帝笑道:“百姓安宁,谁为共主又如何,此去黄帝部落联盟,就由你全权代表,我愿让出帝位,尊黄帝为共主。”

    广成子也说:“黄帝曾问道于我,我愿与共工同去。”

第31章 结盟抗敌() 
广成子急着和共工去拜见黄帝,谢绝了炎帝的挽留。

    “黄帝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号轩辕氏,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就是在那黄河之南。?”共工边引着路,边介绍道。

    广成子说道:“是啊,天下目前三足鼎立,黄帝居中原,炎帝在西方,居太行山以西,蚩尤是九黎之主,居东方,从武力上来看,蚩尤最强,只有炎帝和黄帝联手,才能与之抗衡。”

    此时,黄帝正在洛水之上,与大臣们观赏风景,忽然见到一只大鸟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

    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黄帝从来不曾见过这鸟,便问众臣。

    有大臣告诉他说,这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鸣叫是归昌,夜里鸣叫是保长。凤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宁,是大祥的征兆。

    黄帝又问:“我梦见有两条龙持一幅白图从黄河中出来,献给我,不知是何意。”

    那位大臣回答说:“这是河图洛书要出的前兆。”

    黄帝便与众大臣游于河洛之间,沉璧于河中,杀三牲斋戒。

    没成想,一连三日大雾,接着就有黄龙捧图自河而出,黄帝跪接过来。

    只见图上五色毕具,白图蓝叶朱文,正是河图洛书。

    待广成子和共工带着众人,边走边打听黄帝所处何方之时,黄帝已经开始巡游天下,封禅泰山。

    众人加快脚步,终于撵上了黄帝的銮舆。

    黄帝听是广成子求见,赶忙下车相见,那黄帝早就对昆仑山的道人心有所盼,并在早年曾数次去往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今日意外相遇,格外惊喜。

    黄帝当年去往崆峒山,问过广成子:“请道尊指点我施政之得失?”

    广成子那时说道:“自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则凋。日月光辉,越发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哪里值得我和你谈论至道呢?”

    黄帝回来后,就不再理问政事,自建了一个小屋,里边置上一张席子,一个人在那里反省了三个月。

    而后又到广成子那里去问道。

    当时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跪着膝行到他跟前,问他如何才得长生。

    广成子蹶然而起说:“此问甚好。”

    接着就告诉他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妆形,无摇妆精,方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长生。”

    说完,广成子给了他一卷自然经。?

    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后,又登过王屋山,得取丹经,并向玄女、**询问修道养生之法。而后,回到缙云堂修炼,他采来首山铜,在荆山下铸九鼎,这才有了问鼎中原的典故。

    广成子笑着说:“我等是一路追赶你的銮舆,才得以相见啊。”

    黄帝谦恭地问道:“是不是因我德行有失,才特来相告,请不吝赐教,我洗耳恭听便是。”

    共工在旁由衷地赞道:“此乃真明君之所为,在下心服口服,愿为之驱使。”

    “此为何人?”黄帝见那共工气宇轩昂,目似朗星,不同凡人,便问道。

    共工赶紧施礼道:“在下乃是炎帝臣属共工是也,问黄帝安好。”

    “哦,早有耳闻,你便是那治水的行家,日后少不了烦劳于你。”黄帝回礼,说道。

    黄帝见广成子与炎帝的人走在一起,心中不免有些诧异,便问道:“你们这是?”

    广成子便把事情的原委叙述了一遭,并注重把炎帝要让位于他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黄帝听罢,抚须大笑:“哈哈,我对蚩尤的劣行早有耳闻,联手抗敌之事,我这就同意,但是推让帝位,可不能听从于神农炎帝之说,那得选贤任能,由天下人共选之。”

    共工早被那黄帝的气度所折服,赶忙进言道:“我主炎帝真心诚意将帝位让出,以实现华夏一统,绝无虚言,请黄帝斟酌。”

    黄帝再没多言,而是让左史官仓颉在龟板上刻制联盟议书,一式两份,黄帝亲手将龟板递到共工手中,笑着说:“请回复炎帝,推选天下共主之事再做商议,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将我们的盟约,昭告天下。”

    共工拱手称诺。

    广成子见大事已成,便要带着仙众返回昆仑山,却被黄帝给挽留住了。

    广成子笑道:“莫非还要问长生之事?”

    “非也,只求民之长存,不求己之长生。”黄帝答道。

    广成子点点头,笑道:“你已顿悟,大道存之于胸,真乃是无上之智慧,无上之法力,无上之造化,老夫很是欣慰啊。”

    黄帝接口说:“是啊,愿天下苍生人人皆爱自然,人人皆证大道,才是我辈之责所在啊。”

    说罢,黄帝想邀请广成子同去泰山封禅,广成子拒绝道:“不可,封禅乃是人间盛事,修道之人不便参与,还请你们抓紧上路吧。”

    奈何看着黄帝所乘之物,很是好奇,就问道:“黄帝,你所乘的四个轮子是啥东西,我怎么从未见过?”

    仓颉在旁笑着说:“那是我主黄帝发明之物,请听我细细道来。”

    有一次,黄帝带领他的先民迁移到北方黄土高原,这里森林茂密,地形平坦,便于长期生存。

    他们刚刚居住下来,有一天突然狂风大作,黄帝立即命全部先民,人人抱树,个个藏身,以防狂风卷走,黄帝只顾别人的安危,不料,自己头上遮太阳的大圈帽,被狂风吹掉。他连忙抓住一棵小树,就地蹲下。

    黄帝发现他的大圈帽被狂风吹得就地滚动,并不倒地。这是啥原因呢?黄帝砍了一根树枝,扎成圆圈,放在地上用力往前一推,滚了不到一丈远又倒了。

    黄帝自小就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他沉思了很久,然后,再扎了一个圆圈,给两个圆圈中间扎了个十字架,又砍了一根长树枝,把两个圆圈扎在这根树枝的两头,放在地上用力往前一推。这次虽然没有倒,滚不了多远就停下来。这时,常先、风后、仓颉一起走来,问黄帝在干什么?黄帝把刚才发生的事向三位参臣诉说了一遍。智多谋广的风后,连忙剥了一条树皮,拴在两个圆圈中间的横杆上,一手拉着往前走,两个圆圈一直滚动着,并未倒地。

    黄帝一看,突然哈哈大笑,一下醒悟过来。

    他叫常先再扎两个同样的圆圈,四个木圆连在一起,好比四个车轮,稳稳当当向前滚动着,再也不怕倒地。

    风后看后,好像脑子里一下也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