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时小说家-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大业铸就的机会已然到来,只待消除内在隐患,便可并出函谷,虎踞中原,一扫六国,成就古往今来最为宏大之事。
“盖聂先生不愧是鬼谷弟子,即日起,位同秦国上卿,跟随在寡人身旁,教导寡人剑术!”
秦王子政大悦,盖聂之语是自己心中早就定下的雄心,只可惜如今国内权臣未除,何以征战列国,不过这个时间也不会太远了。
当即,对着持剑而立的鬼谷盖聂狠狠的点点头,径直拜为上卿,尊贵而又荣耀,虽然暂时未有实职,但随伺在秦王身侧,在某些时候,比实职更为重要。
“诺!”
鬼谷盖聂双手握剑一礼,于鬼谷弟子来说,这些荣耀不算什么,为秦臣,守秦礼,沉声而应。
“想不到寡人今日还会见到应候留下的英杰,昌文君亦是为我大秦出力,如此,秦国何愁大业不兴?即日起,封你二人为中郎将,归于卫尉蒙武麾下,执掌宫廷护卫!”
应候范雎,当年入秦辅助昭襄先王,在一步步清除以宣太后为首的楚国外戚势力中立有大功,在秦国攻伐赵国的过程中,以反间计,重创赵国,有了后来的长平之战、邯郸之战。
虽然后来因事不被昭襄先王重视,但应候为秦国的贡献却是不假,如今有应候留下的将才至身,当好好培养之。
至于李信,虽是昌文君教导成才,但若是于秦国勇武,亦可大用,暂封中郎将,也可细细观其品行,观其才能,方便日后的任用。
“多谢大王!”
“多谢大王!”
辛胜与李信面上一喜,当即躬身一拜,中郎将乃是秦宫内靠近秦王的重臣,虽然职位不高,但却是一个很好的跳板,它日秦国征伐列国,当可直接领军出征,扬名于外。
“哈哈哈,昌平君,想不到你竟然为我秦国引入如此多的英才,当记大功。”
“赵高,吩咐下去,寡人要在兴乐宫宴请我秦国宫廷护法与宫廷剑师,相邦、昌平君、昌文君、刚成君等相伴!”
樊於期之事虽然怒火未灭,但区区一个樊於期又能够翻起什么花样,当即,对着辛胜与李信点点头,转身走向殿前上首,俯览而下,看着身侧随伺的中常侍赵高,直接令下。
“诺!”
沉稳的声音回应,而后便悄然而退,快速的将秦王吩咐之事办妥。
不过此语倒是令下首的周清眉头为之一挑,原来那人便是赵高,似乎现在的赵高只是中常侍赵高,并非后来那个执掌罗网杀器的中车府令赵高。
第五十四章 蒙骜身死()
是夜,兴乐宫内歌舞飘摇,推杯置盏之音不绝,郎笑之语不断,俯览而下,灯火通明无双,一位位侍女、宫奴不断行走其内,不断伺候其中。
然则,对于远在千里之外正与赵国征战的十万秦军来说,却非这般,前方的秦将蒙骜正在与赵国庞煖相对对峙,己身之兵只有五万,庞煖却有十万。
再加上临近赵地的缘故,蒙骜不能取胜,便是派人催促后方屯留之地的长安君带兵前来,然则,等待了数日,却一直没有消息。
正在狐疑不觉之间,突然间便是有下属的斥候带来一卷布帛,目视其上,快速阅览,却是一卷檄文,不由得大惊无比,怪不得一直等不到长安君的人马,连忙便是在营帐中与张唐商议。
“此次攻赵我等与长安君乃是共同为之,如今赵将庞煖拦阻,我等不得进,更无功劳可建,而且观此檄文,长安君成峤与樊於期反叛大秦。”
“我等只怕也难逃其罪,为今之计,只有暂缓攻赵,先将叛逆长安君与樊於期拿下,我等方能将罪行消除,张将军以为何?”
蒙骜面色凝重,身披重甲,在宽阔的营帐中,不断走来走去,近些年,自己征战在外,虽然有功,但过也不少,如今又碰上长安君成峤叛乱,实在是运气不好。
语落,看向营帐中的秦将张唐,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如今长安君成峤叛乱,自己等人若是没有动作,只怕返回咸阳之后,也少不了惩戒。
“也只有如此了!”
张唐亦是无奈,好端端的,长安君为何要谋反?而且檄文之上之语,在咸阳城内虽然有传言,但如今大王已经地位稳固,此举甚是不妥。
而以长安君成峤平时的作风,只怕此事另有隐情,然则,无论隐情为何,都与自己无关,自己如今能够做的,也只有入蒙骜将军所言,带兵平叛了。
当即,二人没有任何迟疑,便是传令班师返回,将五万大军分为三队,为预防庞煖偷袭,蒙骜亲自断后,缓缓而行,徐徐而退。
另一边,赵将庞煖从手下斥候的口中知晓秦军退走,当即遍阅行军地图,亲自领三万精兵在前,又令扈辄从一处狭长小道埋伏与太行山深处。
“蒙骜屡犯赵国边境,这一次,本将要让他有来无回!
虽不知秦军内部发生何事,但观秦军退后的阵容,颇为混乱,正好给了自己可乘之机,庞煖面上微笑不断,对着副将扈辄缓缓而语。
六个时辰之后,在太行山深处,赵将庞煖令扈辄埋伏功成,数万伏兵涌现,直接截断秦将蒙骜的退路,一时间,兵戈之音、杀伐之音回旋。
赵军等候多时,精力充沛,再加上数十年来对于秦军的恨意,不多时,便是将蒙骜身边的兵士击溃,赵军近前,围攻蒙骜,俯览而下,蒙骜已然如困兽之斗。
“庞煖,今日我虽死,但赵国亦不会长久,我等着你!”
张弓射箭,直接高声郎叫庞煖,鬼使神差,一箭射中庞煖的左肋,但随其后,秦将蒙骜便是被赵军斩杀,一代名将,陨落太行山。
斩杀蒙骜,庞煖大胜,即刻亦是班师回朝,只可惜,蒙骜那一箭射中左肋,伤口感染,返回邯郸之后,未多时,亦是身陨。
另一边,奉秦王令而出函谷关的秦将王翦与从边境返回的张唐汇合一处,临近长安君成峤所在的屯留,几近十五万大军围困屯留之地,见状,成峤大为惊恐。
“公子不必担忧,如今檄文已经传遍秦地,我们已经没有了退路,而且屯留之地历来富饶,周有三城,选拔兵士,可得十多万新兵,相互一战,结果未可知!”
一侧的樊於期上前劝慰,只要长安君成峤坚定信念,自己便有把握带领公子兵压咸阳,就算不胜,也可突围,如此,又有何惧?
次日,王翦与张唐兵临屯留城下,列阵而对,城墙之上,秦将樊於期在列,不见长安君成峤,又观城墙守卫,王翦面色微怒。
“樊於期,秦国何曾辜负于你,今日你要诱使长安君造反?”
声音洪亮,在寂静的军阵之中,传扬深远,直接奔至城墙之上,回旋于樊於期的耳边。
“秦国不曾负我,我所为者,亦是为了秦国!”
“如今的秦王政乃是相邦吕不韦的私生子,此事咸阳城谁人不知?王将军,你与我深受秦国恩德,岂能见赢氏血食为吕氏所夺?”
“长安君乃是昭襄先王如今唯一的继承人,所以奉之,将军大义,若念秦国之恩,当与我一起兵压咸阳,诛灭吕不韦,废除伪王,扶立长安君为王,将军亦可因此丰厚,同享富贵,岂不快哉!”
樊於期拱手一礼,对于如今秦国这位新崛起的军方大将也是认识,目视城前十多万大军,眉头皱起,而后朗声回应。
自己所谓乃是为了秦国正统,乃是为了报答先王的恩德,只可惜,如今秦国已无明智之人。
“太后怀妊十月,而生今王,其为先王所出无疑,樊於期,你这是对王上的诽谤,如此造谣生事,乃是自取灭亡。”
“如今,仍不知悔改,妄想动摇军心,待我将你擒拿之时,当碎尸万段!”
一语而落,大手挥动,旋即,身后亲兵上前攻城,樊於期亦是大怒,挥刀指令,兵士亦是而出,其人勇猛,所过之处,秦兵避退。
王翦派兵多次攻伐,均无功而返,而且反扑之下,损失不小,是日天色渐晚,各自收军,营帐之内,王翦暗衬,樊於期骁勇善战,一时之间难以将其拿下,但大王那边又在不断催促,为今之计,只有以长安君成峤为突破口了。
当即,令昔年长安君门客杨端和持亲笔手书趁乱而入屯留,欲要亲自说服长安君成峤,避开樊於期之勇猛,以期内部突破,解决樊於期。
次日,王翦大军再临,以计谋诱使樊於期,兵马围困,直接攻下屯留之地三城中的两城,闻此,樊於期神色惊慌,直接将兵马屯于仅剩城池外,安长安君成峤迟疑之心。
第五十五章 蒙氏一族()
战事相持,屯留之地的三城已经被王翦攻下两城,只剩下一城也被团团的围困,不出意外,只消静待时机,便是擒拿樊於期与长安君成峤。
只可惜,因二人叛乱,被赵将庞煖得了先机,秦国损失一员大将,蒙骜将军经历三王,一身战功赫赫,想不到却身陨于此。
军令被快马加鞭的传回咸阳城,直入章台宫,此时早朝未散,秦国诸位大臣仍旧在大殿之内商讨诸般,其上首,则是冕冠加身,九旒相随,玄色红袍加身的秦王政。
高居在上,俯览群臣,一股越发浓郁的威严弥散,旒石晃动,视线扫视诸般,于此掌控秦国偌大的疆域,调度秦国内政与军政。
左侧为中常侍赵高,静立再旁,一语不发,低头无言,静待秦王吩咐,然则,一双灵敏的耳朵却是无时无刻不在回旋整个大殿的动静。
“报,王翦将军送来前线急令!”
战事通告无忧,从屯留归来的那兵士手持令牌,一路入秦宫,行至章台宫前,殿前守卫的则是前些时日招揽的秦国宫廷剑师辛胜与李信,职位左右中郎将。
那兵士跪身一礼,双手将手中的竹简高高举起,朗声而道,如此,直接令得辛胜与李信神色大惊,左侧的辛胜当即对着那兵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