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金手指-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穿越三不原则,身体比不过兰博的不要穿越到乱世,小命强不过小强的千万不要投胎到流民,有贼心没贼胆的不要梦想独霸宇宙。

    甄乾不幸的来到了盛唐晚期,没几年好日子过了,一个藩镇割据的时代,一个武将乱政的天下,有理没理不看谁的嗓门大,秩序、公平、仁义早变成了垃圾抛到九霄云外,饥饿、战乱、惨杀……,今天张三打了李四,明天丁三篡夺了王二的宝座,草头王大王旗风云变换目不暇接,来不及悲伤、来不及掩埋亲人的尸体,眼泪还没有擦干,鬼门关已经在向自己招手。

    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可以弃文从商,可以弃商从贼,但弃贼就只能从阎王。

    根据幸运学,一个坏消息后面总会有另一个坏消息,而一个好消息通常跟一个坏消息同时出现。甄乾的好消息是自己还活着,坏消息是自己离乱世已经不远了。

    甄乾到了唐代已经快一年,从甄府分家也有半年之久,对于重生在甄府还算满意。

    甄府虽然没有七宗五姓的名望,但在恒州也算的上是高门望族、书香门第,自然是吃穿不愁、逍遥快活。

    七宗五姓即陇西李氏(今甘肃省东南部)、赵郡李氏(今河北赵县)、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县、深县、饶阳、安国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县)、范阳卢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带)、荥阳郑氏(今河南省荥阳市)、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宗族。所以称之为七宗五姓、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唐代宰相薛元超曾说自己平生三大憾事之一,就是未能娶得一个七宗五姓族中的女孩儿为妻,由此可见七宗五姓当年的风光……。

    自魏晋以来的封建政权,几乎都被世族所操控。由于隋唐政权有赖关中世族支持拥载,且山东世族仍保有数百年的重阀阅、讲经学之传统,所以依旧享有优越政治及社会地位。

    隋唐以来都有君主致力于摧毁门阀,这些长存数百年的山东世族的社会、经济地位仍十分优越。但是他们对朝代的建立有功劳,所以君主是用温和的政策改革削弱世族,将其逐渐排除。

    在隋文帝任内,废除九品官人法,改行科举取士,目的是择取人才,摧毁门阀任官系统。可惜隋朝国祚甚短,到唐初,科举制度并不发达。

    唐太宗指示大臣以当时大臣品位高低订定等级,重新判定《世族志》。结果改定皇族宗室为第一等,其次是皇后外戚长孙氏,民间声望最高的山东世族崔氏被降为第三等。

    武后为对抗掌握政权的唐宗室、大臣,在科举制度中提升进士科的地位,使科举制度逐渐日趋完善。

    历史上的士族政治,萌芽于东汉中期,亡覆于唐朝末年。于是,在一种感觉上认为:士族政治,从东汉,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随着经济上的“占田荫客制”和政治上的“九品中正制”两大特权的消失,而呈逐渐削弱消亡的局面。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因为,就历史事实看,封建士族政治时代有两个阶段最为辉煌,一是两晋北朝,二是唐朝。

    唐朝时,尤其是中晚唐,士族政治不仅没有暗淡;相反,却再次奇异地辉煌起来,这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回光返照”。

    “七宗五姓”的概念在唐朝时的广泛流向,使得自魏晋而建立起来的唐朝士族实际上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自中唐开始,人们世家大族的观念进一步深固,士庶高寒之间仍有着极深的鸿沟。“五姓七家”,“恃其族望,耻与诸姓为婚”,傲慢地进行着内部通婚,以保持高贵的血统。如按北魏以来的传统,清河崔氏与陇西李氏、范阳卢氏世代为婚姻;赵郡李氏则与博陵崔氏世代为婚姻;范阳卢氏与荥阳郑氏世代婚姻,陇西李氏与范阳卢氏世代婚姻,他们不屑与其他姓氏为婚。

    于是有盛唐宰相薛元超的一叹:“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薛家已属以韦、裴、柳、薛为成员的“关中四姓”之一,但仍如此仰望“五姓七家”,足可见其影响。贞观中,太宗皇帝无法忍受世家大族的傲慢,说:“比有山东崔、卢、李、郑四姓,虽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好自矜大,称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以多为贵,论数定约,同于市贾,甚损风俗,有紊礼经。既轻重失宜,理须改革”。当时,太宗多次发出包含迷惑与愤怒的质问:“吾实不解山东四姓为何自矜,而人间又为何重之!”于是,命重臣修《氏族志》,但在初稿中,编修者无视皇室,而将山东士族中的博陵崔氏排为天下第一。后在太宗的干预下,《氏族志》抬高了皇室,对山东士族进行了压制,但却没取得实际效果。

    盛唐时,“七宗五姓”在朝廷上并无绝对优势,可谓势微言轻。

    原因一是,当时建唐的功勋:关陇军事集团仍有很大势力,经过唐初的战乱,山东士族元气大伤,在朝中很难有发言权。

    二是皇帝有意压制,李世民和武则天时期,对士族在朝中的影响多有忌惮,酷吏罗织罪名迫害世家大族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大力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导致不少庶族朝臣出现,而当时七宗五姓多以门荫入仕,不适应且不接受科举考试这种新的出仕方式。

    四是寒门出身的朝廷权臣的嫉恨(如武周时宰相许敬宗和李义府所为)。

    但安史之乱之后,唐朝政治中枢进行了重建,七宗五姓借助于科举制度而重新抬头。比如荥阳郑氏,盛唐时为宰相者难寻身影,而自中唐开始,连续出现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遂有“郑半朝”之说;又如清河崔氏,有唐一代,其支房南祖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共十人出任宰相,安史之乱前任宰相的仅有二人,事变后进入中唐,则陆续有八人为宰相。世家大族之所以重新崛起,与掌握了科举权有密切关系,再有就是在适应了科举考试制度后,世家大族深厚的家风与知识传统使他们在考试中占有特别的优势。如范阳卢氏,有唐一代尤其是自中唐起,中进士者超过百人,这一数量令人惊异。

    要知道,唐朝时科举考试中的进士考试是最难的,录取人数又少,卢氏能有此成绩,自是借助于家风与知识之厚。但高门大族中亦有始终蔑视科考制度而秉持中古贵族观念的,比如以荫入仕的宰相赵郡李德裕和荥阳郑覃,李德裕“耻与诸生从乡赋,不喜科试”、“尤恶进士”,荥阳郑覃更是建议废除进士制度。

    在唐末的黄巢之乱中,造成大量世族人士的伤亡,富饶的家园与产业也惨遭破坏,而华北世族引以为傲的贯册祖谱也流失,世族衰落,最终与庶民再无区别,世族的地位由地主绅士阶级取代。

    (本章叙述七宗五姓在唐代的影响和生存状况,七宗五姓不甘心自己的政治地位衰败,暗中培植自己的代言人,也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本章完)

第84章 安史之乱() 
甄乾重生在甄府,既是幸事又是不幸。

    甄府的社会地位为甄乾带来了诸多的便利,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甄乾刚刚高中明算、明经两科,授职就下来了,如果不是因为惊马失意无法上任,现在恐怕已经是一名下等县官员,如果三年之后考功上等,也许能调任京城任职,仕途起点不可谓不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甄乾真不知道要不要感谢惊吓马匹的孟小丫,让自己再次重生,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命运。

    刚到唐代,甄乾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庆祝自己劫后余生,便听见世人在传诵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缠绵爱情。再一留心打听,安禄山的大名铺天盖地袭来,吓的甄乾差点晕了过去。

    唐玄宗、杨贵妃、安禄山、高力士、杨国忠……,那一个名字不是流传了上千年,不管是骂名也好,赞誉也罢,乱臣贼子、奸佞小人、可歌可泣的爱情缠绵……,这个风云变幻动荡的时代其是普通人甄乾可以理解和承受的。

    甄乾已经记不起安史之乱是那一年发生的,谁让自己不是学历史的呢?无聊到把历史上的大事件印在脑海里。

    但这一切并不妨碍甄乾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正是安史之乱动荡后,大唐由盛转衰一蹶不振,迎来了百年的藩镇割据,经历了五代十国的风云变化,只要是后世每每谈论这段历史都唏嘘不已。

    即将生逢乱世,让甄乾感到大厦将倾风雨欲来的危机感,在这场暴风雨中,自己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蝼蚁,如何生存下去就成了甄乾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如果以为自己有先知先觉就可以力挽狂澜的话,不说痴人说梦,恐怕第一个死的就是自己。

    安史之乱起因源于藩镇崛起。

    随着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先后平定辽东、东、西突厥、吐谷浑等地区,使唐朝成为一个国境极为辽阔的国家。同时,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便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

    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支度使等职而兼管辖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这就使得原来为一地之长的州刺史变为其部属。据《新唐书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节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为唐政府隐藏的忧患。

    军事上的外重内轻让安禄山有了可乘之机。

    唐初,全国实行府兵制共置634个折冲府,其中有261个位于保卫京师长安的关中,故军力是外轻内重,保证唐室有足够的兵力保卫京师及其政权。唐玄宗开元十年设置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开元十四年时,京师守卫改由彍骑负责。而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6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