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金手指-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模俊�
甄乾这下有点糊涂了,鲁木匠竟然也知道四轮马车,在自己的印象中,中国古代很少看见四轮马车,反倒是欧洲古代四轮马车横行。即使在一些壁画和画卷上,如清明上河图中有四轮马车,但那不过是增加了两个轮子的两轮马车,只能前后行进,根本很难转向,就更不用说减震器了。
这里面固然有很多的原因,但有一条始终都无法回避,那就是工匠地位的低下,载人马车很难被人重视。
甄乾突然想到可能是自己对四轮马车有些误解,后世也多评论过,古代的道路颠簸,四轮马车不一定比两轮马车更方便,加上技术的停滞,有很多好东西已经失传了,真实的原因不好说。
“可是有什么困难?”
鲁木匠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道:“要说制造四轮马车并不难,不过甄郎考虑过四轮马车的价格和日后的维修吗?”
这一点甄乾自然没有考虑过,“鲁木匠请说?”
鲁木匠看着四轮马车的图纸出神道:“甄郎这上面画的四轮马车看似简单小巧,实则非常复杂,尤其是甄郎说的减震器和转向器,这是四轮马车的关键部位,如果真要是制造出来,价格恐怕是普通两轮马车的三倍,甄郎真的打算建造这样的四轮马车?”
如果不是知道马车的发展历史,听鲁木匠这样一说,甄乾还真准备打消建造四轮马车的想法。
用三倍的两轮马车价格制造四轮马车,而且两轮马车不仅结果简单,维护方便,就是缺少马匹来拉车也可以用人力,反之却不可能,这才是四轮马车无法流行的真正原因。
可惜甄乾知道四轮马车的优点,速度和载重量都要优于两轮马车,而且又是行驶在弯道极多的山路上,看看两次来秦家的经历就知道了,一辆两轮马车最多能载重五六百斤,还要一堆人在周围前拉后推,也只有在人力成本极低的古代才可以,而四轮马车载重量是两轮马车的四五倍,以后秦家和真定之间的运输有两三辆这样的四轮马车就足够了,毕竟人多嘴杂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听到鲁木匠将四轮马车的缺点说了一遍,又提醒自己成本价格的问题,甄乾知道四轮马车制造并不容易,却还是坚决道:“不用管什么价格,鲁木匠只要告诉我能不能制造出来就行了?”
鲁木匠露出一个笑容道:“既然甄郎坚持,这四轮马车制造自然没什么问题,不过我要提醒一下甄郎,驾驶四轮马车和两轮马车不同,这驾车者最好也要提前考虑?”
见鲁木匠信心满满的样子,甄乾楞了一下,还以为鲁木匠会推脱,又或者提出什么苛刻的条件,没想到竟然一口答应下来,自己还真小看了这个鲁木匠。
这第一次交锋以甄乾失败而告终,熬了一夜的四轮马车图纸只让鲁木匠惊诧了片刻,减震器和转向架也没有难倒他,虽然无法确定鲁木匠以前是否见过类似的装置,但可以肯定是,这些对他来说没有多大的难度。
“我也希望能在一个月之后,看见第一辆四轮马车的原型,现在和我去一趟秦家,秦家那里可能有点事情需要你帮忙?”
三人一同来到了秦昊的竹楼中,一脸笑容的秦昊立即将自家的编织匠和木匠请了过来,开门见山道:“这位是甄郎,是秦家的贵客,他有一些事情需要你们俩去做,这也是秦家的事情,他的话就是我的意思……”。
甄乾抬头望着被秦昊成为闫师傅和何师傅的两个工匠,见他们一个在四十岁上下,一个已经过了五十,两人一脸严肃的看着自己,目光中带着一丝的疑惑和不解,但并没有开口询问什么,显然事先已经知道了一些事情,只不过看见甄乾如此年轻,有些好奇为什么能得到秦昊的重视。
甄乾也没有多话,直接开口道:“闫师傅是编织工匠,我客气的话就不说了,想来也知道来此因为何事,秦家周围有一片竹海,浪费有些可惜了,我想让闫师傅帮我制作一些用品,这里有我绘制的一些图纸,闫师傅先看一下,有什么不明白的请尽管问?”
闫师傅伸出一双满是伤口的手,将甄乾手中的图纸接了过去,一旁的何师傅和鲁木匠也好奇的凑了过去,看了一眼便表情各异的望着甄乾,鲁木匠微微点了头,摸着颌下的胡须,嘴里眨巴了一下,不知道在说什么?而何木匠则是一脸的茫然,睁着昏暗的双眸,尽力做冥思状。
闫师傅越看越激动,身体不由得站立起来,张着大嘴用颤抖的声音道:“这都是甄郎想出来的?”
“这些不过是很寻常的东西,加工起来恐怕有些难度,我这里还有一些简单的制作工具,需要何师傅帮忙”,说着又取出几张纸递给了何师傅道:“闫师傅制作竹子用品,手工太慢,我便设计了一些工具提高加工速度,何师傅看看有没有问题?”
一旁的秦昊不知道几个在说什么,急忙也凑了上去,见纸上写着几个名字:竹席、竹椅、竹盘、竹篓等等,都和竹子有关,可明显和自己见过的竹制品有些不同,看起来也更加的精巧,不由得出声询问道:“甄郎,这竹席为什么都是都是小方块制成的,还有这竹椅,好像每一种样式都很奇怪,这些东西做出来能卖出去吗?”
甄乾刚想开口回答,正在看图纸的鲁木匠突然出声道:“甄郎这些点子的确有些匪夷所思,不过不用担心卖不出去,如果制作出来,恐怕会成为富人自家争相购买的物品,只不过看这些东西加工难度恐怕也不低,不知道一年能制作出多少?”
(本章完)
第56章 生产流水线()
“这……这东西制作出来真的能有人买吗?”何师傅瞧了半天突然说道:“这些东西有些简单,有些却异常复杂,比如这一块块竹片制作的竹席,和竹条制作的竹席相比,每一块竹片大小都要相同,又要在上面穿孔,这制作一床竹席就算一年的时间也不可能吧!”
秦昊也是第一眼看见古怪的竹席,怎么看都和传说中的金缕玉衣有点相似,虽说材料有些不同,但加工的手法却非常相似。
鲁木匠笑眯眯道:“秦族长说的的确没错,这新式竹席的制作工艺的确和金缕玉衣有些相似,刚才何师傅也说了,普通工匠要是制作这样一床竹席的确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还无法保证每一片竹片的外形相同,可我刚才看见甄郎绘制的这张工具图之后,想必甄郎还有一些话没说?”
甄乾不由得又高看了鲁木匠一眼,现在看来鲁木匠不仅技术不错,而且眼光毒辣心思细密。再反观秦昊找来的闫师傅和何师傅,这水平差的不是一星半点,高低立判。
甄乾轻磕了一声,将几人的目光引到自己身上,不紧不慢道:“刚才闫师傅说的没错,这竹片席的确和金缕玉衣工艺有点相似,一个熟练的工匠就算不需要一年,也需要大半年的时间才能将一床竹片席制成,这样的速度做一床竹片席能卖什么价格,市场上一床上等的凉席也不过一二贯而已,就算我们的竹片席卖四五贯,恐怕连人工费都赚不回来,所以说你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众人又不是连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的文人,这个道理自然心里如明镜似的。
甄乾淡淡的一笑,伸手将何师傅手中的两张纸拿了过来,在众人的眼前晃了晃道:“这上面有两个简单的工具,我把他们称作机床,一台是竹片整形机,另一台是打孔机,竹片整形机可以把竹子加工成外形大小相似的竹片,而打孔机就是在竹片上钻孔,当然有了这两个工具还不够,一个工匠从采集合适的毛竹,到最后加工成可以出售的竹片席,其中需要的主要工序至少多达七八道以上,试想一个工匠怎么可能把这些都丝毫不差的完成?”
闫师傅立即开口道:“甄郎说的没错,我看这竹片席从毛竹采集,到最后完成,其中大大小小的工序不下二三十道,一个工匠做根本完不成!”
甄乾赞许的点点头,“不是完不成,而是效率太慢,不知各位有人见过窑场烧制瓷器的流程吗?”
鲁木匠略有所悟道:“我明白甄郎的意思了,甄郎是想让加工竹片席也和窑场烧制瓷器一样,每一个人只做其中一道工序,有人专门整形竹片,有人专门给竹片打孔,又有人负责穿针引线,这样每一个人只负责其中最简单的几个工序,不必让每一个都从头开始制作,这个主意太妙了!”
甄乾没想到鲁木匠还是一个大嘴巴,本想吊一下几人的胃口,没想到全被鲁木匠一言道破了。
“鲁木匠说的没错,加工制作竹片席最复杂最耗时间的工序是竹片切割、打磨、整形、打孔和缝制成形四个步骤,至于其他的采集、晾干、分选、晾晒等等工序都不会占用多少人手,但每一个工序时间、用时、数量都不相同,每一道工序的衔接又至关重要,从头到尾需要形成一条紧密完整的工序流水加工线,这样才能让竹片席制作成本降低的同时,也能缩短需要的时间,费用自然降低,中间的利润也能提高不少!”
说完甄乾看了几人一眼,心头一沉,显然自己的话说的没有让几个人明白,难道是自己的表达能力差了,还是他们的接受能力有问题?
就在这时,鲁木匠突然重重的一拍大腿道:“好心计!果然是奇思妙想,恐怕天下人没有几个能想到这样的办法!”
“哦!鲁木匠也觉得这办法不错”,同是木匠的何师傅抬起头望着鲁木匠道。
“这个办法果然精妙绝伦,刚才甄郎提到窑场烧制瓷器,我就隐约想到了工序分工、各司其职的办法,不过甄郎又在这个办法之上考虑到了时间、数量和加工难度几个方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种制作流程可以推广到许多地方,就连木匠制作的桌椅板凳也一样可以用,能想到这个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