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狼行三国-第5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在地方上与各个部门之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而这些学子都在数年的学习之中接受了刘毅的那一套改良之后的思想思路,当他们积累经验站到高处之后可以想象朗生会拥有如何巨大的改革班底,这是在不影响当前社会构架前提下最为有效的改良方法,一旦在这些人真正成熟起来之后,刘毅对社会的改造改革才会拥有巨大的优势。
不过在朗生眼中,书院的教育乃是面对成人,虽然有了很大的效果但离他的设想还是相差颇远,以如今属领各州百姓的收入程度,他已经可以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推行有限度的义务教育了,成人可以接受他的思想,可由于本身已经有了成熟的观点那种接受的主动性是要打上一些折扣的,但孩子们就不同了,他们就是一张白纸,可以根据刘毅的需求去加以打造,这一点不但会在十余年后让他得利,更能沿袭到子孙后代,教育乃是百年大计这句话绝不是空乏的口号。
刘毅在这一点的上的布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他一统幽州到现在准备推行孩童的义务教育足足经过了八年的时间,他在等待条件的成熟,幽州书院在培养出很多士族优秀子弟的同时也改善了寒门子弟在社会上的地位,更让很多有识之士看到了教育的好处,但这仅仅是基础之一,用商业的眼光来看,教育无疑是投入产出很不相称的,他的投资回报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也只有在幽州各州民生进一步富足之后,那些父母手中有了余钱才有能力让自己的子女去读书习字。
也许有人会问,以刘毅的地位与刘家的富有他完全可以在早几年前就推行这样的制度,的确朗生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但除了上述的时机之外不要忘了后世的苏青成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商人眼中只有利益,这与帝王之道丝毫不加矛盾,在教育体制的问题上,刘毅希望他从一开始运作便具有良好的操作规范,单靠州府支出绝不是长远之计,他的义务教育是有限度的,孩童的父母必须承担其中的一部分支出,在这一点上刘毅表现的十分坚决,因为如今他还没有能够一统大汉河山,军事方面的支出始终会在州府收入之中占据巨大的比例,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不会因为任何的言论而产生影响。
同幽州书院一般,这种教育体系也会先从试点开始,刘毅试点就在属领最为富裕的幽州,以其目前的人口与经济状况,每乡都要设置公学,让那些六到十岁的孩子可以进入其中读书习字,这些公学要挂靠在当地的县府之下,在朝中也要有一个相应的机构进行总领,此外还要考虑这些孩童与书院之间的对接,这其中就会存在选拔机制!当然对于民众的教育刘毅更多的是让他们去识字明理,在如今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过度的开发民智绝对是不智之举,对此刘毅深有体会。
普通百姓有着一定程度的知书达理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好处,但这其中一定要有度的考量,倘若他们获取的知识太多,眼界进一步开阔说不得就要去争取相应的地位了,这对于统治者而言是最不愿看见的结局,亦是刘毅极为慎重的地方,他要做的是一言九鼎的九五之尊而不是民意选举的总统,在这一点上朗生毫无疑问是有着私心的,他只会向着这个方向去做社会改良,教育亦是如此,他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定是要为他服务的,否则没有任何的意义。
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围绕着他的大业来进行,甚至可以说围绕着他刘毅来进行,这是最大的前提条件,而当这样的想法逐渐在朗生脑海中成熟完善的时候,他才真正的拥有了一颗帝王之心!
第六百六十八章 最大前提
第六百六十九章 伏案疾书()
后世的苏青成不是天才,但孤儿院出身的他却凭着自己的双手打出了一片天地,当然其中不乏时机与运气,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自身的刻苦加上敏锐的头脑,今世这个特质得以保留,再与那具天赋极佳的狼王身躯合并,才造成了刘毅今日的地位!旁人只能见到他从一个普通的上党世家子弟成了如今权倾天下的燕王,可其中付出的努力又有多少人可以了解,天赋加勤奋永远都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十余年来的每日勤练不辍风雨无阻使刘毅有了风云第一将的地位,同样十余年来从不间断的学习军事知识也成就了他百战不殆之名 ”“ 。三年的黄巾之战时刘毅为自己打下最为扎实基础的阶段,甘宁与赵云都记得大哥在那段时日之内是如何的刻苦,除了战阵厮杀与埋首兵书战策之外他几乎就没有别的生活,更会千方百计的去寻求那些前辈战将与百战老兵的经验,说起习武的苦工赵云自问不在大哥之下,可这番用心却是他远不能及,正因有了这些深重的积淀,刘毅才得以厚积薄发,在纷争的乱世之中脱颖而出,与诸强一较短长。
在有了功名与声望之后,朗生也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当日甘宁操练飞虎军时曾经有言“若汝等有吾兄长苦工之十一,皆可为将!”此语虽是颇有夸张可也反映出了他对兄长的敬佩之情,袁绍手下头号谋士田丰亦曾说过“刘毅此人,确是人如其名!”类似的言语不胜枚举,而被刘毅视作一生劲敌的曹孟德则曾在一次大会麾下众将之宴后叹曰“刘郎生武勇盖世无双尚不足惧,唯此人心坚如铁方是吾之心腹大患!”劲敌知己,曹操的此言算是对刘毅极高的褒奖了。
“夫兵之道,在于将将、夫将之道、在于将兵,夫兵之道,在于善战,善战何来,一为操演,二为军纪,三为胆气,四为协作……”书房中的刘毅犹在奋笔疾书,为了日后的大战,他要趁着这段时机让幽州军的战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加强底层军官的军事素养,此次幽州武院培训的力度可谓数年来之最,身为主帅的刘毅也将在课堂之上面对那些基层军官,他当年起兵之时手下不过数百,可说是从底层一步步摸爬滚打上来的,倘若论战阵经验之丰富,这世间绝少有人能在刘毅之上,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经验传递下去!
不光是言传身教,还要形成文字,当若说之前竹简的笨重让其无法大面积传播的话,如今刘郎纸的出现便解决了这一难题,随着刘毅的提议,器具所中已经有甲级工匠在研究印刷之法了。幽州军中的那些什长伍长一般而言都是百战老兵,是普通士卒接触最多之人,提升他们的素质就是提升幽州军整体战力最为有效的方法。
与幽州军有过交战的对手们都知道,其战力之强除了士卒个人单兵素质强劲之外,大小军阵的配合熟练则更为强悍,那种五人十人的战阵尤其精妙,常常使得他们可以以少敌多,以弱胜强,且刘毅军士卒有一点是胜过其余所有诸侯的,那便是他们的作战意志与信念,只要自己拼死奋战,家人就有富足的生活,只要遵从将军的指令,他们就能无往不胜,这种信念往往可以使得他们在逆境之中爆发出无穷的斗志,天下又有几只劲旅nenggou如虎卫营一般伤亡四分之三还能坚持奋战的?在其中除了艰苦的操练之外,坚定的意志信念养成至关重要!
如今刘毅还要给士卒们加上一条,那便是扫荡天下,他们的足迹要踏遍大汉的每一处江山,现在的幽州军已经有了这个资格,念及此处朗生更是笔走龙蛇,胸中千言万语一一展现在案桌的纸张之上,此时全神贯注的他浑然忘却了时间的流逝,显得专注无比。
三尺见方的刘郎纸上不一会便是满满的字迹,然后被一张张的叠在一处,一旁磨墨的刘六都觉手腕发酸,可刘毅依旧奋笔不止,在他眼中少爷永远都是这样的精力充沛,十余年的相随少爷脸上出现倦容的时候都是屈指可数,心中一如普通士卒一般将少爷视为天神!
“好了!将这些妥善装好送到志才处。”这一阵奋笔疾书足足有两个时辰之久,写完最后一个字,刘毅方才将手中之笔摆放在笔架之上,头往后仰,脚往前伸,彻底的去放松舒展自己的筋骨,双手亦在不停甩动以缓解那阵酸麻,口中却带着一些满足之意的言道。
“诺,少爷,该用饭了,方才庖厨便已经送来,见少爷专心于此,就让他回去了。”刘六答应一声便开始仔细收拾起桌上的那些布满字迹的纸张,同时言道,在刘毅封王之后,一众麾下莫不以大王称之,不过刘六在私下之时还是沿用了这个一贯的称呼,对此刘毅亦是欢喜,少爷少爷,那个少字最对他的脾气,自己还年轻着了。
“夫君一心用功,自是辛苦,宓儿已经备好了饭食,夫君快快用吧!”此言刚了,书房之门已经被人推开,甄宓捧着一个食盒莲步款款的走了进来,她知道丈夫用心之时不愿被任何人打搅,书房亦是家中重地,因此窥准时辰已经在书房之外等候了,听刘毅刘六二人言语知道夫君大事已完,这才推门走来将食盒置于案上言道。
“呵呵,宓儿来的正是时候,为夫此刻腹中颇为作响了。”刘毅微微一笑,起身活动了几下便来到案桌之旁打开食盒,只见内中装着四碟小菜,还有馒头与两大碗米饭,这里的大碗可比后世要胜过许多,刘毅饭量之大远胜一般壮汉,蔡琰曾笑言夫君若在贫寒人家,怕是光吃就要经受不起,这与他当年在虞山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此时刘六很是知趣的退出了书房,今日一早夫人便带着贞夫人与玉夫人入宫陪伴皇后去了,蔡琰不在家中,主事的便是甄宓,此乃刘府之中的惯例,甄宓见刘六出屋带好房门,便也走近丈夫身旁为他拭去额头的汗水,两个时辰的伏案疾书可不再平常习武之下。
“怎么啦,是否不合夫君口味?”看着刘毅尝了一口小菜便停止了动作,甄宓很是小心的问道,今日这些饭食可都是甄大小姐亲自下厨做的,本来一向锦衣玉食的她们不用如此,想要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