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相爷-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确实,石尚书是不懂得怎么治水,外行领导,搞不好就适得其反。
景泰帝心中也深以为然,可是,一时间他却不知道去哪里寻这么个人来担任河漕总督一职。人才难得,就算有人有这个才能,怕就怕他不跟自己一条心。
今日见到徐有贞所上的治河策,写得有理有据,对于如何治水又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顿时叫景泰帝精神一振。心道:这个徐元玉被朕冷落了一阵子,想必性子也磨平了,正欲大用。却不想他竟然有这个本事,倒是个适合的人选。这件差事交给他,朕也放心了。
申桂朝前挪了一步,低声道:“回万岁爷的话,叫徐有贞。”
“好好的名字,怎么说改就改了。”景泰帝有些不快,姓名乃是父母所赐,岂能轻易变更。
申桂笑道:“万岁爷前番要压一压徐编修,所谓使功不如使过。如此,徐有贞感念圣恩浩荡,自然要忠于王事。只是,陛下的恩典那徐某如何知道,不禁有些灰心丧气,平日间也诸多怨言。”
景泰帝:“怨言,怎么说?”作为一个君王,最关心的是臣子对自己的忠诚,尤其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
不觉坐直了身子。
其实,徐有贞所上的折子在递到司礼监之后,申桂就已经读过。这一读之下,也是震惊。明朝实行的是科举取士制度,朝中百官书呆子居多,如徐有贞这种精通俗务,人情练达的能臣稀少,至于懂得治水的,更是少之又少。
折子中所提的束水攻沙之法更是闻所未闻,叫人禁不住拍案叫绝。
他也知道这个徐有贞以前虽然是太上皇的近臣,可一直不受重用。而且,他又热中功名,轻易就能拉过去。这人虽然品行不端,却非常好使。
徐有贞是个人精,在这个关口突然上这道治河策,显然是对着桑干河整治工程而来的。既然石尚书不称职,换他上马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于是,申桂就将这道折子递到皇帝这里来。
见景泰帝好象对徐有贞改名一事有些不满,他故意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模样,笑道:“万岁爷,你说这个徐有贞好笑不好笑。上次从陕西回京之后被陛下你投闲置散,他就四下抱怨说自己空有一身治过良策,却时运不济,想必是什么地方犯了煞,就跑陈阁老那里去,请他为自己卜上一卦。陈首辅说他的名字没取好,徐编修深以为然,就给自己改名为有贞”
景泰帝摇头:“荒唐,徐有贞荒唐,陈首辅更是荒唐!”
申桂适时道:“万岁爷,书生们读的书多了,总觉得自己有管、乐之才。若不能为朝廷所用,必然满腹怨气,甚至埋怨到君父头上。这个徐有贞啊,也有这样的毛病。不过,他只怨自己名字没取好,也不迁怒他人,其中品质比起许多所谓的君子却是要好上许多。”
“倒是,看来,世人都错怪徐有贞了。”景泰帝面上露出一丝笑容,“申桂。”
申桂:“奴婢在。”
景泰帝:“看来,朕派石尚书去治桑干河也有欠考虑,你说,换徐有贞领衔如何?”
申桂哎哟一声,道:“万岁爷,这种军国大事,陛下圣躬独断就是了。奴婢只知道侍侯人,平日里在司礼监管事,也就是个递折子跑腿的角色,又懂得什么,如何好乱说?再说,国家有制度,内侍不得过问政事,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奴婢还想多服侍万岁爷几年呢!”
景泰帝道:“你这老狗,叫你说,但说就是了,朕恕你无罪。”
“那奴婢就斗胆说两句。”申桂道:“万岁爷不是想过让徐有贞做詹事府詹事吗,那可是正三品大员,储君未来的顾命大臣啊!这个职位岂不比只治桑干河更要紧?索性让他以詹事身份兼领了这个差事,他如今正不得志,受此天恩,敢不杀身以报?”
景泰帝想了想:“也是,朕当初用他,用的就是他的才干。想不到今日这个折子却给了朕一个惊喜,此人确实是个能臣。对了,你传一下于少保。”
申桂笑问:“万岁爷要传于少保,可是议论徐有贞的任用一事?其实,在此之前,奴婢已经将徐有贞的折子抄了一份送过去。”他知道皇帝对于谦非常信任。如这种重大人事变更,万岁爷都会下意识地找于谦过来问问他的意见。
在景泰帝心目中,这朝中百官人心隔肚皮,各人都又各人的小算盘,怕是只有于少保一个人可以相信了。
“你这老狗倒也是个识得事向的。”景泰帝笑骂了几声,问:“于少保怎么说?”
申桂却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道:“当初,徐有贞从陕西回京之后,谋划国子监祭酒一职,派人去游说于少保门人,这才有于尚书在万岁爷驾前推荐他的后事。可惜,陛下要磨一磨徐编修的性子,没有点头。”
“这个徐有贞虽是个难得的能臣,心胸却不开阔。以为于少保收了钱不办事,就怨上了他。每每见到外人之时,都会破口通骂于尚书。这些骂人的话传到于少保耳朵里,于尚书是什么人,只不屑地一笑,说声徐有贞,小人也,了之。可以说,到此时两人已经彻底翻脸,是敌非友。此事,全北京城的人都是晓得的。”
“按说,于尚书对于徐有贞是非常厌烦的。不过,见了这折子之后,于少保却大家赞赏,说是人才难得。若依徐有贞的法子,治得河清海晏,就算徐大人再骂他娘,也无所谓。”
“所以,奴婢觉得,万岁爷让徐有贞去治桑干河,于少保肯定会大力支持的。”
“这个于少保啊,真是个至诚君子!”景泰帝感叹了几声,道:“既然如此,申桂,你去传徐有贞进宫见驾。”
“是,万岁爷!”
第二百六十六章 后面的故事暨说明()
在徐有贞上了治河策的折子之后,景泰帝发现此人是个能臣,就将整治桑干河一事交由其负责。同时下了恩旨,任命他为詹事府詹事。
徐有贞感激涕淋,这个时候,百官这才发现一颗政坛的新星冉冉升起。
走马上任,徐有贞调高文去他那里。
礼部的人这才发现高文的厉害。
桑干河整治功臣触动襄王府利益,王府郡主和高文诸多冲突,意欲打死高文,但每次都被他轻易化解,没个奈何。
徐有贞的女儿们进京,高文负责接人。
看到徐有贞一家团聚,高文思念母亲和未婚妻,派小鹰回陕西接石幼仪来京完婚。
见高文要和石幼仪完婚,襄王府郡主从中作梗,请太后保媒,意欲下嫁高文。
事情就这么耽搁下来。
次年,太子病故,景泰帝身体每况愈下,朝野暗潮涌动,各路人马觊觎皇储位置。
白莲教云摩勒在整合了京城的江湖势力之后,开始做乱。同时,神拳老祖见举事机会将要来临,也大举进京。无卫宗分裂,彼此大打出手。
云摩勒找到高文,胁迫他加入白莲教。
同时,徐有贞的次女喜欢上了高文。
徐闻讯大怒,呵斥高文。命他以后不得接近自己女儿。
高文夹在石幼仪、襄王府郡主、徐家小姐和云摩勒之间,焦头烂额。
皇储之位还是定不下来,朝中众说纷纭,人心动荡。
又到了科举年,高文参加会试,拿到头名。接着是殿试,也得了状元,连中三元,名动天下。又得了皇帝信任,简在帝新,点了翰林,调到驾前侍侯。这个时候的高文虽然品级不高,却已经能够影响到朝局的走向了。
徐有贞这才转了心意,答应将女儿嫁给高文。
可惜高文已有石幼仪,左右为难。
最后,大家都妥协了。最后的结果是徐家小姐做高文的正妻,石幼仪做平妻。两女在京城各有一间府邸,井水不犯河水。
在殿试的时候,高文发现景泰帝的身体实在太差,心中担忧。
恰好这个时候大鹰和他师父少林大师进京,高文推荐少林大师面圣,看少林的内功对景帝的身体是否有所帮助。
但结果非常不好,少林大师说景泰帝怕是不成了,最多有三四年可活。
这个消息不知道怎么就传了出去,一时间,风云激荡。
蛰伏隐忍的太上皇帝及起手下的势力开始发力,见徐有贞和于谦不和,派人过来做说客。高文敬佩于谦的为人和功绩,自然不忍心看到于少保这个民族英雄和真实历史上那样没个下场。说服恩师兼岳父不要去趟太上皇帝这汪浑水。
于是,高文和太上皇一派成为大仇。
与此同时,襄王也觊觎大宝。
襄王秘密进京,和高文见面,说是听说他和太上皇一系翻脸,愿与他联手,高文不置可否。
和真实的历史不同,这一年,景帝病得极重,竟大病不起,再不能视事。
太上皇一系拿到军权之后,有发动的迹象。
这个时候,神拳老祖的势力被云摩勒彻底拔除之后,投奔太上皇一系。
做为一个现代人,高文自然知道历史的走向,预先做了准备。这个时候,神拳老祖突然杀到,和大鹰、小鹰、云摩勒以及少林大师杀成一团。
神拳老祖果然是武林天下第一人,众人都不是他的对手,就连高文也身负重伤。
关键时刻,云摩勒救了高文一命,自己也与神拳老祖同归于尽。
看到云摩勒给自己留下的女儿,高文痛不欲生,彻底起了铲除太上皇一系的决心。
遂于襄王一系联手。
景泰帝处于弥留阶段,太上皇一系“夺门之变”提前发动。
紧要关头,高文、襄王一系杀到,解除叛军武装。
于谦和徐有贞主持,缉拿叛逆,维持住朝廷大局。
景帝驾崩,留下遗诏,传位襄王。
政局乃定,高文以礼部右侍郎巡抚山西,后又任宣大总督,蓟辽总督。十年后,回京后出任吏部左侍郎,任太子师。又十年,皇帝驾崩,太子继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