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相爷-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以泽:“那就是了,既然尔止你有这个心气,有一句话愚兄倒要提醒你一句。我辈名教中人名声二字最是要紧,若是名声坏了,那就是万事俱休。礼部祠祭清吏司管这僧、道和教坊三司。和尚和道士那边的交道你尽管去打,可惟独教坊司你得离得远远儿的。若是落下好色贪花的名声,那就是一辈子的污点,日后有说不出的麻烦。”
高文以前在韩城的时候就因为女人的事情搞得灰头土脸,吃过苦头,深以为然,道:“多谢伯润兄提醒,我自知道。再说了,就算君子好俅,也好不到教房司的女子头上去。兔子不吃窝边草,就算要吃,这也得是嫩草呀!”
田以泽笑起来:“也是,教房司的婆娘能看吗?”
两人都喝了不少酒,说起话来也随意许多。
顿时,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吃过饭,高文和田以泽拱手做别进礼部报到。而田以泽就雇了轿子,自去行人司上任。
第251章 报到()
田以泽所说的教坊司的婆娘能看吗一句,高文早有所耳闻,也深以为然。
原来,明朝实行的是严格的户籍制度。教坊司名义上是国家音乐机关,实际上说穿了就是官办妓院。里面的女子都是罪官的家眷子女,一旦被充实进教坊司,就是入了贱籍。将来生了孩子,也是贱民。男子为奴,女子为妓。
外间的青楼楚馆买女子为妓,好歹也要选五官周正的。进了楼子,也要请师傅细心调教个十来年才会出来接客。所以,多半都长得不错。干上几年,遇到恩客,还能被赎身从良。至于教坊司的女孩子,因为是世袭,也没有脱籍从良的可能。而且,同其他的衙门一样,里面的人都是抱铁饭碗的,没有合理的淘汰机制。所以,里面的官妓都丑得厉害。
因此,又有京城十可笑一说: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神乐观祈禳,武库司刀枪,营缮司作场,养济院衣粮,教坊司婆娘,都察院宪纲,国子监学堂,翰林院文章。
其他八项难免有调侃之意,但太医院药方和教坊司婆娘一说却是实至名归。
太医院是给皇帝看病的,每次诊脉下药都担负着巨大的风险。一旦用错药,让皇帝吃出好歹来,那是要追究责任的,说不好就得掉脑袋。出事的人多了,太医们也学精明了,下药的时候,药性猛烈有效的一概不用,只甘草、柴胡、沙参对付着,味道还不错哟。
当然,这种跟后世红灌凉茶一样的甜水要想治好病,那才见鬼呢!
同样,教坊司的女子实在太丑,可她们都是贱籍,得管起来。明朝的官员虽然俸禄低,可了如海瑞这种道德先生,其实都很富的,你得潦倒成什么模样才会去嫖官妓?
田以泽这句话倒是提醒了高文:我是个以考进士为目标的男人,名声要紧,这次做官,还是不和教坊司有任何瓜葛为好。
回到礼部之后,等了半天,等到礼部祠祭清吏司的司长,不,郎中午休睡美了才见着人。
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的官员,相貌生得不错,国字脸,甚是威仪。见了人都是一副风宪官那种不近人情的臭脸。
高文便上前拜见:“下官见过郎中。”
那郎中皱眉:“你就是高文?”
高文:“正是下官,今日到任。”
“早就听说过你了,是徐有贞的门生。好自为之,退下!”
这郎中态度好象有些生硬,对高文也是报了恶感。高文也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得罪了,他,有些摸不着头脑。退下之后,想了想,因为是自己的老师徐有贞名声不太好,别人恨屋及乌,顺带着对他心生厌烦。
高文立在檐下摸了摸下巴,心中叫了一声晦气:徐有贞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我做了他的门生也是恰好。那时的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童生,能有什么法子?还有,这明朝的忠臣、奸臣标准挺混乱的,至少在后人看来好象不是那么回事。
罢,我也管不了那许多,先在这礼部呆上一阵子再说。
礼部这个中央机关不大,也就十来个房间,五个院子。祠祭清吏司独居一座小院,三个房间,郎中一间、员外郎一间,另外一间挤满了书办,自己却不知道该去哪里,又该干什么?
院子中不断有人进进出出,却没有人多看高文一眼,就当他是隐形的。
高文又朝四周望了望,却不知道自己该去那里。饶得他是个见多识广从来不怯场的人,还是有点手足无措之感。
正迷糊中,一个书办过来:“可是新到任的高知事?”
高文拱手施礼:“正是高文。”
书办一脸的不耐烦:“既然已经报了到,还不离去,怎么,还想呆在这里?”
高文一呆:“怎么,我不能在这里?”
“自然是,这里自是郎中和员外郎办公场所,你想呆在这里,等考个进士,点了翰林再说。”
高文悄悄地将一锭银子塞在他手头,低声道:“我这不是第一次来这里吗,什么都不知道,还请教。”
见了钱,那书办的脸才好了些,道:“礼部祠祭清吏司在城中另有个院子,主事和你们这些知事得去那边。”就说了个地址。
高文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明朝开国的时候确实是大社会小政府,一个中央部委也没几个人。当初,朝廷初创,国家贫弱,事也不多。
可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资本主义萌芽,海内升平,市井繁荣。国家无论是人口、经济体量不知道翻了多少倍。一个部院十来个官员要想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已力有所不逮。尤其是户部这种管理人口和赋税的专业机关,明朝开国时总人口也不过千万,如今已经破亿,也管不过来了。
于是,中央政府机构开始剧烈膨胀,雇佣和招聘了大量临时人员。六部衙门装不下这么多人。于是,各部各司都在城中另设了下属机关办公,礼部祠祭清吏司也是如此。
谢过那个书办,高文就从礼部出来。沿长安街走了半天,拐进一个胡同,终于见到一座大院子。
这院子颇为气派,门口立着头石狮子,还有门房把守。
上前说明来意之后,门房“哎哟”一声,道:“原来是高知事,方才已经听说你要来,主事和大家都等着你呢!快快快,快随属下去更衣。”
进去之后,里面的地方之大,当真叫高文大吃一惊。
和普通住宅不一样,进大门之后没有照壁,而是一条长长的通道。通道两边是两个花园。
走过通道,又有一扇大门,大门后面又是一个大花园,里面种着茂盛的桂花树。花园四周都是房间。前、左、右三面都有通道,通道后面还有院子。
单就礼部祠祭清吏司的官署来看,甚至比整个礼部还大还气派。看来,国家是真有钱了。
深秋季节,万物萧瑟,看到这满目的青翠桂花树,高文禁不住精神大振:这地方真是不错呀!
第252章 这个官职真叫人满意()
最叫他满意的是,自己的办公室也相当的大。 。しw0。
很快,门房就将他引到一个房间里,这是一里一外两个套间。外间是办事人员,里面则是归高文所有,都有二三十个平方大小。里面有书架,有书柜,有大案。地上皆是青砖,打扫得看不到一丝灰尘。表明身份之后,立即就有两个书办迎来,殷勤侍侯。敬了茶,又去领来一套从七品的常服,说是早已经准备停当,至于其他服装,以后补上。
明朝的官服根据官员所要出席的场合不同又有区别,有参加国家大典的朝服;有皇帝亲祀郊庙、社稷,文武官分献陪祭所穿的祭服;有在京文武官每日早晚朝奏事及侍班、谢恩、见辞所穿的公服。
也有平日里在衙门坐班视事所穿的常服。
其中,常服穿的时间最多,样式也最简单,一切以轻便为上。
高文所着的从七品常服和正七品官员的也没多大区别,也就是一顶乌纱帽、一件团领衫、一根束带。
看着镜子里自己身上的大红官袍和胸口所绣的那只鸂鶒,高文心中感慨:可算是进入体制内了,虽然说京城什么不多就官多,可本大人披了这一身官皮出去,还是能糊几个人的。
旁边,就有一个书办赞道:“早就听说过高知事乃是本年陕西乡试的解元,我等早就盼着你来呢!心中想,却不知道是怎么个玉树临风的佳公子。今日一见,知事仪表堂堂,果然人中龙凤啊!”
听到这话,众书办又是一通恭维,直将高文这个主官夸到天上去。
说句实在话,这些人都是积年老吏,也都读过书,恭维起人来也相当有技术水准,含而不露,有节有度。
高文身高臂长,本就是个衣服架,穿上这套官,分外威风。他虽然脸皮厚,却还是被人拍马屁拍得有些不好意,颔首致谢。
好半天才安顿下来,坐到自己的工位,呃,官位上。
这还是高文第一次做官,不过,心中却是不怵,径直从书架上抽了几份公文读起来,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中熟悉工作。
见主管开始视事,先前那个服侍高文的书办抱着一大叠卷宗进来,说这是今年司中的积下的公务,还请知事先看看,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尽管问属下就是。
这人姓安,是个伶俐人儿,一个下午都在高文面前晃。一会儿详细介绍司中事务,一会儿进来给高文换茶水,一会儿又将热毛巾把来给高文净脸,侍侯得异常熨贴。
高文以前在韩城县衙做师爷的时候也侍侯过杜知县,侍侯别人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被别人时候,却感觉相当的爽。
是啊,权力这种东西最是不错。即便是一个小小的从七品,那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此间有说不尽的风光。难怪古代读书人这么热中于名利,果然享受……高文啊高文,你一个现代人,怎么也喜欢这调调儿,俗了,俗了!
高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