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相爷-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妙处,老夫倒不觉得有什么地方好?”俞兴言俞老头还在嘴硬:“不过是一普通故事而已。”
“呵呵,是是是,普通故事而已。”俞士元笑道:“其实啊,这书篇幅想来很长,不可能一开始就暴风骤雨。写故事和作文章一样,讲究的是起承转合,这种巨制开篇不能太陡。这种书,就好象是陈年老酒,刚喝的时候你还不觉得有什么出奇,甚至还感到有些不够劲。可只需等上片刻,那韵味涌上来,如同大江大河的潮头,一波接一波涌来,将你没入其中,再不能自拔。”
“就你懂书,你这么能,怎么不去写一本?”
“二叔,我是个好读者……不,是个好书商。但若叫我去写,那就是赶鸭子上架。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话说,你这个形容也贴切,这书确实是如此……哎,我老了,眼睛也花了,真比不上你们这些后生。”俞老板叹息一声:“高文这书,确实不错,只一章,就看得人难以自拔。”
听到二叔终于承认这是一本好书,俞士元兴奋得手舞足蹈:“叔叔知道这是一本好书就成,还不快快让高小相公将后面的章节拿来,咱们赶上几天工,刻他一两千本。哈哈,以二两银子一本计算,那就是四千两银子的入项。扣除成本,三千两还是有的。不不不,怎么也得刻上三四千本才对得起如许佳作。只这本书一出,二叔你就要成为韩城的富家翁了。”
听侄儿这么一说,俞兴言俞老板抽了一口冷气: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这桩。只需这么一本书,刻上一版,那可就是好几千两的净利,咱们开门做生意,图得不就是个财字吗?至于其他,倒不要紧。那高文就算面目再可憎,可只要能够为老夫赚钱,他就是活动的人形聚宝盆。
老夫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竟然和那姓高的吵得狗血淋头,还把他给气走了。
……
想到这里,俞兴言后悔得连死的心都有。
看着还在一边兴奋得张牙舞爪的侄儿,气就不打一出来,骂道:“小畜生,整日只知道在外间胡混,一出门就是一两个月,早知道老夫就不给你开工钱了。”
俞士元:“二叔,你怎么又扯到我头上来了?”
俞兴言俞老板恨恨道:“若不是你不归家,若你能够早一天回来,我也不可能把高文得罪成那样,老夫要气死了,老夫不活了!”
“咳,原来是这样,多大点事。得罪那高相公又有什么打紧,大不了咱们亲自上门说些好话,再多给点润笔。高小相公的气顺了,此事就算是揭过去了。反正他写了这篇就是换钱的,给谁不是给,谁给的钱多就给谁,生意归生意,至于个人恩怨,在银子面前算得了什么。如果二叔你不方便开口,到时候你只需出场,低头服小的事情就让侄儿来办吧!”
俞兴言面上这才露出一丝笑容:“你这小畜生心思道也便给,如此也好,不过……”想起一事,他又忧愁起来:“可惜昨日老夫只顾着同那高文斗嘴,只知道他的名字,至于他家在何处,却是一无所知,又如何登门拜访?”
“二叔你不用担心,韩城才多大点,读书人又有几个,访一访总是能访到的。
“对对对,这个主意好,老夫也是从县学出来的,名教中人。这韩城里的读书人大多认识,一问不就问出来了。”俞兴言俞老板脑子开动起来。
就目前的行情来看,西安城那边,一本七八万字的话本书儿,润笔也就四两银子。西安什么地方,十三朝古都,几十万人口,市井自比韩城繁华。如果换成韩城,一个话本,三两银子顶天。
考虑到西游记这书写得实在好,就给个五两银子吧!
正如士元刚才所说,到时候印他三四千本,说不好就是上万两银子的利润。
如果卖得好,还可以印第二版,第三版……到时候……我的老天,那么多钱,我怎么数得过来,还有,又该如何存放?
难不成要学山西晋商的那些老西儿在家中挖个地窖,将银子化了,倒进去,满满地凝上一层,如此就算遭了贼,也偷不走。
也可以学南宋张俊,将银子铸成大圆球。嘶,这个主意好。
张俊乃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另外三人是岳飞、韩世忠和刘光世。张俊生性贪婪,在世时,家里的银子堆积如山,为了防止被偷,张俊命人将那些银子铸成一千两一个的大银球,名叫没奈何,意思是小偷搬不走它们,全都拿它们没办法。
老夫看样子是要发达了,士元还说什么老夫此书一出立即就是韩城的富家翁,真是个没眼界的。真到那个时候,几万两银钱入手,我俞兴言就算在西安府也是个排得上号的老财。娶他十几房小妾,起个大宅,买上几千亩良田。每餐香油烙饼,吃一个扔一个……老夫年老无子,要不将士元过继到名下,也好继承这诺大家业,将来就算是死了,也有人逢年过节上香烧纸……
他面上浮现出一层红润,眼睛里全是幸福的光芒。
琳琅阁书坊这几年其实生意并不好,这大概和自己选书的眼光实在不怎么好有关。印的书很多都卖不出去砸自己手头,堆了整整一间屋子,看得人心头憋闷。也就是侄儿过来帮衬之后,才又所好转。
如今,财神菩萨将一本大红书放在自己面前,如何能够放过。天以不取,必受其咎。
他机械而快速地抚摩着自己下颌的短须,沉醉于金钱的迷梦中,铜臭之气袭人,身上全然没有当初县学廪生的儒雅之气。
哈哈,哈哈,金钱啊,美女啊,良田啊,华屋啊!
这些书中都有,古人诚不欺我。
“二叔,二叔,你怎么了?”
侄儿的喊声将他从美梦中惊醒,俞兴言俞老板咳嗽一声,一整面皮:“关门,上扳,走!”
“去哪里?”俞士元问。
“废话,当然是随我去打听这个高文是何方神圣。”
俞士元:“二叔,这铺子不开了,咱们的生意。”
“苟延残喘的生意,一天不开门也没什么打紧,这本西游记若是飞了,老夫的损失可就大了。”
既然内心中已经认定高文是个读书人,那么,找起人来也方便。
但凡这人读书必然要进学堂,会有师承。一般来说,能够进私塾坐堂授业的先生至少也得有秀才功名。你连功名可考不中,还有什么资格为人师,传人道,解人惑?
至于举人,人家都混成举子老爷了,可以做官了,也不缺钱花,自然瞧不起区区一点束脩。
韩城颇大,但其实读书人就那么些,再缩小到秀才圈子,人更少。韩城有总人口三十来万,能够读书识字的就一两千人,至于登记在册的秀才则只有一百来人。由此可见读书人的数量何等珍惜,考取功名又何等之难,尤其是在陕西这种文教欠发达地区。
不像江浙的文教大县,一个县城出几千秀才也是常事。每年乡试因为报名参考的士子实在太多,名额不够。不得以,衙门还得加试一场。被录取了,你才有资格进省会的贡院考场。
韩城这一百多位秀才中有俞老板的同年,也有当初县学时的同窗,平日间又要来往。
可他忙了一天,问了许多人,可一说起高文,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说不知道,没听说过。
同时,那些秀才们知道俞老板是书坊老板,竟然向他打听:“俞兄,听人说现在出了本新书,以猴儿为主角的,说的是猴行者保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据闻有趣得紧。也不知道叫什么书名,你坊间可有刻?若有,还请叫人送一本过来,愚弟也好先睹为快。”
说完,又补了一句,低笑道:“你那里的风月书儿咱们看得多了,也看累了,换个口味也不错,寥可解乏。”
一人这么问也就罢了,等到第十个同窗老秀才这么问,俞兴言紧张起来。
高文死活找不着人且不说,若是他将稿子给了其他书坊,这尊人形聚宝盆岂不是要花落别人家?
这,断断不能容忍。
第二十章 抄书也是件苦差事()
俞兴言俞老板那边且按下不表,但说高文这里,七舅方才来家里所说的话已经得明白了,如今县衙门里黄威可谓是一手遮天,权势极大。百度搜索飨n網 。自己打了他的外甥女婿韩隗,打狗不看主人面,已将他得罪了,以后要想进衙门当差已没有可能。
不但如此,只怕自己这个民壮也当到头了。
在明朝,胥吏的地位极低,按说不当民状也没什么。可国家实行的严格的户籍制度,就算自己做不了衙役,户口还归类在贱籍之中。自己的身份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改变,反连饭碗都丢了。
从脑海中的记忆得知,母亲织布,一个月也就一两钱银子。这点钱,也只够娘俩粗茶淡饭勉强活下去。
遇到生意不好的时候,说不定还要挨饿。
殴打韩隗固然痛快,但现在生存问题却突显出来,让高文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要想短期内改变这窘迫现状,说不好还真得要继续码字了。
等七舅走后,和母亲说了一会儿话,高文又回到自己房间,磨了墨继续思索。
抄诗词显然是不行的,这玩意儿太骇人听闻。从以往自己读过的穿越来看,诗词只适合用来扬名,其实并不会为主角带来任何实际的经济上的好处。要想短期内弄到一笔钱,还只能是。再说了,自己一个胥吏,就算抄一大堆诗词出来也没什么用处,最多被人赞一声雅吏,接下来你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你不是士大夫,还是别碰这种阳春白雪的东西为好。
“罢,还是抄西游记吧,眼前也就这本书适合。”高文突然想通了什么,失笑:“我也是想差了,什么这本书太高大上,读者不好代入猴子主角,实际上不过是那姓俞的自己没眼力。这书不合他的口味,并不代表别人就不喜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