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相爷-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没有想好怎么将敌人彻底消灭的法子之前,一动不如一静。
再说了,此刻的我最要紧的是好好温习功课,科举才是我安身立命的根本。
于是,高文就转过身去回到自己的书屋。
但心中却波澜起伏,没办法,只得抄了一遍《金刚经》才平静下来。
接下来一整天,高文已经没有办法温习功课,只写写经,品品茶,读上几页《东坡词》到晚间的时候,一颗心终于平静下来,平静得如同一汪静水。
*******************************************************
书屋正中就好象有一个看不见的圆心,围绕这中间这个点,黄威如同一头困兽,慢慢地转着圈子。
有低沉的朗诵声从他的喉咙里发出:“造物之阅人而莫据焉,以其无恒也。若逝于昼诶,而夜尤是;逝于夜矣,而昼尤是,勇者乘之矣……”
这声音就好象是潜伏在黑夜中的咆哮,带着沙哑,带着一丝血气。
他已经不知道自己继续这种状态多少天了,就这么把自己关在屋中,反反复复背着,反反复复地转着。
这几日,他因为上火,右边一颗大牙疼得厉害,半边脸都肿了。上茅房出恭的时候,一蹲下去,痔疮的血水就好象喷泉一样标出来。
这个时候的他两眼糊满了眼屎,头发胡须乱成一团,面容苍白,浑身酸软,就如同大病一场。
读书……真苦呀!
但这可是我等了十多年才等到的机会啊!
咯咯别人都叫我三老爷,我黄威在韩城也确实是威风凛凛,可出了韩城,到了这西安,我又算得了什么?
老爷老爷,我其实不过是一个小秀才,根本就不是官。
只有拿到了举人功名,我这个大老爷才算是名副其实。
“则自今日见之忽明日焉,所见存乎?自生初见之忽终老焉,所见存乎?”
写得真好啊,这文章写得真是绝了。这老秀才若不是断了一条腿,仅凭他作得这一手好八股,只怕早已经名满天下了。可惜,此刻却要成全我黄威的锦绣前程。
谢天,谢地,谢人!
“吾将以逝者异古今之焉,子其言川上耶?何必言皆川上耶?”
至此,一篇《子在川上曰》背熟。
黄威拿起这篇文章,连同早已经铭记在心的《鸡鸣而起》的稿子凑到烛光前,点着了。
火光突然一脸,他看到旁边铜镜中有一张憔悴苍老的脸。
“逝者如斯夫,我黄威竟然老成这样了。不能等,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还好,我已经把握住这个机会。”有剧烈的烧灼痛感袭来,黄威却不将手指挪开,反嘎嘎地笑起来:“谢天谢地谢人,高文,高文,高文,谢谢你,谢谢你让我下了这个决心,谢谢你给了我这个机会。为了报答你的恩情,我一定会考个举人的!”
笑声落下,他猛地推开窗户,将书屋中的书一本本撕得粉碎,朝外面扔去。
风吹来,满院白色纸屑,如同纷扬大雪。
第183章 摇签也得按照基本法()
就在高文被连乐劫持的那一日,陕西乡试同考官十八人进了贡院,前来拜见主考。
这十八个房师,连同外面的外帘官进贡院之后,就要被关在里面,不等考试结束放榜,不得外处。
按照朝廷的科举制度,陕西乡试从今日起正式开始。就在今天,两个大主考要出考题了。
这十八房内帘官都是要参与阅卷的,也就是说,考生的题目一做出来,先要按房分到他们手上。
如果文章不成,直接就扔到一边,将考生刷了下去。若是你的卷子如了他们的眼,则留下来,推荐上去。这叫荐卷,一旦被推荐的卷子最后中举,他们就是新科举人的房师。
这就是同考官的用处,不然,一省的考生怎么这也是三五千人,若都交给正副主考判卷。以李公那把年纪,非看得老眼昏花,口吐鲜血不可。而同考官先筛选一道,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考试的公平。在这个关节中,你就算事先买通了正副主考,如果在这关被拿下,就算两位大人有心照顾,也是无法可想。
而且,在没有分房之前,考生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会落到拿个同考官手头。要想舞弊,除非你同时买通正副主考、十八房同考官,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然,被荐卷之后并不能说明你一定能中。在卷子最后落到正副主考手上之前,还有个程序要走——转桌会审。
实际上,转桌会审才是乡试最关键的环节。
在十八房同考官将还算过得了眼的卷子推荐上来之后,还得将所有人集中在一起轮流阅读。官按自己的喜好,拿笔打上圈、横、竖、三角、差五种符号,再按成绩筛选一遍,最后交两主考定夺。
那到大家判好的卷子之后,正副主考根据成绩,确定最后中举的考生,并为他们排定名次。
没错,实际上,正副两个大宗师在乡试考场上的主要作用只有两点,一,出题;二,最后给决定谁能中举,名次是什么。
科举制度发展到今日,已经极尽完备,几乎找不到任何漏洞。
不过,任何好的制度都需要有人来执行。人都是有私心的,同考官们都是本省各县、府选出的具有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知县、知府,他们在陕西做官,必要和地方有有勾扯,有的时候人情帐这种东西还是要卖的。碰到本县、府恰好有生员赴考,未必不有所关照。
胆子小的官员,在事先会将自己所关照的考生的文章拿来读上几篇,看看这人行文的风格和气韵,到时候若是碰到相似的卷子,自然高抬贵手放过;胆子大的,索性给考生一个关节,叫他们在卷子中嵌进去几个字以为记号。
这种事儿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只要不太过分,权当没看到。
当然,这一切要建立在自己所关照那个生员的卷子恰好落到自己手上。另外,水准也不能太差,否则,大宗师那一关不但过不了,自己反会闹得没脸。
待到十八房同考官进入至公堂,一阵鼓响,本届正副两位大宗师走上堂来。
众同考官上前拜见:“下官等向两位钦差大宗师请安喽。”
李祯还是那副没有睡醒的老迈模样,佝偻着身子坐在椅子上:“都起来吧,都起来吧!”
倒是舒日长显得神采熠熠,一双眼睛亮得怕人:“今日叫大家来,只有一事,摇签分房。分房之后,还有半天工夫,各位可以同随从交代一下,看还有什么事儿没有处置完毕,都办好了。到晚间,就要封门。也就是说,从今日晚间,到最后放榜,大家都要吃住在这里,整整一个月。若手头尚有公务者,立即处置妥当了,须不要被耽误了。”
一个同考官笑道:“大宗师,国家抡才大典何等要紧,咱们都是两榜进士出身。在入仕之前,这样的考试也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早已经熟了,该准备的早已经准备。下官早就将铺盖卷儿带了过来。天气好生热,等下须不好睡觉。你还是早些开始吧。摇完签儿,我也好回屋补个瞌睡。”
舒日长见他态度轻佻,眉头一耸,就要呵斥。
李祯却喃喃道:“也是,这大暑天的,只一早凉快些,老夫也想早些完事去睡。至于你们,如果要和考生同关节的,还有半日工夫。只是,别叫老夫知道,若是叫我见着,那就对不住了。”这话说得似笑非笑。
“大宗师道德君子,刚直不啊,下官等怎么敢?”众官见他态度和蔼,都哈哈地笑起来,舒日长摇了摇头,也是无奈,朝手下书办一挥手:“开始吧!”
那书办就拿了个竹筒过来,里面插了十八根签字:“谁先来?”
“这开张大吉,自然要请西安府的史知府先来,也好讨个好彩。”
听到大家这么说,史知府一拱手,笑道:“既然诸君有请,我就当仁不让了。”说罢,就上前那起竹筒,就好象去庙里求签那样摇了半天,就跌出一根签儿来。
一个书办上前拾起,看了一眼,然后举在头顶,高声道:“史知府,天字房!”
众同考官都喝了一声彩:“史知府果然好手气,得了天字房签,今日这个头开得好!”
原来,十八房房师分房对应的是考场中的考棚,也是依照《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排列。
也就是说,天字号考棚的所有考生的卷子都需要先在史知府手上过一遍。若你抽到的是地字签,则地字好考棚的卷子由你负责。
“不错,不错。”李祯点头微笑,用疲惫的眼睛看了众官一眼:“那么,接下来该谁了?”
这抽签的事情虽小,可官场上讲究的是排资论辈,谁先谁后直接关系到官员们的身份地位、名望,甚至政治前途,从中也能看出此人未来的前程,所谓细微之处见人心,丝毫乱不得。
“该得汉中刘知府了。”
李祯:“哦,刘知府请。”
汉中府是陕西仅次于西安的大府,自然要排在西安府的后面,刘知府摇的是张字签。
汉中之后,就该轮到凤翔府,接下来,又有两个知府陆续摇了签,就该是知县们了。
这次乡试的同考官中以后五个知府,其余十人都是知县。
如果是知府摇签顺序的依据是所管辖的府在本省的政治经济地位,那么知县出场的顺序则直接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前途。一般来说,知县的抽签顺序都由两个大宗师指派。
那么,究竟谁先来呢?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侧耳聆听。大家都是地方官,可比不上两个大宗师常年居于北京中央决策中枢,他点的第一个知县,前途自然小不了。
舒日长朗声道:“韩城知县杜生辉杜知县上前抽签。”
大家这才释然,暗道:果然是他,也难怪了。人家杜知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