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盖三分国-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是诸葛亮,不是小儿所说的什么“神仙哥哥”,张仲景有点惊讶,转瞬就是欢喜。

    “原来是孔明啊!”张机搀着诸葛亮的双臂,将他扶起。

    又笑道:“孔明这是大好了,更显得风流神采,难怪小儿会误将孔明当做神仙中人。”

    这时,张仲景身后又探出那颗小脑袋,惊呼道:“呀,原来神仙哥哥是爺爺的熟人呢!”

    诸葛亮俯身,摸摸童子的小脑袋,笑道:“对,哥哥名叫诸葛亮,正是你家爺爺的子侄辈!”

    说罢,诸葛亮从牛叔手中接过礼盒,双手送上:“仲景先生的救命大恩,诸葛亮无以为报,今日前来,区区薄礼,聊表谢意。”

    礼盒中,只有两匹布,还有名贵药材若干,止花费了不到五千钱。

    即便是乱世,五千钱的购买力还是很强大的。须知,这时一石粮食的价格,也不过两三百钱而已,五千钱可是能买二十几石粮食的呢!

    当然,相对于救命之恩来说,这份礼物却还是稍显寒酸。

    不过,诸葛亮此番前来答谢张仲景,自然不是在这份礼盒上。

    区区不足五千钱的礼盒,怎么能够偿还张仲景的救命之恩?

    张机诧异,然后推却道:“孔明这是何意?”

    “莫说你是故人之后,便是旁人,我张机又何曾在乎过病患们的诊金和谢礼?”

    张仲景是真正的悬壶济世,不在乎诊金的。

    是以,他家的宅子,在整条街的张氏宅院群中,也算是稍显寒酸的。

    诸葛亮执意送出礼盒,又解释道:“仲景先生误会了!在下身为晚辈,今日初次登临先生家门,这份礼盒只是见面之礼,权当送给夫人和这位小弟的。”

    当然,这只是借口。

    几番推辞,张仲景最终还是收下礼盒,将之交到闻讯赶来的长子手中。

    在张机想来,这还真就是诸葛亮病愈后送来的酬谢,虽然并不在他的预料之中。

    张仲景悬壶济世,不在乎病患的诊金多寡有无,都会尽心竭力救治。而这个时代的百姓,也多是淳朴的,病愈之后,力所能及,他们也会给张仲景送些礼物以作酬谢。

    而这些礼物,不论贵重与否,张机多半也会收下的。

    一者,这是病患们对他张仲景的认可。

    再者,他张仲景毕竟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若真的人人都不收诊金,对病患们的礼物也不收,他张仲景全家岂不是都要喝西北风啦!

    稍后,张机家的客厅之中。

    诸葛亮与张仲景席案而坐,闲谈着诸葛亮病愈后这几天的事情。

    吕绮玲并不在场。今日前来涅阳,她虽然也在牛车中,却被张仲景误认为是诸葛亮的家眷,这时正被张仲景的夫人拉到后宅中唠嗑去了。

    张仲景的长子张渊,送上一壶清茶之后,便也陪坐在其父身旁。

    张渊,字伯深,是张仲景的长子,而刚才那位幼童,便是张仲景的幼子。

    张仲景现在也不过四十许,家中只有一妻,两个儿子,还有少许的几个佣仆。

    这些情况,诸葛亮早已打听清楚。

    喝了口茶,诸葛亮拱手道:“今日冒昧登门,便是来感谢先生救命之恩的!”

    张仲景摇头,苦笑道:“区区小事,孔明何必记挂于心?”

    诸葛亮却道:“对先生而言,或许是小事一桩,但对我诸葛亮而言,却是生死大事。”

    “况且,先生应当也知道,如今,我已经是修士。”

    “在修士而言,先生的救命之恩,就更不能以小事而论了!”

    诸葛亮所说的这一点,张仲景倒是知道。

    当初为诸葛亮诊治的时候,张机便已经探知他开辟了识海,步入修士行列。

    而修士,对于恩情、人情,轻易是不肯欠下的。

    张仲景正准备说些什么时,诸葛亮却掏出一份竹简,放在席案上展开,道:“今日,这份竹简所记,便是我诸葛亮答谢先生的救命之恩的!”

    对于竹简上的内容,张仲景父子虽然都很好奇,却还是推辞道:“此物太过贵重,孔明还是收回吧!”

    在他们父子看来,这份竹简很有可能便是一本书籍,还不是普通的书籍。

    要知道,这个年代,书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即便是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户,也不见得能有几本藏书的。

    “仲景先生,伯深兄,且别忙着推辞,二位还是看看这竹简上的内容再说吧!”

    诸葛亮笑道。

    见诸葛亮这么说,张氏父子到没有再推辞。

    书籍虽然贵重,他们轻易不会收,但看看书籍的内容,甚至记诵,这些都不算忌讳。

    张渊拿起书简,只见上面只有寥寥数十字,但上面的内容,却让他十分震惊。

    半晌,张渊都无法言语。

    旁边,张仲景见状,从长子手中夺过书简,瞬间也被上面的内容给震撼住了。

    好半天,父子二人回过神来,还是张渊把持不住,激动问道:“孔明兄,这份竹简上所言,这可是真的?预防天花,真的就这么简单?!”

    问罢,父子二人都激动的盯着诸葛亮,等着他的确认。

    由不得张氏父子二人震撼、激动,这份竹简中寥寥数十字记载的,正是如何预防天花的。

    这可是预防天花病的唉!

    即便是号称神医,即便是医道世家,面对天花的时候,他们涅阳张氏也是束手无策的!

    就连神医华佗,在面对天花的时候,也只能悲天悯人,无能为力。

第22章 种痘() 
张仲景医术高超,又酷爱云游四方,悬壶济世,曾多次见过,百姓被天花肆虐后的惨状。

    大汉朝数百年,就曾多次爆发过天花大疫。

    一般情况下,天花多始发于孩童,其传染性却是极强。

    若乡里见多识广,又封锁及时,封锁得力,天花最多也就是荼毒一乡而已。若发现较晚,又封锁不及时,荼毒一县一郡都不是没有过的。

    等天花肆虐过后,被封锁的那一乡、一县、一郡,基本上人烟绝迹。

    以这个时代的卫生和医疗技术,能够挺过天花荼毒的,很少!

    即便偶尔有两三幸运儿能挺过来,在封锁状态下,也多半是饿死,或者得其它病症病死的。

    天花这种病症,致死率极高,再是英明的帝王闻之,都会为之色变。

    医者仁心,张仲景悬壶天下,就曾多次出没于天花的疫病区。但是,面对着那些天花患者,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一个个死去,身为医者却束手无策,那种心痛的无力感,无人能懂。

    现在,居然有人说,天花是能够接种预防的,张仲景能不震惊激动么?

    诸葛亮能够理解张氏父子的激动,他在竹简上写的,就是这种痘之法。

    预防天花病,在后世并不是什么秘闻。

    后世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经济能力打一针天花疫苗的。

    于是,村中便有老人,在孩子胳膊处划一道小创口,又寻那患有天花病的母牛,取牛乳旁化脓的牛痘,涂抹在孩子胳膊的创口处;待孩子低烧个三五天,便会自行痊愈,从此也不会再受天花病的威胁。这种简单的种痘之法,也没有听说过谁死掉的。

    正是因为这种预防天花病的疗法,后世的天花病基本不再是人类的威胁!

    但是,在这个时代,这种方法,却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谁也不会想到,预防天花,其实就是主动让人去感染天花。

    嗯,按照诸葛亮竹简上所说,就是接种牛痘。

    虽然说,天花患者痊愈之后,就终生不会再感染此病。

    但是,那居高不下的致死率,谁敢轻易去主动感染天花?

    “我诸葛家,曾经躬耕于琅琊。在下小时后也很调皮,也曾嬉戏在牛羊之间。因家中一只母牛患有天花,在下便也曾受到感染。八九岁那年的一场重病,便是因此而来。”

    诸葛亮开始向张氏父子解释着。

    “后来,经过多次观察研究,这才发现,牛马之属,其实也是最容易感染天花的。”

    “只不过,它们所感染的天花病症,其毒性,比咱们人类的天花病症,轻微得多。”

    “再者,牛马的体质,也不是咱们人类能够媲美的,自然能够扛住天花病的毒性,甚至连外在的患病表现,都有可能不会出现。”

    “所以,谁也不曾听闻,牛马之类有死于天花之患的!”

    诸葛亮在侃侃而谈,张氏父子却在思考。

    牛痘接种之法,虽然闻所未闻,但有一点,张渊不大清楚,张仲景却是深知的。

    他张仲景悬壶天下多年,也曾在疫病区见识过,牛乳之旁,确实会出现那所谓牛痘。要不了几天,这牛痘便会自行痊愈。

    而且,据那些牛倌儿说,患过牛痘的牛,基本就不会再患此病。

    如果这牛痘真是诸葛亮所说的“牛类天花”,此法或许还真是可行的。

    毕竟,张仲景也未曾听说过,哪家的牛是患牛痘死的!

    况且,在疫病区行走多年,张仲景知道一些线索。

    乡里中的那些放牛娃,是最容易患天花的。

    而且,患有天花的放牛娃,虽然也会被隔离,却是最容易痊愈的。即便有放牛娃死于天花病期间的,多半也不是因此病而死,要么是封锁隔离太久,无人照管,饿死的,冻死的。

    此前,这种线索并未引起张仲景的警觉。

    这时与诸葛亮所说一对照,还真就有可能,那些牛痘便是天花。

    放牛娃经常与牛为伴,自然是最容易感染天花的。

    如果诸葛亮所说没错,这些牛类的天花,其毒性还真就很轻微。

    张氏父子在思考,却只听诸葛亮继续道:“自古以来,天花病疫只听闻在中原出现,谁曾听说过,草原上的胡人有因天花而整个部落死绝的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