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盖三分国-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诸位将领表态完毕,杨松却道:“主公,打回上庸城,这是必须的。但是,敌军既然能攻下上庸城,其兵力只怕不在少数,只凭咱们南郑城内的三万精兵,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臣建议,这个需要集结兵马粮草。”

    “葭萌关,阳平关,阆中,这三地的兵马,都可以调回来,只留留少许兵马驻守即可。”

    “西川刘璋,已经被主公打得胆寒,想来不敢趁机来攻的。”

    “如此,等主公集结十万大军,不仅能收复上庸,说不定还能打进荆襄呢!”

    “只是有一点,臣必须得提醒主公。”

    “消息传到主公面前时,敌军只怕已经兵临西城县城下。”

    “咱们集结兵马粮草,又非一日之功。”

    “所以,等咱们大军东进时,西城县只怕也早已沦陷。”

    杨松不愧是谋士,这一点张鲁还真没有考虑过。

    闻言,张鲁侧首沉思。

    良久,张鲁断然道:“西城县丢了就丢了,等咱们大军东进的时候,一并报仇!”

    有了杨松的提醒,张鲁也知道,想要救援西城县,必定是鞭长莫及的。

    既如此,还不如不救,来日一并报仇就是了。

    无论是张鲁,还是杨松,都下意识的认为,攻陷上庸城的乃是荆州兵马。

    实在是,西城县的示警求援也好,还是商旅们带来的消息也罢,都没有人知道,敌军到底是何方神圣,这也就造成了,众人都下意识的认为,是荆州兵杀进了汉中地界。

    这个误会,其实有点大的。

第126章 游说() 
汉中张鲁想要反扑,按照预估,最少也得两个月的时间。

    从葭萌关前线调兵,倒是用不了多少时间。

    关键是集结粮草。

    葭萌关和阆中等地,肯定也囤积着一些粮草。

    但这些粮草,绝对不足以支撑一场大战役的。要是葭萌关等地的粮草足够的话,张鲁只怕早就继续死磕西川刘璋去了,怎么可能偃旗息鼓了一整个夏季呢?

    所以说,葭萌关前线的粮草,并不是很多。

    或许,足以驻守葭萌关将士的日常消耗。

    但是,大战所需的粮草,葭萌关肯定是没有的。

    而且,运送粮草,也是有消耗的。

    在依靠人力运输的时代,一千石粮草,从葭萌关运送到西城县,只怕也就剩下两三百石了。

    张鲁想要反攻,最少得在西城县前线准备十万石以上的粮草。这么多粮草,且不说葭萌关和阆中等地有没有,只是损耗在运输途中的粮食,就足够张鲁心肝儿都痛的。

    所以,诸葛亮估计,张鲁十有八九要等到待秋收之后,才会动兵。

    秋收之后,张鲁征收的粮草,可以直接送到西城县前线。

    别的地方不说,仅南郑城方圆百里内的那一片小平原,就足以征收二十万石粮草的。若是张鲁将赋税定得再重一点,在南郑城左近,张鲁征收五十万石粮草都不是难事儿!

    秋收之后动兵,这无疑就给了主公刘皇叔两个月的时间。

    两个月的时间,对刘皇叔来说,对诸葛亮来说,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譬如,整顿新占的六个县,整编兵马等等。

    再譬如,合纵连横。

    以刘皇叔现在的实力,想要扛住张鲁的反扑,不是做不到,而是有点勉强。

    既如此,向西合纵刘西川,向东连横刘荆州,就很有必要的。

    别的不说,张鲁反扑西城县时,刘璋派兵攻打葭萌关,扯扯张鲁的后腿,总是可以的吧?

    荆州刘表只要放宽限制,刘皇叔集团就能从荆州招募流民,招募士兵,购买粮草等等。

    当然,最重要的是,若能说服刘荆州,支援一些粮草,那就更好了。

    须知,刘皇叔最缺的就是粮草呢!

    于是,庞统在赵子龙的护卫下,前往西川游说刘璋去了。

    而诸葛亮,选择前往荆州游说。

    筑阳关,城内将军府中,诸葛亮与文聘相对而坐。

    时隔半个月,故地又重游,虽然只是路过,诸葛亮却还是选择在筑阳歇一夜。

    当初,文聘借道、借兵和借粮,大力支援,才有了如今刘皇叔的半壁汉中,诸葛亮如今路过筑阳关,岂能不表示感谢?

    特别是是借兵之举。

    当然,关于战损,也是有必要通知文聘的。

    毕竟,那五千荆州兵,可都是从文聘手中借来的呢!

    “文将军还请节哀。”

    诸葛亮劝道。

    刚才,诸葛亮已经将军中情况,向文聘做了简要说明。

    特别是战殁了近两千人,伤残也有五百多人。

    知道这么多战损的时候,文聘难免有些悲伤、失落。

    须知,这五千兵马,可都是他文聘的家乡子弟兵。

    “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如今是乱世,只要是当兵吃粮的,就难免有朝一日战殁的。”

    诸葛亮安慰了一句。

    文聘也知道,如今是乱世,当兵就有可能战死,谁都避免不了。

    但是,这些战损,可都是他的家乡子弟兵唉!

    文聘已经可以想象得到,他日回到家乡时,他文聘是何等愧对面对家乡父老?

    悲伤稍许,文聘问道:“抚恤如何?”

    伤亡,是不可避免的,文聘现在唯一能争取的,就是为家乡子弟兵们,多争取一些抚恤。

    倘若是按照荆州兵的抚恤,这些战殁者的家庭,特别是伤残退役老兵的家庭,只怕是不堪重负的,生活必然陷入困苦。

    “只希望,刘皇叔发下的抚恤,能让将士们们的家庭支撑下去的吧!”文聘心道。

    抚恤?

    这一点,诸葛亮却是自傲的。

    在他诸葛亮的建议下,刘皇叔麾下的抚恤,足以傲视所有诸侯。所以,诸葛亮并不担心,文聘知道刘皇叔定下的抚恤时,会不会满意。

    诸葛亮回道:“我家主公已经颁下一道政令,凡战殁者,抚恤五千钱,赐田二十亩。伤残退役的老兵,每人抚恤两千钱,同样赐田二十亩。”

    “另外,主公还为伤残老兵们,安排了一份生计。”

    “能够动弹的伤残老兵,可以为我家主公操练新兵,还可以充任每一县的衙役和巡捕。”

    “即便是不能动弹的,有那二十亩田地,总可以安享晚年了。”

    “当然,战殁者也好,伤残老兵也罢,其家人若是全家迁徙到上庸城等地居住,还能根据其家中人口,每人再赐田五亩,主公还会减免一些赋税。”

    诸葛亮说罢,文聘瞬间就感觉到了惊喜。

    是的,是惊喜!

    这个时候,市面上的粮价是多少来着?

    五千钱的抚恤,买便宜点的粮食,都可以买二十多石了。

    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嚼用才多少石粮食?

    更何况,还有二十亩赐田!

    按照孔明先生所说,若战殁者和伤残老兵的家人,也都迁徙到上庸城等地,一个六口之家,就会赐田三十亩;再加上战殁者的赐田二十亩,这就是五十亩田地了。

    五千钱的抚恤,再加上数十亩赐田,战殁者确实可以安息了。

    伤残老兵,也无怨无悔了!

    “刘皇叔仁义!”文聘拱手感谢道。

    这是文聘发自内心的感谢。

    只要是当兵的,就都有可能战殁,或者伤残退役的那一日。

    然而,天下各路诸侯,是怎么抚恤的战殁和伤残的?

    按照荆州兵的抚恤,一个战殁者也不过千钱的抚恤,除此之外,再无其它抚恤和赏赐。

    千钱抚恤,对战殁者的家庭,能够开销多久?

    须知,每一个战殁者,其家庭就失去了一根支柱。

    对比而言,刘皇叔给的抚恤,已经不是一般的高了。

    感谢了文聘的借兵之举,谈罢战损和抚恤问题,诸葛亮准备继续忽悠文聘。

    不为别的,诸葛亮准备偷梁换柱。

第127章 偷梁换柱之议() 
此番,诸葛亮出使荆州,其主要目的就是游说刘荆州。

    即便不能说服他支援兵马钱粮的,也要说服他放宽限制;最起码,刘皇叔麾下的办事人员,在荆襄招募流民,招募兵员,搜购粮草,刘荆州最好不要阻拦才好。

    这一点点要求,诸葛亮觉得,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刘荆州是没问题的。

    然后,从荆州招募的流民、兵员和粮草,都是要从筑阳关经过的。

    诸葛亮想要偷梁换柱,换的不是别的,而是兵员。

    两个月之后,与张鲁死磕一场,这是必然的。

    但是,刚刚招募的新兵,两个月的时间能有什么作为?

    西城县的那两万降兵,能够出城与张鲁死磕么?

    所以,筑阳关的三万兵马,就被诸葛亮惦记上了。

    “文将军,此番,亮出使荆州,准备说服刘荆州,允许我主在荆襄招募流民、士卒,还有购买粮草等事情。”等文聘静下来,诸葛拱手说道。

    “粮草和流民,到时候都要从筑阳关经过,这还需得将军照料一二。”

    文聘颔首,这是举手之劳,对他而言而是没问题的。

    既然选择刘皇叔作为退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文聘并不介意帮点小忙。

    诸葛亮继续道:“唯有士卒,却有点问题。”

    文聘诧异,问道:“倘若我家主公应允,刘皇叔在荆襄招募士卒,还能有什么问题?”

    在文聘看来,诸诸葛孔明说服主公刘荆州,允许刘皇叔在荆襄招募流民,购买粮草等等,这些都没有问题;即便是在荆州招募士卒,想来主公也会应允的吧?

    既如此,刘皇叔在荆襄都能招募士卒了,还能有什么问题?

    诸葛亮笑问道:“将军以为,我家主公夺取了半壁汉中,张鲁会坐视么?”

    这却是答非所问,文聘没有回答,却只是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