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好官人-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概是看出了王庆眼中的疑惑,张正书笑道:“我倒是想做,可惜除了官家以外,没有人能做得了这项生意。”张正书还有一句话没讲,这生意需要大量人手,也是张正书给赵煦解决冗兵问题的试验地点。就是不知道为何,赵煦一直迟疑不定。
“难道赵煦他想着,打完西夏之后,才做决定?”张正书突然想到了这个可能。也是,西夏正积极准备进攻,边境一时间风声鹤唳,局势紧张得不行。此刻还要贸然动军队,绝对不是明智之举。当然,这也是赵煦没魄力的体现,有魄力的皇帝,管他是什么局势,毒瘤早切除一日,国家就得益一天。“唉,到底还是要稳啊,不敢迈开脚步变革……”
第340章 无法拒绝的诱惑()
张正书觉得自己好像有点高估赵煦了,本来他以为赵煦知道交趾有黄金,有土地他就会去攻打交趾的。没想到赵煦还是怂了,估计也是西夏给的压力太大。没办法,西夏和大宋已经是世仇了,更是死仇,简直到了有你无我的地步。
一旦两边开战,大宋是讨不到什么好处的。
别的不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以大宋那坑坑洼洼的道路,基本用的还是秦代修得秦直道,这样的道路设施,运输粮草、兵力都处于绝对下风了,哪里还能打得赢?再加上三军一动,军饷就要增加。现在大宋已经是拆东墙补西墙了,寅吃卯粮到了极为危险的地步,财政赤字能吓死个人。这样的财政状况,想要拿下西夏和交趾,除非出现奇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张正书是从未来出发的,而赵煦却是从当下出发的,两人的立场不同,自然不会想到一块去了。
叹了口气,可惜赵煦没有魄力,如果他有魄力一边打仗一边改革的话,说不定能为大宋抢出不少时间来。大宋现在最缺时间,可惜赵煦不敢下这个决心。
“凭皇城司之力,也无法做得?”
王庆见张正书若有所思的模样,还以为他在权衡利弊,殊不知张正书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帮皇城司,皇城司怎么样张正书根本一点都不关心,他在意的是宋朝能不能祛除顽疾。
“做得倒是能做得,但无法服众。怕是最后,也是别人摘了果子。”
张正书叹了口气,他的这个行当,利润虽然不大,但是胜在细水长流。做关键的是,涉及到了一个因素,非得国家层面的政策出面才行,不然达不成垄断的效果。并非所有国家的垄断都是坏事,垄断其实也是为了财政健康。比如榷酒,限制粮食酿酒,是因为怕不发商贾为了赚钱,把大部分粮食都投入到酿酒行业当中了。粮食不算太值钱,可粮食酿成的酒却比粮食本身值钱多了。正因为有钱赚,商贾才会疯狂。
一旦皇城司主导了张正书设想的行当,肯定不会那么顺利,山寨也很快会出来。
但如果国家明令禁止,虽然不能完全杜绝,但也能保证盈利。这才是张正书想要的,解决冗兵的办法有很多,安全无副作用的只有一个,那就照搬后世的办法,退伍军人安排工作。只要有了工作,有口饭吃,这些退伍军人就不会闹事了。
“果真如此?”
王庆还是不相信,他早就憋着一股劲,要做出一番成绩来,好脱离皇城司这个“苦海”。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摆在他面前,却无法使用,他哪里能甘心。
“果真如此。”
张正书淡淡地说道,“你若是想让皇城司赚钱,还是早点让官家下定决心吧。”
王庆沉默了,他没想到这事居然会牵扯这么多。
“除了这个法子,没有其他了吗?”
沉默许久的王庆,再次开口的时候,还是有着浓浓的不甘心。
张正书倒是笑了,说道:“皇城司的职责,我想王公事比我更清楚。如果把太多人手投入到赚钱行当中,官家会怎么想?”
王庆突然腾出了一身冷汗,张正书说得没错,一旦本末倒置,别说他有功劳了,甚至罪魁祸首还是他。
“多谢小官人提醒!”王庆毫不掩饰地抹去了额头上的冷汗,他是太过执念了。就好像下棋一样,一旦你太过执念,那么你的目的就暴露无遗,对手就能围绕你的想法,设置一个个陷阱,最后你只能满盘皆输。《孙子兵法》上有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放在任何较量当中也是适用的。把自己的目的隐藏起来,对手就琢磨不透你。除非你的实力能碾压对面,不然被知道了你的最终目的,那你基本就输定了。
“王公事是当局者迷,我是旁观者清罢了,这没什么。”张正书笑道,“王公事完全没必要在此事上纠结,一切等官家做了断决之后,我保管皇城司有钱赚。但如果官家没有断决……”
王庆一愣:“那就赚不了钱了?”
“那就继续上书,直到官家同意为止。”
张正书没有说出任何关于“兵制变革”的字眼,不然王庆恐怕掉头就走。这个张小官人,实在太危险了,比社会不安分子还要危险一万倍!兵制变革,那绝对是牵扯最广的事情,看似只是军队的事,然而真正的决定权不在皇帝手中,而是在文官手中。一旦文官不同意,这个想法恐怕就要破产了。
甚至于,一旦文官警觉起来,继续加大对武人、武官的打压,加大对士卒的打压,那大宋闹出哗变来,也是迟早的事。
牵一发而动全身,用来形容兵制变革再贴切不过了。而张正书的所作所为,不异于刀尖上跳舞,一不小心就要弄伤自己。
王庆要是知道张正书这种疯狂的想法,恐怕他只能大呼:“你这人太危险了!”然后离得远远的,别说靠近了,甚至还想把张正书抓拿下狱。
然而坑了王庆一把的张正书,却完全没有任何愧疚的感觉。变革哪里能不流血的,虽然现在顽固派势力很大,那就徐徐图之。可就算再缓慢,变革到最后,还是要触动某些人利益的。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绝对比战场上的明刀明枪更加伤人。
“小官人,你为何这般笃定,官家会下这个断决?”
王庆就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张正书好像胸有成竹的样子,现在都八字没一撇。
张正书当然有信心了,只要不是蠢人,都能看得到兵制改革之后带来的好处。作为一个皇帝,赵煦是无法抗拒这个诱惑的。因为江山是赵家的,是他的,臣子可以不爱惜这个江山,凭性子乱来。但是赵煦不行,他必须为大宋谋一条最佳出路。
先前是没有办法,现在有办法了,赵煦能不动心?所以,张正书就是这么笃定赵煦一定会接受这个兵员退役变为作坊工匠的法子。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大宋三大问题之一:冗兵。
第341章 女人都一样的()
现在大宋的问题,不是人口太少,而是人口太多,未开垦的土地集中在长江以南。中原这里,因为水土流失,历史积累的人口太多,已经爆炸了。实际上,均摊到大宋每一个角落,还是有足够土地养活一亿百姓的。
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百姓不舍故土,中原人口爆炸,而江南则人烟稀疏,大片土地尚未开发。这就形成了人口畸形,一旦中原出现天灾人祸,大量百姓就会流连失所。宋朝统治者也是没办法,才把流民中的青壮抽出来充入禁军、厢军之中。再加上宋朝的黄河不定期泛滥、决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冗兵问题。
宋朝用大量金钱,养了百多万的军队,还有大半是打不了仗的老爷兵,这样的国防,不连战连败才是怪事。
不要说张正书看得明白这一点,朝堂上的诸公,哪一个看不出来?可惜他们一个个只看得到根源,却毫无解决办法。
也是,这些人的眼光都局限在土地上,土地都被兼并了,朝廷哪里还能安置得了这么多流民?
让朝中诸公“慷慨解囊”贡献出土地来?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所以,张正书提出的方案是唯一的解,就看赵煦有没有魄力了。不过,张正书也预料到了赵煦会踌躇不决,因为没人能保证作坊能容纳得了这么多士卒,而且还能做到盈亏平衡。要是一个不慎,弄得士卒哗变、造反,那又是一个大麻烦。就算能解决了一时之需,也难保未来不会出现岔子。
张正书可以保证,但他也没有说服力的证据。
所以症结还是存在的,赵煦到底有没有魄力大刀阔斧地变革。一旦冗兵解决了,张正书能保证赵煦对军队的掌控力度是前所未有的,甚至还能反过来吊打文官,逼迫冗费的消亡。至于冗官,张正书还真不觉得宋代的官多,反而还觉得少了。看看后世,养了那么多公务员,还不是一样运转得很好吗?关键是,小吏能不能纳入官僚体系中。如果不能,那确实是冗官了。养了一堆只会扯嘴皮子,不会干实事的官,这不是冗官是什么?
正因为张正书是穿越者,他才明白工业是未来社会的出路所在,所以他很笃定,赵煦不管怎么踌躇,接下来还是会尝试一下的。
“官家会的,如果他想留名青史的话。”
张正书没有说谎,一旦赵煦下定决心,那么史书就会这么记载:“元符某年,帝敕令禁军年老士卒退役,充入大作坊中为工匠,此前人所未尝之事,然开万世之根基也……”
王庆虽然也读过书,但他还是不习惯以文人的眼光看问题。听了张正书这么一说,他还是觉得有点不靠谱。当然,王庆不会反驳赵煦不能名留青史,一旦落人口实,恐怕就是一个诽君之罪了。
“但愿如小官人所言!”
王庆又待了一会,张正书向他请教了怎么训练暗探的事,末了,王庆谢绝了张正书挽留他吃晚饭的好意,告辞出了京华报社。
“郎君,你的手艺是越来越好了!”
曾瑾菡吃着张正书亲自下厨炒的菜肴,连连称赞道。
“好吃就多吃点。”张正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