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厚炜听完微微摇了摇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终究是自家人,话我们会给娘亲递过去,不过丑话说前头,要是两位舅舅还有积蓄,那就别怪我兄弟二人不帮忙。到时娘亲震怒,我们不会再插手,表哥你回去后这话一定要说清楚。”汉人基本都是讲究财不露白,哪怕家里再怎么有钱,也会藏起一部分钱财,字画古玩之类的,以备不时之需。
张立元起身施礼“多谢了,如今府里出了这些事,实在令人汗颜,在下这就告辞了。”
兄弟二人起身相送,张立元出了管庄府,回去了。
朱厚照对于两位舅舅实在是不太喜欢,所以问向朱厚炜“真要帮他们求情?”朱厚炜无奈地回答“刚话都说出去了。娘亲现在气头上,对舅舅可能会严厉些。但是慢慢气消了,到时候以她对舅舅的爱护,肯定要接济一二的。”朱厚照听了,点点头。
今天回到坤宁宫,兄弟二人把张立元的话说给了张皇后,听完,张皇后有些纠结,然后第二天再次传下口谕。两位伯爷的补救行动告一段落。
最近皇庄的事情不多,主要就是牲畜的保暖工作,做了一些措施,来减少寒冷的天气造成的损失。还有一个主要工作就是水陆营的奖赏问题。
这次出征,有损失,也有收获。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的战马,鞑子首级换得的银两只能算是第二。战利品该怎么分配,也是让兄弟二人很伤脑筋。
按照大明现有的军规肯定不行。因为现有的军规执行的并不严格,俘获是可以上交,也可以不上交的。基本上,获得的物品都是被各级军官所分,士兵只能获得很少部分。再加上平时非常穷苦,所以士兵在战场上经常会出现哄抢财物而停止追击敌人的实例。
水陆营的奖惩措施需要好好考虑,对于今后水陆营的战斗力也有着很大的作用。经过这段时间兄弟两和白孝德还有董青海的商量,最后决定,以后所有缴获,将会分出10分之一来奖励所有士兵,再拿出10分之一,奖励在战斗中,或是后勤补给,侦查放哨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是集体。至于其他的缴获全部留作水陆营的运营资金。
条例制定好后,立马计算,归纳。到了今天开始发奖金。
发奖金的地点在营地。今天上午,所有训练停止。所有人员都来到了演武场,等待发奖赏。整个演武场鸦雀无声,在重要场合不说话,不发出动静,不管是来观礼的家属,还是进入军营没多久的新兵都能做到,至于以前的1000战士那就更不用说了。
今天,点将台上的董青海意气奋发,要知道虽然朱厚照是制定大策略的人,但是第一线临阵指挥的是董青海。以8百多战士杀伤1300精锐鞑子,自身牺牲只有7人,董青海对于这个战绩还是很满意的。而今天,就是对他们的嘉奖。
只听站在点将台上的朱厚照,面对1大两小的整齐方阵喊道“这次的战斗参战的所以人都不错,虽然初次上阵有些瑕疵,但是没人逃跑,没人背对敌人,所有人都拼命了,我很满意。今天就是你们收获的日子。这次的俘获有鞑子首级换得的赏银,俘获战马640匹,挽马230匹,折合总计8万两。其中8千两是所有人的基本赏银,也就是每人8两,小旗12两,总旗16两,哨官24两,中官32两。等下到军需官那里签字拿赏。还有8千两,是奖励优秀个人和集体的。下面喊道的个人直接上来,集体的则由长官上来。首先是董青海,此次阵前指挥,临危不乱,自身杀敌5人,赏银300两。侦察营,郑一初,日夜兼程,探得敌人精确动向,人数,自身杀敌7人,赏银300两。”
朱厚照说道这里,在小方阵里的郑一初听到自己的名字不由吃了一惊。他是刚入营的,准确的来说,在那次战役他是猫耳堡的军户,不算水陆营的,没想到这次领功竟然把他也算在里面了。
朱厚照继续喊道“孙成所领小旗,枪法精准,防御的战地没有一个鞑子进入战壕,战果卓著,赏银300两,小旗内均分。”
一个小旗20来人,300两均分也有个10多两。不一会儿,董青海,郑一初以及孙成三人就来到了点将台。朱厚照亲自把一个个托盘交给了三人。托盘里都是银元宝,10两一个,30个元宝在阳光的照射下放出多目的银光。但是三人没有看银子,而是十分激动地看着朱厚照,银子是小事,被认可才是大事。
军中是讲究实打实的战绩,能立大功,到点将台上走这么一遭已经变成下面这些战士的最大动力。一句话,能站到上面的才是真汉子。
这三人是这次战斗战绩最为突出的,剩下的人员赏赐就会小一些,都是董青海来报的。每一个人上台领奖都会引起家属区的骚动。不是有人向旁边的炫耀”老李,看见没有,刚上去的是我家2小子,哈哈,果然是我老孙家的种。”“我家幺儿,快看,那是我就幺儿。”等等等等。
等到战斗赏银全部上台领完,朱厚照笑眯眯地看着所有水陆营战士,然后缓缓说道“今天除了发赏银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从今日起,所有士兵都要学认字。每天都要学,3个月后每人都要会写100字以上,原先水陆营的就由小旗来教,至于侦察营和辎重营则是总旗来教。”
新兵不由发出一阵骚乱,毕竟没听说过士兵还要学认字的,大明开朝到如今,这还真是一件新鲜事儿。虽然很渴望识字,但是对于自己能不能学的起来,这些人十分不自信。
老兵则是震惊在心里,却没有动弹分毫,毕竟训练半年多,对于军纪军规已经很熟悉了。
等底下新兵声音变小,朱厚照才说道“就是认字,难道比杀人还难?不识字,看不懂公文,让你守城,万一敌人过来给你块牌子,你也不知道上面写什么,说不定就被敌人偷城了,最重要的是你那月钱,发5两,让你签的是10两的条子你也不知道。不认字,走哪都要被人看低。好了,这是军令,没有商量的余地。行了,解散。”
各个从朱府出来的军官也是面色难看,要教这些大老粗认字,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第八十九章 娘亲来说情()
日子又恢复了平淡,朱厚照兄弟基本就是皇宫,李镇之间来回跑。朱厚照最常去的地方自然是白家了。经过几年的死缠烂打,白玉莲已经越来越软化,特别是上次见了张皇后,两人之间的关系急速升温。作为未来岳父,师傅,得力干将多重身份的白孝德对于两人之间的事业不插手,顺其自然。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相信自己的女儿不会做出有辱门风的事情。事情也和白孝德预料的一样,两人之间那绝对是发乎情止乎礼,纯洁地很。这与朱厚照的武力值远远低于白玉莲也有很大关系。小丫头也是常常缠着师姐,还有认真师妹丁莉,一齐练武玩耍。
说起小丁莉,不得不说这个小女孩十分招人喜爱。从白孝德,到师兄师妹,对于这个年纪尚小却总是一本正经的师妹都是非常喜欢。懂事,不淘气,长得的很可爱,各个师兄师姐都把她当做了亲妹妹。现在她还在白家居住,两个哥哥在放假时也都来看她,看到健康成长的妹妹,两个哥哥也是放心了。等明年开春,小丁莉就要上学了,这是众人商量的结果。经过那些悲惨的往事,众人觉得让她和更多同龄人在一起成长是不错的选择。而且到时候一放假,也可以住到白家陪着大师姐。
在两位舅舅改邪归正的半个月后,张皇后找来朱厚照两兄弟,谈了谈。
坤宁宫的偏厢房里,张皇后和两个儿子都坐好了,至于小丫头则是坐在张皇后身边,拉着娘亲的手。
张皇后笑着对两个儿子缓缓说道“你们两个舅舅最近足不出户,研学诗书,这事你们都知道了吧。”
话头一起,朱厚照兄弟就知道母亲想要说些什么了。朱厚照面色平静,沉默不语。朱厚炜只要笑着开口“这事我们两个也是知道的,两位舅舅可以脱离繁务,修身养性也是非常好的。估计再过不久,当刮目相看。”
张皇后笑着道“娘亲也是觉得他们两已经幡然醒悟,开始反省自身了。不过如今府中钱财基本都以耗尽,凭借田产也是入不敷出,娘亲就想着你兄弟二人是懂经营之道的,不如给舅舅指点一下,也能让你们表哥表弟过得好些,再怎么说,也是一家人不是?”
朱厚照听了没有反应,小丫头知道,要是比赚钱,十个大哥也不及一个二哥,于是心软的小丫头就眼巴巴地看着二哥,扮出十分可怜的样子。朱厚照被母亲和妹妹盯着,只好想了想,然后说道“娘亲,你看这样如何。孩儿自己做个买卖,与两位舅舅合伙。毕竟舅舅对于商贾之事并不精通,所以由我派人主管。其中我占5成,两位舅舅各占2成5,所有银两都由我来提供。舅舅可以派人查账,不过决策都由我来,他们在家等着银子入账就行了。”
朱厚照是兄妹三人当中最讨厌舅舅的,别看他平时吊儿郎当似乎很好说话,但是亲人都知道,他非常有主见,认定的事情很难去改变,所以这次可以说是救济两位舅舅,朱厚照不参与,只有朱厚炜来出面。
张皇后听完满意地笑了笑,这事就算这么定了。她是很相信小儿子的能力,二成五听着不多,但是她相信这些就已经能让两个弟弟过得不错了。
出了坤宁宫,朱厚照才问朱厚炜“准备做什么?”朱厚炜没好气地说道“秘密。现在哪里都要用钱,靠着水晶斋等几个进项也只能勉强收支平衡,要等到皇庄盈利还需要一段时间。”
朱厚照不接地问道“庄子上还有很多粮食啊,卖了不就有钱了?”朱厚炜鄙视地看了他一眼“老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况且粮食虽然多了,但是在我们手底下吃饭的人也多了,没有点储备怎么能行?算了,跟你说了也白说,这些赚钱的小事还是交给我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