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鼎革-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义勇军主力驻防相如县,离曾口县四百余里,寻常兵马救援需要十余天时间,义勇军虽然兵强马壮,也不可能不顾大西军这个主要敌人全力防备自己,更不可能神兵天将的赶来。
五天前才进入曾口县,杨麟即便率部来救,也在三五天之后,而现在这段时间正好自己行动。
昨天姚黄攻占九龙乡附近一个大的山寨,虽然杀害了四五十人,但也劫掠了几百担粮食,足可以暂时缓解粮食压力。
当兵吃粮,有粮就有兵,袁韬想再打劫两天,再劫掠两个山寨。
如果杨麟率部千里奔袭,或者正面迎战,或者退回老巢。
现在大西军咄咄逼人,众人不相信杨麟敢与姚黄打持久战。
前面人仰马翻的,到处都是战马嘶鸣声,人民的喊叫声,看到这样多人马经过,周围小的山寨一个个胆战心惊的,男人纷纷如潮水般退回寨子,大家寨门禁闭,防止任何人靠近。
五更时分,大家赶到九龙乡,斥候来报,寨子里面有数百担粮食,若再加上周围十多家大户人家的,如此足足有千担之数。
若这次劫掠成功,大家就可以挨过这个寒冬了。
自从闹姚黄之后,大家不事耕种,整天劫掠,如此坐吃山空,巴州、达州很多土寨子没有什么粮食可以抢劫了。
为了解决粮荒,去岁大当家姚天动率领数万人马攻入蓬州,但为官军所败,所劫掠的数万粮食根本没有运走,便宜了官府。
今年趁着官军增援CD府,大家本来以为可以一举夺下蓬州,夺得城内的粮草,但官军反扑,根本没有占什么便宜。
兵以粮聚,没有粮食,谁愿意跟你成为流民?
为了解决粮荒,从去年开始姚黄就开始屯耕了,农忙时裹挟而来的流民下地种田,农闲的时候则追随各个当家的出征。
两个月姚黄大举入侵,谁料到杨麟半路设伏大败土暴子,到最后其大当家的姚天动都兵败被杀。
如此挨了两个月,大家实在挨不过,再加上为了彰显武力争夺大当家的宝座,袁韬方才率部来犯。
大家本来碰碰运气,攻破两个山寨居然发现数百担粮食,需知这可是姚黄过去统御区域,想不到大家居然藏了这样多粮食。
想想也是,国人节俭成性,为防备灾荒年大家有备无患。
过去在姚黄辖下躲避土暴子,大家不敢往家里存放粮食,现在义勇军光复之后,大家不再在深山老林藏粮食。
袁韬一面分兵攻打其他山寨,一面威胁,若协助民壮守卫寨门,破寨之后,将不会劫掠大家财富。
袁韬鬼话谁愿意听,谁敢听?
土暴子为恶多端,过去都是干的打家劫舍的勾当,常常头戴着面具混入人群中,劫掠乡人财物,或者公开勒索,稍有不从,杀人不眨眼的。
看到土暴子杀来,乡长卜大经一面派出快马向县城报告,一面敲锣打鼓让男人上寨,防止土暴子偷袭。
与别的地方不同,这川北丘陵众多,大家为了防备猛兽强盗常常结寨而居(这也是清军十余年未夺占四钏的原因)。
现在看到土暴子来攻,大家虽然胆战心惊的,那些粮商拼命的招呼伙计,务必保住粮食,若是被抢了,自己那真的倾家荡产了。
再说了,家里刚刚收的几担粮食可是一家老少命根子,来年都全靠他们了,若是被土暴子抢了,那么来俩一家老少不是没有活路吗?
为了活命,大家一个个高声吆喝着,奋起反击。
乡长卜大经一个劲安慰大家,官府离此不过五十里,援军快马加鞭,到时候土暴子要想劫掠财物,必然比登天还难。
看欺骗不行,袁韬令亲自带队打头阵,千余人,有穿着铠甲的,有披着棉被的,有裹着头巾的,呼啸着冲了过来。
争天王袁韬给大家许诺,若是打开寨门,一人奖赏斗粮食,一个人节约下来吃,可足足吃几个月的,为了粮食,大家拼命了。
而寨子里面的更是同仇敌忾,粮食是大家的命根子,为了保护粮食,只得奋起反抗,大家将石头往下面砸。
你来我往,双方厮杀在一起,土暴子虽然勇猛,但山势险要,民壮们居高临下,拼命的将石头,将柴火往下面扔,土暴子虽然人多,但一时半刻之间,难以讨到什么便宜。
袁韬站在前面,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山寨内民壮一个个虽然血气方刚,但根本没有作战经验,大家拼命将石头、火把等往寨子外面扔,如此下去,早晚会扔完的。
东西扔得差不多后,自己可率领亲兵冲过去,撞破寨门,杀进去劫掠粮食。
但慢慢的,袁韬脸上的笑容慢慢的消失,城寨上的滚木、垒石太多了,难道消息暴露,对方有了准备?
袁韬着急,乡长卜大经更是着急,方圆百里驻扎的不过是杨威第2营而已,而土暴子人多势众,势难力敌。
要击溃土暴子,需等到援军,但现在最大威胁是张献忠,而不是小打小闹的土暴子。
眼看着垒石,越来越少,土暴子如蚂蚁一样不断往上面涌,如下下去,寨子迟早要被攻破。
想了想,卜大经让大家节约垒石,免得石头用完了,到时候刺手空拳的,根本对付不了土暴子。
看到山寨扔下的擂石减少,袁韬不知是计,随即让当炮灰的流民退下,亲自指挥兵马杀过去。
中国人口众多,自古以来流寇不缺人,更不缺用作炮灰的流民。
为了增加部队战力,这些草莽多挑选少数年轻力壮作为亲兵,以保护自己安全,在关键时刻克敌制胜。
而其他流民则作为炮灰,消耗对方火力,或者阻挡对方进攻。
如果说最初那帮土暴子还是叫花子部队,现在土暴子亲军那可以说铠甲鲜明,士气旺盛。
看到来了一批更加凶猛的,卜大经大惊,大家一时慌了手脚,拼命的将垒石往下面扔。
但这一批人一个个穿着厚厚的铠甲,头戴头盔,除了直接被砸中的,很难受伤。
有的更是特别凶残,迎着滚来的垒石,不断往上面冲。
站在阵后袁韬内心滴血,与普通炮灰不同,这亲军可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所,但若伤亡过多即便攻下山寨抢得粮食也得不偿失。
为了避免伤亡,袁韬下令鸣金收兵,将亲军撤下来,然后再派上炮灰部队攻山。
如此前线情势稍稍和缓,乡长卜大经等人也趁此机会多备擂石以待再战。
第88章 明末骑枪鼻祖……三眼铳()
袁韬懊悔不已,接连斩杀数个出工不出力的小头目,但各部士气颇为低落。
袁韬颇为恼火,为鼓励士气正准备率领督战队上前督战的时候,行万里胡九思气喘咻咻的感到,面露忧色道:“天王,胡老三今天早上带了十多个兄弟外出,出去两三个时辰了,一个音讯都没有啊。”
袁韬不以为意,摇头道:“行万里,你们这帮响马出生的快乐日子惯了,这胡九思是不是带着兄弟发财去了?”
胡九思脸色凝重,摇头道:“天王,走之前我特的交待,要其给兄弟们探路。
这九龙乡今天能攻破,下一步大家好有活干啊。”
袁韬面色一顿,随即笑道:“胡老三是你的人,没有出去发财,那你说干什么去了?
曾口县方圆百里只有杨威数百兵马,现在龟缩城内不敢出来,除此之外你说说,天底下还有谁敢打我姚黄的主意?”
胡九思想了想,说道:“难道是杨威?其手下不过数百人马,料想不敢来打我等主意。”
袁韬点了点头,整个人显得颇为笃定,拍了拍对方肩膀说道:“这次我们两路出击,我们在九龙乡,黄龙所部距此不过二十余里,大家可以相互呼应。
杨威不出来尚好,若敢冒险前来,老子定叫其有去无回。
俗话说小心为上,这次你们就不要攻山了,留在后面压阵,保卫大家安全。”
虽然名义上是统一的,但姚黄各个山寨自顾自己,特别是现在各部闹粮荒更是如此。
听到本部留在后方压阵,胡九思颇为恼火,但说让其来自响马,所部骑兵众多,利于野战不利攻城鏖战呢?
想了想,胡九思进一步进言道:“响马,杨威没有骑兵,所部也不过数百人而已,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我真正担心的是杨麟啊,自从领兵以来常常出人意表,这次若其率部前来,到时候悔之晚矣啊。”
众人一听摇头大笑,特别是袁韬更是如此,双手重重拍在对方肩膀道说道:“行万里,你大概被吓破胆了啊,怎么尽说这种胡话?
杨麟驻兵相如县离此四百余里,不说其要防备大西军,即便其不要命率部来缘,四百余里,强行军也要七八天啊(每天五十余里),若考虑中间信息传递,不论如何也需要十天时间。
我军这次出征前后不过五天时间,即便神兵天降,也不可能率部来援啊。
大家不要草木皆兵,稍稍加强戒备就可。”
众人纷纷拱手称是,胡九思也自个儿寻思感到不可能,不要说步兵,就是率领精骑也要四五天功夫啊。
胡九思带着百余骑手在后压阵,有的骑手心痛胯下战马,任凭马儿在河道边吃草。
自从立秋以来粮食不够吃,人遭殃马也受罪,不再像过去那样**梁,一天到晚尽喂粗粮野草,掉膘非常厉害。
大家特别放松,胡九思也感到无聊,整个人坐在马匹上打盹。
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时分,河道边放牧吃草的马匹仿佛受到惊吓,有两匹来回不断奔跑嘶叫,不论骑手如何驯服,就是不安静的在河道边吃草。
胡九思正感到诧异之时,突然看到南方半里开外扬起一阵灰尘。
众人大惊,大家乱成一团,有的更是将耳朵贴在地上细听。
与前世不同,古代人口稀少地方还没有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