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大周天下-第5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近一两万人的大呼本就震耳欲聋,响遏行云,更何况是在骤然安静之后的骤然呼喊?声势越加惊人!说是平地起了一声春雷都形容得小了。
城头诸人适才刚受到一股说不出的压力,猛然闻此惊天动地的大呼,以桓玄之勇毅都被吓了一跳,只觉心脏差点从口中跳出,更别说其它胆小怯懦之人了。
太守腿一软,好悬没瘫倒地上。
桓玄眼明手快,急将他扯住,牢牢抓着他的胳膊,低声说道:“明府万不可倒!”太守,“郡将”也,一郡之主将。他要是栽倒城头,不用说,城上郡兵们的士气马上跌落谷底。饶是如此,桓玄已听到劈劈啪啪的一片声响,打眼观瞧,是一些守城的郡兵被吓得失手掉了兵器。
太守脸色苍白,捂着胸口,摇摇晃晃,反手抓住桓玄,颤声说道:“蛾贼人众,声势好生惊人!”
周涌也被吓了一跳,不过他年轻,反应快,恢复得快,很快就平复好了心情,笑道:“刘辟小有智谋,知道先声夺人。不过只可惜,也只是小有智谋而已。明府可知?当其领众来前,老实说,我还有些担忧咱们能不能守住城池,今见其领贼众到,我却是放下心了。”
“为何?”
“孙子云:‘教习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兵卒若乱,即使主将贤良,亦不能获胜。波才虽小有智谋,奈何贼众本为农人,仓促骤起,没有经过教习训练,兵甲不全、无有纪律、不懂战阵之道,叫喊的声音再大,又奈我何?又孙子云:‘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城外贼众多半面带菜色,脚下虚浮无力,也不知饿了多久了。吾军坐守坚城,士卒饱食,兵器铠甲精良;彼等执锄、锨之属,冒天寒地冻,聚於野外,饥寒交迫,非我敌也。”
太守连连点头,说道:“甚是,甚是!”脸色好看了一点,松开了桓玄,站直身子,又问周涌,说道,“贼众虽然不堪,却胜在人马众多,把咱们包围住了。以卿之见,眼下该如何是好?”
周涌看了桓玄一眼,桓玄微微颔首。经过这短暂的目光交流,两人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意,周涌回答太守,说道:“欲守城,先守野。今贼众自以为势大,小看吾城,散漫逼浸,近我城郊,不能置之不理。以在下之见,眼下应速遣精卒出城突袭,先把他们打出去!”
守城名为“守”,不是只“守”就行的。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攻守结合才是守城的正道。
周涌话音刚落,一人急声反对,说道:“右兵曹史此言差矣!”
反对的是贼曹椽陈佑。
太守问道:“陈卿有何高见?”
“虏兵盛,怎可与争锋?吾卒少,攻之不足,守则有余。虏众方到,士气正高,我军不知其虚实,贸然出战,或会失利。一旦失利,军心不稳。眼下之计,宜先坚守,然后徐思方略。”
陈佑半百,不如周涌有锐气,但是,他的话也有一定道理。
毕竟,黄巾军再没有纪律、再兵器简陋,也有两万来人,而且到目前为止,还不断地有人从四面八方络绎赶来。
而城中现只有郡卒三千,需要防守的城墙有四面,加上袁尧这几天招募来的壮勇以及城中大户们贡献出来的一部分宾客、徒附,每面城墙上也只有千人上下在守卫,留出来的机动部队更少,不到一千人。这么点人手,守城也许够了,出城作战,远远不足。
须知:乱拳打死老师傅,蚂蚁多了能食象。派出去的人多了,会削弱城防力量;派出去的人少了,则就极有可能会如陈佑所言,被数万黄巾吞没。一旦首战失利,对军心、民心都是个很大的打击。
袁尧、韩俊、郭济等人不太懂兵事,听完周涌和陈佑的话,觉得他俩说的都有道理。太守也犹豫不决,不知该听谁的。
魏昶非常赞同陈佑的意见,忙不迭地说道:“陈曹椽所言极是!贼兵人多势众,我军兵微将寡,当此之时,正该坚守,不宜出击!朝廷应已接到了明府此前送上的急报,或许不日就有援军开到,与其冒险出击,何不如据城坚守,以待外援?”
李钟不以为然。他的性子外怯内勇,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本是话不多的,此时忍不住了,从桓玄身后转出,说道:“魏丞此言大谬!”
太守问道:“为何?”
李钟说道:“墨子曰:‘凡守城者以亟伤敌为上,其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不明於守者也,能此,乃能守城’。今贼兵临城下,气势汹汹,吾等岂能避而不战,空等援军?如果这样,是涨敌人斗志,灭自家威风,我军士气必衰,城不能守矣!”
他指着城头上的郡卒,对太守说道:“贼兵适才一声大呼,许多郡卒吓得掉了兵器。两军交锋,打的是一个什么?打的是一个‘势’!贼兵人马众多,兵力上已然胜我,大呼之后,势又胜我。当此之际,若我军还只是坚守,不肯主动出击,那么,首先虏兵的斗志就会变得坚定,其次,郡中那些旁观胜败、尚未从贼的流人、盗寇也可能会加入他们当中。如此,贼兵的声势就会变得更强,我军的声势就会变得更弱,郡县难保。”
“有道理,有道理。”
“所以,依我之见,右兵曹史所言才是正理,正因为贼兵人多势众,才要给以迎头痛击。只有给了他们一个迎头痛击,贼势小挫,城方可守。”
“奈何贼兵众多,若真如陈卿所言,我军失利?”
李钟晒然,说道:“正如右兵曹史所言:虏兵虽盛,嚣而不整,不足畏也。”
太守仍然犹豫不定,说道:“可是郡卒只有三千,万一失利,被贼人趁势攻城,如何是好?”
桓玄听出了他的意思,知他其实已被周涌、李钟说服,所以仍犹豫不决者,不过是担忧郡卒万一出城失利,出现折损,不利守城而已,当下跨步出列,沉声说道:“左、右兵曹史所言甚是。今贼初至,乌合之众,队列不整,军无阵势,正是我军出击良机,可急出而击之。玄愿带宾客出战,请明府领郡卒坐守。若胜,贼势受挫,利我守城;若败,玄死,郡卒得以保全,城犹不失。”
就像他猜测的,太守确实被周涌、李钟说服了,担忧的只是害怕郡卒出现折损,此时听桓玄愿主动带宾客出击,略作迟疑,便即同意。
桓玄召韦强、南凌、庆锋、邢刚、任义、文瀚、许阳等等诸人近前,众人齐临城头,观望城外,选择出击的方向。
黄巾军里的鼓声停了,黄巾士卒再度喧哗起来,声音喧天。
许阳跃跃欲试,问道:“桓君,咱们是直击刘辟的主阵,还是先把城郊的贼兵扫清?”
桓玄观望片刻,却不马上点将出城,而是请求太守下令:“请命城上诸部、曲偃旗息声,伏身於城垛下,不许露头。”
诸人愕然,不解其意,唯周涌、李钟了然,袁尧、韩俊聪慧,也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袁尧说道:“兵曹椽这是欲先示敌以弱么?”
太守醒悟过来,急传令,命守卒偃旗息声,伏身隐藏。
桓玄等人也伏下了身子,悄悄观看城外动静。
没多久,城外的黄巾军发现了城上的异样。他们先是莫名其妙,随后有人大叫:“守卒逃了!守卒逃了!”成千上万人齐注目城头,无数人挥举兵器,鼓噪呐喊:“守卒逃了!守卒逃了!”一拨拨的小帅赶去刘辟的战车前,请求发动攻城。
原本,距离城外最近的黄巾军士卒也在护城河外一两里处,见城头上没了守卒,也没了旗帜,以为城中胆怯、守卒果真逃了,勇气倍增,数百人一拥而上,聚在河边,叫骂呼喝。
桓玄心道:“是时候了。”
他对太守说道:“待玄出城后,请明府传令诸军重建旗帜,为我击鼓助阵!”
太守应诺。
桓玄领着韦强、庆锋等人,曲身下了城头。
他率领周氏门下的宾客和横路亭受训的百余里民就在城门内。
任义牵了他的坐骑来。
他翻身上马,点了大小铁、大小高等十个什,共百人,目光在韦强、南凌、庆锋、许阳、邢刚、文瀚等人的脸上一扫而过,令道:“建博、伯驰、仲锐随我出城。老邢、阿任在城门口接应我。许君、文君带你们的宾客守在门内,为我擂鼓,若我失利,速掩城门!”
军令如山,众人凛然接命。
桓玄又对大小铁、大小高等出战的百人说道:“贼众嚣而不整,兵器简陋,人数虽众,土鸡瓦狗耳!今与诸君并肩出战,诸君勉之!临阵接敌,凡我军旗指处便为进击方向。我不退,谁先退者,死!”叫人取来一面红旗,令庆锋举起,喝道:“开城门!”
城门缓缓打开。
他一马当先,李钟紧随其后,韦强、庆锋再其后,百人出城。
许阳、文瀚摆开两面战鼓,亲自擂鼓。太守见他们出了城,亦急令伏下旗帜的部曲重将旗帜竖起,又命诸军齐把战鼓擂响。
城外的黄巾军士卒听到战鼓声响,或举首,或扭脸,或翘足,或爬到高处,往鼓声最响的地方看去,见一个执矛的将领迎着晨阳,驱马驰出了城门,一面鲜艳的红旗招展在他身后,红旗后是百名披甲的甲士。这一支小队伍出了城,毫不犹豫地迎着他们冲来,直奔护城河。
城头上,太守等人临城观看,见桓玄等百人奋不顾身,沿桥冲过护城河,就像一支离弦的锐矢笔直地钻入了河对岸的数百黄巾士卒中。这数百黄巾士卒仓促无备,又多是农人,根本不是对手,眨眼间就被桓玄等人冲破。桓玄马不停蹄,挺矛呼咤,继续向远处冲去。
远处,是满山遍野成千上万的黄巾军;再远处,是无数仍在从西面八方汇聚过来的后续黄巾。
黄巾士卒没有想到会有人突然出城进攻,短暂的慌乱后,较远处、远处的士卒纷纷向桓玄这里涌来。刘辟的战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