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太子-第8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旭有点不高兴了当初交给你这么多的东西,你居然都是不记得了,你是白学了吧,看来你当和尚是当习惯了吧,基本的东西你都忘记了。
“对,我怎么忘记了这一茬了,江正你不会是假和尚当久了,快成把自己当成真和尚对待了吧?”
“公子你说笑了,我是不会忘记我回到金陵的初衷了,我一定要将他们这些人给全部都收拾掉了,我的仇恨是不能忘记的,我一定要帮助公子灭掉南唐。”
江正此时浑身的杀气,根本就不像是一个高僧,而像是一个杀手,完全没有了高僧的形象,赵旭也想不到他简单的一句话居然有这么大的反应,看来江正这一阶段还真的是活在痛苦之中呀。
赵旭只是拍了拍江正的肩膀,自己也是没有多说什么,两人还有默契的想着外面走去,而且江正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但是他出来之后却变了一个人,那就是他此时想是一个翩翩的公子哥。
天上人间(真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名字。)是金陵最大的酒楼吗,即使是饕香楼在这个天上人间面前也不比不上它,江正这一次带着他就是去这里的,毕竟这里的人也是最多的。这也是赵旭想去的地方。
“这里就是金陵最大的酒楼,也是我们大宋所说的青楼,这里的服务不错,很多感官贵人都是喜欢来这里,即使是当朝的大佬韩熙载爷是喜欢来这里,说不定还能在这里碰到他。”
江正像是一个小厮,给自己的主子介绍青楼的特色。不过赵旭一身锦服也算是公子哥,加上他夸张的表现也算是一个土豪衙内了。
“南唐的这些官员也来这里。看来南唐也确实没有希望了,居然会让来这一种地方,怪不得南唐的国事日渐衰落,来真的是有原因的,对了韩熙载经常来这里吗?”
赵旭想到韩熙载也算是一个能人了,但是有点放荡不羁,流连于青楼也不算是新闻了。
“使得他经常来这里,很多人经常在这里见到他,说不定我们今天还能碰到他。公子请上楼楼上有雅间。”
江正居然对这里十分的熟悉,这也让赵旭十分的郁闷,想不到他居然对这里这么熟悉,也就是说他以前也经常的来了。
“公子你也不要这样看着我,这些都是我的情报,我是不会来这里的,毕竟我的心已经死了。对这些地方不敢兴趣,但是这里确确实信息最为灵通的地方,所以我是经常在这里搜集情报的,我给朝廷的情报很快都是来自这里,这青楼是消息最为集中的地方,所以……”
江正看到赵旭的眼神不对。估计也是猜到了赵旭心里在想什么,慌忙的解释,赵旭也接受了他这个解释,这无论是酒楼还是青楼还有客栈那都是信息来源最为广泛的地方,这江正说的也有道理。
“不要让人来打扰我家公子,我家公子只想静静的在这里看看,这里是银两。记住不要让你的那些庸脂俗粉来打扰我们就行了。”
江正拿出来了一袋子钱,直接的就交给了老板,并且吩咐他不要让人来打扰赵旭,说是赵旭喜欢安静,老板也是奇怪,但是看在这么多钱的份上他也是没有多说,既然有钱赚,他自然是不会多说其他的了。
“公子这第三层来的都是一些达官贵人,一般的人不敢上来,所以更加的适合我们观察这些来人,很多的人都是当朝的官员,你看哪一个就是御史大夫,那一个是礼部侍郎。”江正小声的在赵旭的耳旁说道,同时跟着他介绍这那些能够看清楚脸面的人,这些人都是南唐的一个大官。
“自古都是文人自命风流,这些人也不能免俗,他们是享受了,但是对百姓却没有任何的建树,这样官员把持朝政真的是南唐的不幸,我们走吧我就不想看到这样的人,每一次看到这样的人我就忍不住想揍他们一顿,我们去其他的地方看看吧。”
赵旭看到这些人就气不打一处来,立刻就想转头就走,想不到他们居然会在这里享乐,这样官员也不是什么好鸟吧。
不过正在赵旭想转身的时候,江正却向前面走去了:“李兄,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你了,对了你这是在和谁吃饭,怎么这浑身的酒气。”
“哈哈想不到吧,我是和韩熙载大人在你喝酒,韩熙载大人知道不,他肯和我们这些人在一块真的是我的荣幸,对了你是什么人,我好想不认识你吧?”
这个醉醺醺的人说了这么久,居然还不认识这个江正,赵旭也是大汗,江正这不是胡扯的吧,看到这个醉汉故意的问的吧。
“您是大人物当然是不认识我吧,对了您先请吧,改天我请您。”江正一脸笑意的将那个醉汉给推了出去。
“这个人是当你的富商,我只是见过他,想不到给他居然和韩熙载在这里,要不然我们去看看韩熙载?”
江正看着赵旭小心的问道,他刚才他最大的收获就是打听出来了韩熙载也在这里,赵旭一听还有收获,韩熙载也在这里,那就要去看看他吧,韩熙载南唐的一个能臣,赵旭一直想见识一下这个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书来自 品&书#网 html/22/22352/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偶遇韩熙载()
赵旭对这韩熙载还真的是感兴趣,因为武将他只知道林仁肇,文官也就是他了,所以对他也是很关注,而且这韩熙载也是相当的传奇的。
他当初跟着南唐的开国皇帝李昪的时候,得罪了李昪居然会弃置在一边,但是他没有气馁,因为他是李璟的人。
保大元年李昪驾崩,太子李璟即位,也正是因为韩熙载是东宫旧僚,所以李璟即位之始,就任命他为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赐绯。
这就是跟对人的好处,要说这员外郎虽然仍是六品的官职,但毕竟是尚书省郎官,在唐五代属于清选之官,升迁的前途较好。
按照在五代时规定,五品以上官员才能穿绯袍,韩熙载是六品的官员,级别不够,也就是说按规定不能服绯。
历史上也是记载李璟觉得这韩熙载是自己的嫡系特意赐绯,这样他就可以与五品官一样穿绯袍了,可是这些还不够,可是自己刚几位礼仪繁多,所以李璟又给韩熙载加了太常博士之职。
这可是一个搞惯了,因为这个官职掌五礼,拟谥号,是国家在礼仪方面的学术权威,可见李璟对韩熙载之器重程度。
而韩熙载也是觉得自己遇到了明君,所以出于报答李璟的缘故,此时的韩熙载无所隐晦,尽展平生之学,凡应当施行的大事,他都以积极的姿态参预其中,大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味道。
韩熙载彻底的得到李璟的信任还是因为对待李璟老爹的事情上,确切的说是李璟老爹的身后事的处理上。
因为按照中国古代礼制,凡皇帝死后,都必须给其拟定一个庙号,这也是一个惯例,而南唐却有点特殊,因为南唐以唐朝皇室的后裔自居,于是有人认为李昪在唐昭宗之后,其庙号应称“宗”。
但是韩熙载与司门郎中萧俨、给事中江文蔚等,均认为李昪乃是中兴之君。应当称为“祖”,于是遂确定李昪庙号为“烈祖”。
在这件事上韩熙载的作为甚得中主李璟的欢欢心,自己的老爹的身后事情,那是何等的重要,其他的人都反对,但是韩熙载却支持自己的,李璟能不重用他吗?
但是韩熙载并不是善于逢迎的人。所以不可能事事都使李璟满意,有时候更加会让李璟对他产生反感。
这事情还要从李璟即位之初改年号说起。因为李璟刚继位便改升元年号为保大。韩熙载认为按照礼制,新帝即位的次年,才可以改元,还说什么“逾年改元,古之制也,事不师古,何以训人?”
但是古代是君无戏言,那样会有损于皇帝的权威,李璟以诏书已颁。不便改动为由,拒绝了韩熙载的建议,甚至对他很反感。
虽然韩熙载此举没有得到李璟的赞同,但由于李璟是一个宽厚的人,并不影响他对韩熙载的信任。
在这个期间,韩熙载对吉凶仪礼不当者十数事,一一进行了纠正。尽到了太常博士的职责。对于韩熙载的这些表现,李璟看在眼里,遂令韩熙载以本官权知制诰,对他委以更重的职责。
按照唐五代时期的制度,置中书舍人六员,以其中一员掌管起草诏敕的工作。称为知制诰;如果以其他官员掌管这项工作,则称兼知制诰,或权知制诰。
韩熙载能任此职,除了表明中主李璟对他的信任外,同时也极大地加重了他的权力。韩熙载所起草的诏诰,文字典雅,有元和之风。甚得舆论的好评。
韩熙载毕竟是书生,一旦得到重用,惟知尽心为国,全然不知如何保护自己。他任知制诰以来,感中主知遇之恩,对于朝中大事,或驳正失礼之处,或指摘批评弊端,章疏连连不断,引起朝中权要的极大忌恨与不满,尤其是宋齐丘、冯延巳的不满,从而使其日后的仕途充满了坎坷与艰辛。
“所以说人有才也要做圆通之才,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也能更好的将自己的才能奉献给国家,这一点韩熙载不是一人懂得进退的人。”
赵旭突然说出来了这么一句话,江正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说这么一句话,韩熙载怎么不懂进退了呢?
他当然是不知道赵旭在心里想着韩熙载的履历,更加不知道他在感叹韩熙载现在的境况,如果他要是知道赵旭的心里的想法,那他一定会明白赵旭说这话的意思了。
“来喝,今天本官高兴,谁也不准走,今天我拿来了当年先主赏赐我的御酒,来多喝点。”
赵旭和江正来到了刚才那个人走出来的房间,两人刚走到房门外面就听到了里面的人就听到了里面的人开始吆喝起来了。
“公子这个声音正是韩熙载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