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太子-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赵匡胤是都虞侯和副指挥使,从三品下的归德将军,现在实职是升了一级,散官也是升了一级。
赵旭原来是副都虞侯,从四品下的宣威将军,现在也是提升了一级,变成了都虞侯,正四品下的壮武将军。
但是更搞笑的还是恩荫一子,赵旭才多大,还没有成亲,这都有恩荫了。
恩荫是给后代的,为了表彰某些官员的功绩,特意留给她后代的恩典,以示恩宠。
赵旭还纳闷呢,我才多大就可以恩荫一子了,我儿子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现在他有点明白了,为什么后世宋朝会出现冗官冗员的现象了,立大功的臣子谁都可以有机会有恩荫的名额。
官员不多才怪呢?朝堂上的官员,心中都是大骇:
“这父子两个真是牛叉上天了,父子两个都是很年轻,但是已经身居高位了额,尤其是赵旭,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居然是都虞侯了,这是多少人梦想的职位。”
“不可否认柴荣是有意的栽培他,但是本身他也是战功赫赫,这次听说收复四州,他自己孤身收复的秦州,其他的三州,他也是起了重大的作用。”
所以说大家虽然诧异他的年龄,但是更多的是羡慕他的战功reads;。
在大家的羡慕中赵氏父子跪谢朝廷的恩典,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柴荣授赵玭为郢州刺史,算是对他举城投降和劝降的奖励。
这个赵玭从此以后历当汝、密、泽三州刺史。后周被替代以后,又入周,被任命为宗正卿。
乾德初年为秦州刺史,未几改为左监门卫大将军,判三司。性狂躁,不能容人。但是忠心不二。
自乾德五年(967年)以来,多次弹劾宰相赵普私下的违背朝廷禁令,私自购买秦,陇的木材建房,受到太祖赵匡胤的嘉奖。
后被前任宰相王溥劾,宋太祖黜其为汝州牙校,,但是仍然子啊以后予以启用。
在赵旭当政的时候,他更是身居要职,一身嫉恶如仇,为官清廉这都是后话。
就连在凤州拼死抵抗,后来被俘投降的王环,也被授予右骁卫将军之职,赵崇溥宁死不降,活活的饿死。
柴荣鉴于赵崇溥的忠义,下令厚葬,追封为太尉。消息传到后蜀孟昶也是追封赵崇溥为太师,其子恩补为国子司业。
柴荣在封赏完有功的臣子之后,接见了,后蜀来求和的使臣,经过一番的磋商,柴荣同意后蜀的求和。
但是后蜀必须同意秦、凤、成、阶四州为大周的领土,两国划定边界,不得骚扰。
同时后蜀承担此次大周出兵的军费,白银二十万两,黄金两万两,粮草十万石。
孟昶也不傻,这么多的东西,你张张口就要奏,你要我就给吗?于是他让使者,继续和周朝廷谈判。
柴荣本来就想趁机敲诈你一笔,况且是你要求和,你还跟我讨价还价。
柴荣在赵旭的提醒下,柴荣命令前线的部队进逼后蜀的境地,王昭远的部队和大周一触即溃。
吓得孟昶立刻接受柴荣的建议,迅速将柴荣所需要的送抵大周,向周称臣。
大周的军队才撤出蜀国境内,但是没有完全的撤离,一直在监视着蜀国的动静,这种情况一直到大宋攻灭后蜀。
此时在赵家的后院,赵弘殷一家子人在一起吃饭闲聊,说是闲聊,他们却是闲聊国家大事。
赵弘殷显得苍老了,许多,年轻时候征战沙场,身上的伤不少,年老之时,就要受苦了。
不过他还是很满意的,儿子,孙子如今都是身居高位,他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皇帝和他们家的关系也是非比寻常,起码他们赵家以后几十年绝对是大周的名家。
每当想到这里,他就笑得跟盛开的菊花似的。这时候他赵匡胤在讨论朝廷下一步的行动,赵旭在旁边一直他听,没有说话。
“我觉得下一步,我大周应该攻去淮南。”听了他爷爷和老爹谈论了半天,赵旭突然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没错说话的正是赵旭,还没有等他们反应过来,赵旭又缓缓的说道;
“当今陛下,圣明无比远胜唐朝灭亡后的其他帝王,可谓是雄才大略,这些年南征北讨,为的就是统一天下,我说的可对?”
赵弘殷父子二人,没有说话,倒也没有反对,赵匡胤却是点了点头。
“统一天下首先解决自身的问题,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大周要首先解决自己的威胁,我大周一直受着南北夹击的威胁。
高平之战大周已经解决了大周北部的安危,秦凤四州也已经收回,然而南方的威胁依然存在。所以必须取得淮南。”赵旭缓缓的说道。
那边赵匡胤和赵匡义似乎在沉思,赵弘殷一手捋须,哈哈哈大笑:
“旭儿能看到这一点,着实不错,当得我赵家儿郎,不过你还是毕竟年龄小,看问题还不透彻……”
赵弘殷身为军人,谋略不是太的特长但是也是有战略眼光的,赵旭说的他也是明白的reads;。
赵旭就知道赵弘殷会这样说:
“爷爷,我还没有说完,刚才那些只是表面上的东西,最重要的我们是要淮南的的粮食。
战争,靠的不仅仅是军队,更多是是粮草,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以看出粮草的重要性。
淮南,是鱼米之乡,余杭人甚至自称余杭百市繁庶,是地上的天宫,可见其富庶非同一般。
先攻去南唐的江北十四州,有了淮南,可以使国库每年增加千万两的收入,国库充盈才有能力一统天下。”
赵旭一口气说完,赵弘殷父子三人已经是目瞪口呆了,这是个十三岁的孩子,这是赵旭,那个以前不学无术的赵旭。
赵匡胤的双眼更是冒着金光,因为这本来就是他的原话,不过被自己这个便宜的儿子给说出来了。
“旭儿,这是谁教你的?”赵匡胤以为是有人在旭儿的背后教他说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军师”。
赵旭早就料到自己的父亲想什么了:“父亲在上,孩儿,最近熟读《史记》和《孙子兵法》,再结合我大周的情况孩儿信口说的,请爷爷父亲不要见怪。”
赵旭很是谦虚的说了一番。
听说是赵旭自己想出来的赵弘殷,更是满面红光:
“当年魏武帝说生子当若孙仲谋,现在看来我孙也是不遑多让,哈哈哈,赵家列祖列宗保佑。”
旁边的杜老太太和贺氏也是为自己的孙子和儿子感到高兴。
这个宴会现场都回荡着赵弘殷的笑声,按时高兴,那是欣喜。
赵匡胤也是用极其欣赏的眼光打量这自己这个儿子,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赵匡胤很是高兴,不仅是为了自己有个出色的儿子,更是为了这个能有机会壮大周国的实力,一蹦老高进宫去见柴荣去了。 。
本书来自 品&书#网 html/22/22352/
第42章 刺杀()
不知道赵匡胤和柴荣说的什么,反正柴荣很是高兴,当晚还招来大臣们商议了一番。
第二天,赵旭没有什么事情,他今天是不用“上班”的,柴荣特意给他们这些将领放了几天的假期。
闲来无事的他,带着刘红庆贺董玄烨,拿着礼物去拜访那个老丈人去了。
在高府的大门口,恰好碰到高怀亮,带着东西正要外出,后面还有一辆马车。
赵旭一看这,急忙向前行礼问好,军中他确实是高怀亮的上司,但是现在是家里。
高怀亮是他的叔叔,晚辈见长辈当然要行礼的。高怀亮看到赵旭打趣道:
“赵旭呀,你是来找我家桂英的吧,她可是生你的气呢?”
“二叔呀,我这不也是没有办法吗,你也知道咱们一起去的西北,才回来这不就来了。”
赵旭有点无奈道。高怀英这个丫头,看着现在十分温柔,有的时候也爱使些小性子。
“对了,二叔你这是去哪里,还大包小包的?”赵旭疑惑的问道。
高怀亮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这不是我现在有时间吗,陪着你二婶回一趟娘家,嘿嘿。”
这时候赵旭也是看到了,高怀亮的妻子,算不上漂亮,但是也是小家碧玉型的。
赵旭不免又要行礼,弄得她有点脸红,他也是比赵旭大不了几岁。她也在偷偷的打量着赵旭。
果然是一个俊朗的少年,这就是桂英侄女的未婚夫,每次自己的丈夫都是对他赞不绝口。
今日得见其人,很年轻呀,但是倒也配得上桂英。
高怀亮和赵旭聊了一会就走了,他还要赶着去见他自己的老丈人呢,哪有时间和赵旭在这里胡扯。
赵旭的到来,高怀德一家人都是十分的高兴,尤其是高怀德的妻子,高桂英的母亲,看着这个未来的闺女婿是越来越满意。( )
但是高桂英却对他爱理不理的,倒是高怀德的儿子,年仅七岁的小高琼,却和赵旭亲热的不得了reads;。
一口一个姐夫,把全家人都给逗乐了,高桂英也是羞得脸通红,狠狠的瞪着自己的小弟。
‘小家伙根本就不买她的帐,依然我行我素,把高桂英气的直跺脚。
高怀德也是看着这个平步青云的未来女婿,满意的点了点头。
经过赵旭的一番甜言蜜语,高桂英总算喜笑颜开了,赵旭却在一旁偷偷的擦汗。
“看来应付女人,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呀。”想着又用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用过饭之后,赵旭带着高桂英在汴京城转了转,就把她给送回家了,此时已经太阳落山了。
赵旭并没有急着回家,他在前世的时候就听说开封的夜市小吃很出名,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尝试,这次一定要好好的尝一尝。
他转身对着身后的两人说道:
“老刘,老董你们吃过这里的小吃吗,味道怎么样?”
大嗓门的董玄烨开口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