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太子-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各自的小队长告诉赵旭这个校长编写的校规,并且要记熟,如有违反,严惩不贷。
至于那些不识字的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教会他们读书认字,对于前来教授他们东西的人称为教员,林林总总的好几十条。
第二天他还准备了一个开学典礼,并且请来皇帝柴荣还有张永德赵匡胤等一众高级将领前来。
并且赵旭写了一份开学典礼的演讲稿,不过上面全部是一些激励话。
但是从柴荣的嘴里念出来,确实能更大化的激励这些士兵们,等到这所谓的开学典礼之后,大家都是干劲十足呀。
你看皇帝都来了,看来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呀。
同时赵旭规定的,没半个月所有的学员进行一次汇报性的比武大赛,按照你们的小队,一对一的进行。
输的一方的小队的队长要学狗叫给赢的一方的小队的队长,同时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还要给赢的这个小队洗臭袜子和内裤。
连续三次输的,打扫茅厕一个月,同时给全体的学员洗一个月的臭袜子。
这个处罚虽然不够狠,但是大老爷们谁也不愿意去洗袜子扫厕所,大家暗暗下决心不能输。
根据赵旭编写的训练课目,每天早上他们五更起床,迅速整理好自己的东西,在校场集合。
然后集体出操,但是并不是禁军日常的训练而是野外跑上十公里,古人的体力还是可以的,十公里没有任何人掉队。
他们很快就完成了十公里,速度堪比马拉松的冠军。
鉴于此,第二天赵旭让每人身上负重三十斤,这下可就有些困难了额,速度慢了好多。
在上午的时候他们进行一些极限的训练,什么翻越障碍,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和意志力。
下午专门的人员教授他们枪法剑法,还有各种的刺杀和侦查的技巧。
晚上还有人教授他们兵法,第一天就把这些人整的苦不堪言了,个个叫苦。
但是没有一个人选择退出,或许会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或许会死为了其他的……
就这样大家撑过了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里面有苦有有甜,大家的关系也会死突飞猛进。
半个月一到,赵旭立刻组织了一次,比武大赛,果然有几个小队输了。
他们的小队长不得不在众多人面前学狗叫,羞得脸通红,他们还要把别人洗半个月的臭袜子和内裤。
下决心下次一定要生出的他们这一次,在训练的过程中,更加的卖命除了完成军校的训练任务。
他们的小队长还自己给自己的队员加了任务量,但是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是在是问够了臭袜子。
就这样大家在训练和比试中,度过了几个月,时间已经到了显德二年,也就是到了公元955年。
这时候的官员还是有年假的,赵旭一直在禁军的地方训练,难得有机会休息。
趁着这个机会他和高桂英在汴京城里逛了一整天,一刻也没有停,赵旭还真是佩服女人的体力。
他这种体力都受不了,但是高桂英却是兴致勃勃,眉飞色舞,就像一个恋爱中的小女孩。
看着她那熟悉的面庞,赵旭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从来没有送过女孩子东西。
在一个地摊上给高桂英买了一支玉簪子,虽然不是很贵重,但是高桂英已经觉得很幸福了。
就这样每天他们两个都会见上一面,或是随便逛逛,或是相对无言的走着。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然而这平淡的日子很快就被打破了…… 。
本书来自 品&书#网 html/22/22352/
第23章 秦州来民风波()
这一阶段赵旭倒是也过得舒服,和高桂英打得火热,平时去殿前司报个到,日子还算可以。
这不他正在指点他的护卫刘红庆正在练习分筋错骨手,刘红庆的轻功不错,可是近战的能力就差了点。
恰好赵旭前世的时候得到了一本孤本的分筋错骨手,可是那无论怎么练习就是不能成功。
他见刘红庆近战能力不强,就想试一试看,没有想到,这家伙一练就会。
这都让赵旭相当的嫉妒,他虽然不能练习,但是他却可以指导刘红庆练习。
拥有华夏几千的武学沉淀,理论是不错的,只见他这边解说着,那边刘红庆飞快的练习着。
只见刘红庆的手不停的扭、缠、绕对着他面前的一个木偶一一的施展,对准木偶上的穴位不停的击打。
认穴之准,就连赵旭也不得不佩服,看来这家户天生是吃这碗饭的人。
大宋立国后,赵旭专门成立了个叫做暗影的组织,专门负责刺探情报和审讯,这个组织的领导人就是刘红庆。
那个时候的他,一手分筋错骨手使的是出神入化,审讯是无往不利,人送外号“阎王刘。”
至于那个黑脸大汉董玄烨,此时也美誉闲着,在赵旭的吩咐下,正在不停的用身体装着大树,锻炼身体的强度。
到后来他的横练十三太保已经到达了顶层,全身刀枪不入,后来成为禁军的殿前指挥使。
这都是后话,暂且不说,正在赵旭在这里训练他们的时候,这边朝廷里可以热闹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从外地来了几个百姓,确切的说是百姓的代表,来到汴京拜见大周皇帝柴荣。
本来这等小民皇帝哪有功夫剑,可是这几个农民的代表不是一般的代表。
这倒不是说他们多么出名,或者是长的多么帅,只是因为他们是别国的农民。
这个别国就是后蜀,后蜀是孟知祥所见建立的国家,都城在成都。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的地方。
说起来这个孟知祥也是个能人,字保胤,今天的河北邢台西南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
孟知祥是原来是晋王李克用的侄女婿,在后唐李存勖哪里很深受重用,历任中门使、马步军都虞候、太原尹、北京留守,后担任西川节度使等职务。
后来李存勖被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替代,李嗣源唐明宗继位后,四川节度使孟知祥产生了据蜀自立的念头。
准备学刘备占据蜀中割蜀称王的念头。他训练兵甲,扩大兵力,增设义胜、定远、骁锐、义宁、飞棹等军,命李仁罕、赵廷隐、张业等亲信分别统率。
对后唐的命令是置之不理,朝廷也是拿他们有办法谁让他手里有钱有人呢,李嗣源也没有办法。
随后孟知祥的做法越来越过分,后来孟知祥想吞并东川。后唐终于兴兵讨伐,可是为孟知祥所打败,后唐大将董璋被杀。
933年,孟知祥吞并东川,占据两川之地,朝廷也没有办法,只有顺水推舟,封他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剑南东西两川节度使。同时进阶为蜀王。
在公元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称帝,改元明德,建立后蜀。但是这家伙命薄只当了六个月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
随后他的第三个儿子孟昶继承皇位,尊孟知祥为高祖,庙号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
就在大周显得元年也就是公元954年的二月,后蜀左匡圣马步都指挥使、保宁节度使安思谦骄横不服从管辖。
越权杀了后蜀大臣张业,自己又作战不力,对孟昶出言不逊,被孟昶下旨警告。
但是安思谦不思悔改,反而越发的骄横,同时他的三个儿子横行霸道,仗势欺人,强抢民女。
弄得是民怨沸腾,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孟昶处死了安思谦和他的三个儿子。
同时雄武节度使韩继勋,知震秦州,但是后蜀在秦州等地的赋税实在是繁重,韩继勋也是横征暴敛,百姓无法忍受。
于是就有部分的秦州民众偷偷的逃跑到汴京,说明秦州百姓的愿望,请求柴荣能收复秦州等中原的故地。
柴荣本来就认为自古以来只有中原才是王朝的正统,大周占据的就是中原的腹地。
随意他自认为自己是天下的正统,假以时日一定要一统天下,这也是他一直的愿望。
后世的人称柴荣为“五代第一明君”,这也是有原因的,他是一个有统一意识的明君。
现在秦州的百姓来到汴京,请求大周收复秦州,这就是代表秦州的百姓也是认为大周是正统。
这让柴荣十分的高兴,下令重赏秦州来民。毕竟天下的人都说太祖郭威是从人家汉隐帝的手里夺来的江山。
这叫名不正言不顺,怎么都叫柴荣心里不舒服,就连郭威临终前都是对此耿耿于怀。
所以后来柴荣才南征北讨,还都是亲自上阵,为的就是向世人证明,他大周才是天命所归。
现在秦州来的民众让他,眼前一亮,这对这位雄心勃勃的帝王来说是个机会。
本来就一下想统一天下,这下更是机会,不过这事情不是他一个人决定的。
但是他已经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决意伐后蜀,取回秦州等地,大大的扩张大周的疆土。
想想这一年来,他已经大力的整顿禁军禁军,裁汰老弱,同时限制节度使的权力,军事实力大涨。
经济上他大力的奖励耕织,减轻赋税,国内实力激增,国库充盈。同时他限制佛教,收回佛教的土地。
对于冥顽不灵的佛教徒予以严惩,这样耕作的人口有了,土地也有了,粮食自然就多了。
同时也接受了佛教大量的财物,足以抵挡国库,几年的收入,军费也有了。
这一年来,柴荣的积极治理下,国泰民安,他的威望也是达到了顶点,这让他十分满意。
此时正是收复,中原故地的最好时候,无论有多么的困难,他都要做到。
所以他召集了众多的大臣,商议收复秦州等地的可行性。
众多的武将当然是想后秦州了,一方面是忠于柴荣,另一方面更是因为这有打仗武将才能有功劳,才能得到利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