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太子-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也不想离开自己经营的老巢节度使一旦离开了自己的根据地,等待他们的就是灭亡,即使现在不收拾你,其实让你离开自己的老巢就已经是个信号了。
李重进现在真的是有些不安了,他不在乎朝廷的命令了,因为他已经准备造反了,不安还是因为缺粮。
最近按照张崇诂的建议,强借了一些商人的钱财,也是购买了一些粮草,但是数量有限,甚至不能维持大军一月的需求,朝廷的粮草要下个月才能到。
正在这个时候有手下报告说是有一些士兵擅自离开了军营在也没有回来过,起初还以为是意外,不过到下午的时候已经有好几百人不在军营内了,就连他们的家眷也不在这里了。
则会还要归功于范质的计谋,扬州的城内的军队虽然归属于淮南军,但是他们在兵部都有备案。
赵旭很快就调出这些士兵的档案,上面连他们的家庭都是记录的清清楚楚,这下子风影和锦衣卫有了用武之地,深入到扬州城劝说他们的家属。
就这样很多的士兵连夜都搬走了,虽然军规很严,但是小名更重要,有些士兵也看出来了李重进根本就不是朝廷的对手,跟着他混就是找死呀。
一天之内就不见了几百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扬州城内本来就没有多少人,照这样的速度,不消几天扬州就无兵可守。
沉思了一会的李重进当天就宣布从现在起扬州城戒严,每个进出城的人都要严格的检查,不准私自出城。
现在扬州的监军是安有规,以前也是个副节度使之类的官员,可惜他在后周建立的时候站错了对,先在扬州挡了一个监军。
虽然和以前的官职相差很大,但是朝廷对他很信任,所以他现在还算尽忠职守。虽无大功,但是也没有大过。
听说李重进现在居然严查城门过往的人,他坐不住了,这扬州是纳税的大城,现在严查来往的人员,这要耽误多少功夫,他立刻准备去见李重进,想去问清缘由。
本来这事情不归他管的,这是扬州知府的职责,但是听说还牵扯到了军队这就有他的事情了reads;。
但是安有规没有想到,他见到李重进还没有说一句话就被李重进给关了起来原因很简单,有人告发安有规。说他指示士兵逃亡的。
原来就在扬州戒严的时候,还有好多的士兵想出城,被抓住,老李一想这样不行,必须采取高压政策。
于是他对这些被逮到的士兵施以严刑,有些人甚至被打的奄奄一息,每个士兵都是遍体鳞伤。这还不算李重进还自作聪明的让他们招出他们想逃跑的同伙。
在李重进的认知内,这些人不可能只是这些一定还有其他的人,所以让他们相互的供出他们想逃跑的同伴,谁说出来就放了谁。
但是确实是没有同伙呀,这是他们自己听到风声决定的,哪里知道还有谁,不过说不出来就要日日受到严刑招呼。
他们怎么能够受到了一些人开始违心的说了谎话,供出了一些他的战友,还有的说出了跟他有矛盾的上司,其中有人说出了监军安有规。
李重进得到这供出来的名单,也是下了一跳,这里的高级军官是不少,幸亏发现的早,他还在暗自庆幸。
面临这如此危机,李重进不得不采取高压恐怖政策,以维护自己的统治!立刻下令对上面的人杀的杀,抓的抓。
李重进甚至将军中数十名与自己关系不好,平时不怎么听自己的的军官全都关押起来,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加以斩杀,一时间扬州城血雨腥风。
当安有规走进大牢,看到陈思诲和翟守珣的时候才知道李重进要造反,因为这里面一个是朝廷的钦差一个是李重进的谋士,再加上他这个朝廷的监军,都被李重进关了起来。
你把朝廷的官员一声不响的关了起来,其中还有一个传旨的钦差,丫的你这不是摆明的要反了,这三个人聚在一起了,他们真可谓是难兄难弟。
聚在一起不免有说了一下现在外面的情况,当听说李重进正在进行大清洗的时候,都是暗骂李重进愚蠢呀,这样谁还会给你卖命? 。
本书来自 品&书#网 html/22/22352/
第121章 口唇茶()
不过安又规,在扬州带这么多年也不是吃干饭的,就在他进来大牢没有多久,就有人来就他们出去了,当然连带着陈思诲和翟守珣也是一并被救了出去。品 书 网w w。 v m)
扬州城现在是全城戒严,根本就出不去,但是把守城门的人有翟守珣以前当李重进首席谋士的时候,提拔过一个小兵,现在他是看守北门的小队长。
面对恩人他也不敢放他们出去,但是他也是知恩不报的人,用吊篮把他们放到了城外,幸亏这看守北门的都是他的生死兄弟。
安友规现在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到汴京城去禀报扬州现在的状况,其实他去见皇帝最为重要的是为了向皇帝当面陈述扬州的布防和粮草存放情况。
等到李重进将城内所有的反抗情绪都镇压下来之后才发现安友规等人已经逃跑了,看守大牢的狱卒全部被打晕了。
气的李重进大骂这些狱卒无能,现在他是更加的害怕了,契丹没有什么消息,就连自己派人送去南唐的人还没有回来,现在安友规一定去了大宋。
大宋的皇帝也一定会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擅自关押大臣,这就是谋反,虽然自己早就想好了谋反,但是还没有准备好。
契丹答应自己的事情还没有办到,南唐还是没有回应,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单纯的冲锋陷阵还行,真是亲扯到用脑子的东西李重进还真是一头猪。
无奈之下之后再次请教谋士张崇诂,这家伙详细的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形势
就建议老李再次向南唐求救,他还对南唐抱有一定的幻想,于是李重进全身心的投入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书信,再次派人送给李璟。不够他的信使刚出扬州城没有多远就被人给接了下来。
汴京城,赵匡胤正在接见安友规,这家伙自从从扬州大牢里逃出来找之后就立刻飞奔京城而来了,至于陈思诲和翟守珣则是被他留在了扬州。
原因是自己觉得带着他们浪费时间,还不如他一个人骑马来的快,不然他到京城的时间还要在晚上几天。
“好好,按爱卿你说的这些十分的及时,不愧是我大宋的忠臣,就凭你这些情报,我大宋就能轻而易举的拿下扬州城。爱卿功不可没。”
原来安友规将扬州城内内兵力分布,还有粮草的囤积的情况直接报告给了赵匡胤,也就是赵匡胤现在已经知道扬州城内的粮草分布图了。这场还没有开始的平叛战争已经胜利了一半。
大喜之下的赵匡胤立刻赏赐给安友规许多自己穿过的衣服,也就是几件旧衣服,可是就怎么奇怪,这是皇帝穿过的,臣子都以能得到皇帝用过的东西为荣,您不知道安友规那个兴奋。
同时也任命他为监军,监前军,并且任命他为滁州刺史,安友规高高兴兴的退下了。
这个时候赵旭走了进来直接将手中的信递给赵匡胤,赵匡胤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是还是缓缓的展开了,只见上面写着:
周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奉书南唐主麾下:重进系周室之懿亲,藩镇之旧臣,世受先帝深恩,不忍背负,今将举兵入汴。
乞求大王援助一旅之师,联合齐进,声罪致讨,若侥幸成功,重进定当拱手听命,还爵于朝廷,少效臣节于万一,宁敢穷兵黩武为哉?惟大王垂谅焉!
啪!
赵匡胤的手重重的拍在了身前的御案上,看来气的不轻:
“这个李重进前番给南唐写信勾结的事情,这一次还敢再次向唐国求救,更大胆的是他还扣押朝廷的钦差,这次朕一定不会再放过他,以你,朕答应过这次你全权负责,你想怎么办?”
本来赵匡胤是想自己御驾亲征的,但是在不久前他答应了赵旭这个李重进要交给他处置,所以赵匡胤有心去,也不会和他儿子争。
“嘿嘿,我没有什么打算,这次只要调动我禁军的一万禁军就可以了,其他的人就不用了。”赵旭想都没有想的说出来了。
赵匡胤眉头一皱,心里暗暗的想到:
“这李重进以前和自己共同在柴荣的帐下效力,虽然他本人没有什么头脑,但是他也不失为一员虎将,现在扬州城内的兵力也不少,只带一万士兵……”
“只带一万士兵似乎有不妥吧,这样让石守信和慕容延钊也去吧,这样的话朕也更放心,你看怎么样?”
“不行,绝对不行。”赵旭一听赵匡胤还要石守信和慕容延钊去,立刻就跳了起来。
开玩笑,还能让他们这批开国将领立大功吗,他们已经身负开国的大功,又手握重权,本身就已经是新的贵族了,不能再让他们有战功了。
当日的赵匡胤不就是这样吗,慢慢的在军中积累了威望,后来振臂一呼将大周的天下改成了赵姓。
“为什么不能,他们都是是百战之将,比你的实战经验还要多,怎么就不能让他们领兵去呢,旭儿你在想什么?”赵匡胤有些不解。
不过赵旭并没有多解释只说了一句话:
“当年您不也是百战之将,您不也是对大周忠心耿耿的吗?”
赵匡胤听到这句话后也是没有说什么,同意了赵旭只带一万人去扬州,将领任他挑选他也不过问了。
在赵旭离开后,赵匡胤也陷入了沉思,以前他没有想这么多,现在经过儿子这么一提他觉得自己是该做些什么了。
这些开国将领都是手握着兵权,他们也许没有造反的心思,但是他们的部下未必没有这样的心思,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赵旭骑着他那个不知名的坐骑向城内一座府邸走去,许久不见这个小东西长大了不少,也没有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