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舌尖上的大宋-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嘴巴一张一合的看样子是想说什么话,兴许是天霸弟弟掐着他胸前的衣领,又把他举在半空中许久的缘故,老头气息不通顺,一个字也没有说出来。
杨怀仁见他跟从水里捞出来的金鱼似的样子十分好笑,这才拍拍天霸弟弟的胳膊,示意他放下州官姥爷来。
老州官双脚着了地,这才连咳了几声,大口喘了几口气,待平复了气息,才躬身叉手对杨怀仁施了一礼,缓缓地说道:“下官齐州知州谢长礼参加侯爷,不知侯爷回乡,这才多有得罪,还望侯爷大人大量,不要见怪。”
杨怀仁以前在王公贵戚多如牛毛的东京城里,有个侯爷的名头还真没觉得有多大气势,可在地方州县里,能有个爵位的人那就相当有面子了。
何况官大一级压死人,他这个从三品的开国县侯,可是足足比他从五品的齐州知州从品秩上就高了四级。
谢长礼六十有五,说起来入仕为官,其实也不过二十来年光景。
他原是出身齐州的一户小户人家,连考了数年科举,才在三十五六岁的时候金榜高中,可是苦于出身寒微,朝中无人,在吏部备存了六七年之后,才幸运的出任了一个下县的县丞之职。
他本人实际上并无多大本事,想要在值守上创立个什么功绩,那是不太可能了,不过他这人隐忍了许多年,也算是深谙为官之道。
当县丞期间,便本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中庸之道,每逢三年一度的吏部大考,他都能获得中评的评价。
加上他善于巴结上官,精于钻营,反而在众多基层官员之中,获得了上官的青睐。
这事也十分合情合理,当一个上官,不会最喜欢那种政绩斐然,对自己的官职会造成威胁的能人,也不会喜欢经常惹是生非给他添乱的下属,反而像谢长礼这种庸庸碌碌的,会更讨人喜欢。
就这样,谢老儿累年的经营之下,到了六十岁花甲之年的时候,终于熬成了一州之尊。
在宋朝当官,俸禄和待遇是相当高的,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且没有法定的退休年龄这一说。
按照惯例,一个官员,只要不是得了重大疾病无法履行职责,哪怕干到七老八十也是正常的,干到无疾而终的官员也不在少数。
谢老儿这个年纪,已经不可能在官位上更进一步了,他只求能安安稳稳的在齐州知州的位置上能多拿几年俸禄好养老。
他的官员生涯虽然从未得到过上评,却也没有过差评,一直都是不上不下,却也保了他官位的稳定。
对于地方官员的考评,税务和治安是最重要的两项,税务他从未出过差错,而治安这一项,他在任这几年,齐州城里也从未发生过影响巨大的大案。
像这种杀人的命案,本就鲜见,一般遇上这种案子,他自知凭他自己的本事是不可能查个水落石出的,不如就索性逮住一个嫌疑比较大的人就扣死了罪名,然后上报刑部等待官家勾决。
从他以往的经历来看,这么做并没有什么不妥,那些被勾决砍了头的人,大都是市井里名声本就不怎么好的泼皮无赖,加上一些还说得过去的所谓人证物证,也没有什么大的错漏。
所以这次柯小川杀人一案,他也准备照例审理断案。可现如今忽然蹦出一个从东京城返乡的侯爷出来干涉,他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这侯爷虽然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人家是东京城里来的,怎么都会结交一些朝廷里的达官贵人,不是他一个小小知州可以得罪的;
但是任凭他无故干涉,案子若是不能尽快侦破,那么他多年以来的好名声就毁了,吏部那边会认为他无能,说不定就会让他告老还乡,他安逸养老的如意算盘就会落空。
仔细权衡之后,谢老儿觉得兴许是这个侯爷一时兴起才多管闲事,加上他大闹公堂本就与法不合,道理还是站在他这一边的,于是他壮起胆子说道:
“下官斗胆问一句,不知侯爷今日大闹齐州衙门公堂是为何故?本官审查案情,据理断案,有凭有据,就算阁下贵为侯爷,也无权干涉本官履行职责吧?
下官还是奉劝侯爷一句,事不关己,就不要多管闲事,否则本官定会把今日之事上奏朝廷,请官家为下官做主。”
哎吆我去,你个糊涂虫还刚正不阿了是不?杨怀仁心道,哥们这侯爷好不容易装个逼威风一回,要是被这个老昏官给吓倒了,以后还在齐州城里混不混了?
既然侯爷这名头都唬不住你,那么就别怪小爷我忽悠功力全开了,无关人等速速退后,小爷要开启全力忽悠模式了,伤及无辜小爷概不负责!
杨怀仁把自己的官引塞了回去,又从腰间择出那面内卫的腰牌来戳到谢老儿鼻尖上,一脸严肃的说道:“本侯特奉太皇太后殿下懿旨,暗中巡检河东诸州诸县,凡查实贪污受贿者,冤假错案者,可以‘便宜行事’,先斩后奏!”
第243章:怀仁升堂(今日五更,任务完成!)()
杨怀仁这话一说,确实能惊骇得住人。他自然知道高太后给他的这个所谓的“便宜行事”之权,其实仅限于查找九天玄铁的事务。
不过他在这里拿出来说他是奉旨巡检京东各州,纯粹就是屁股上绑个老虎尾巴唬人。
不过他也不怕别人说什么,这年头,像谢长礼这样的地方官员,总不可能打个电话去给高太后确认一下,别说没有电话这东西,就算有,他这级别也不够格。
反正连官家和高太后这样的人他都忽悠过了,杨怀仁觉得他的忽悠名单里多出一个齐州知州来,算是抬举他了,毕竟跟前边两位大咖比起来,谢长礼根本就不算是个事。
谢长礼听了这话,是不敢有什么怀疑的,杨怀仁说的铿锵有力,手里还举着个玉牌子,他连看都不敢看,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上。
“下官该死,不知上使驾临,言语多有无礼,还望上使见谅。”
在谢长礼心里,冒充钦差这种事,是不可能也不会有人做的,谁也不会嫌自己命长。何况面前这一位,确实是位三品的开国侯爷。
谢老儿作为一州至尊,见了一个年轻人都服服帖帖跪拜了下去,齐州衙门里的衙役捕快们也不是傻子,肯定猜到了这年轻书生不是一般人了,也赶忙跪拜下去,连呼“小底无知,冲撞天使大人,还望恕罪。”
杨怀仁想起当初在开封府忽悠推官救出宗泽那一幕来,眼下的事情更夸张。
围观的百姓们见衙门里从知州大人到衙役捕快都跪了下去,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寻思着这个陌生的书生怎么大闹了公堂,还派人打了一众衙役,怎么他们不但不怪罪,还都给跪了呢?
人群里一个游走于附近个州县做些行商买卖的商人稍微见过些世面,大概猜到了杨怀仁的身份,忽然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了一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出京暗访的钦差?”
旁边听了这话的人也反应过来,这些百姓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忽然发现齐州城里来了一位微服私访的钦差,何曾见过这等大人物?于是不由自主的也跪拜了下去。
柯小川无力的伏在地上喘着粗气,抬眼看到杨怀仁的时候也吃了一惊,他怎么也想不到前几日在梁山泊大野坡自己打劫的这一位断了胳膊的书生,竟然是位朝廷的钦差,而且今天,他竟然不记前嫌,成了他的救命恩人。
柯小川的姐姐转醒过来,感到后脊梁上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可她现在顾不得自己身体的伤痛了,听见百姓们议论说眼前这个书生是个钦差,似乎看到了拯救他弟弟性命的稻草,忙扑倒在杨怀仁脚下,哭泣着求钦差大人给他弟弟伸冤。
杨怀仁没想到侯爷的身份不好使,自己忽悠的话语反而起了这么大的作用。
转念想起《水浒》里黑旋风李逵被派去泰安城协助燕青打擂,完事为了逃避官府缉拿,兀自跑去寿张县抢了县衙自己升衙问案的趣事。
他心道,李逵那粗汉都能充个县官审理案件,没有理由我杨怀仁这么一个文化人不能升堂问案啊。
于是杨怀仁也来了过一回官瘾问一回案的小冲动。
他把柯小川的姐姐虚扶起来,然后清了清喉咙,朗声对百姓们说道:“本使奉旨巡检京东各地,路过齐州顺便回家探亲,不料想遇到了这么一件案子。
谢长礼谢知州断案有误,本使今日便亲自升堂查问此案,诸位相亲请起吧。”
说罢拨开跪在他面前的谢老儿,准备走上堂去。那几个躺在地上的衙役这时还没有起来,却挤着眼睛露出点眼珠来偷看堂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杨怀仁看在眼里,朝他腿上踹了一脚骂道:“别他姥姥的装死了,你眯着眼睛用旁光瞅了半天了,该起来站班了。”
躺在地上的衙役见被人家戳破了自己的死尸戏,估计也心情是万分激动,或许想着,原来哥们不仅仅是个“死”跑龙套的,还有台词呢?
看来这位钦差大人真是慧眼识珠,哥们将来一定攀上演艺生涯的新高峰,绝不辜负钦差大人的一番栽培。
众衙役于是又重新整理了衣衫,站成两列分列在大堂左右两侧,手中水火棍胸前斜立摆好,就等着钦差大人升堂。
杨怀仁十分新鲜,自己走到了大堂暖阁之上,做到了那把太师椅上,挪了几下屁股,坐舒服了才抓起面前几案上的惊堂木来仔细瞅个究竟。
天霸弟弟更是开心的不行,以前是个吃不饱饭的叫花子,如今跟着杨怀仁不但能吃饱饭了,今天动手打了官差,竟然啥事没有,乐得他也跟在杨怀仁后边走上了暖阁,看看旁边还有一把给师爷坐的位置,便坐了下去。
杨怀仁一抬腿,才想起来那个小胡子师爷还在几案下边藏着,他使劲踢了他一脚骂道:“你他姥姥的属乌龟的吗?赶紧给老子出来!”
小胡子师爷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