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舌尖上的大宋-第1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是在章惇内心里,一直就怀疑他说的皇子的真实性,早已经断定了他是以皇子为借口,试图带兵入城来以突然起事谋反。
这两者的区别是很大的,杨怀仁要做出的应对也截然不同。
如果是前者,杨怀仁可以当章惇只是被吓坏了,而章惇内心里,也是为了官家和朝廷的安危着想。
这样的话,杨怀仁还是不想对章惇动手的,章惇毕竟一直以来在朝廷里地位尊崇,而且他的追随着甚众,如果要除掉章惇,似乎也对朝堂上的稳定十分不利。
而且章惇也算是非常有才华的,不论治国的经验和理念,将来也是可以用得上的。
可如果是后者,那就不能留着他了。对杨怀仁来说,如果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看不上他,候着把他当做一个威胁,他是完全可以不在意的。
但这个人是章惇的话,那就不一样了,章惇这样的人如果和他成为对手,对他将来的计划,甚至是人身安全都非常不利。
万一章惇用个什么计策陷他于不义,或者搞得他们父子不和,那就麻烦大了。
所以杨怀仁为了自己也好,大壮也好,还是他的家人兄弟,以及整个原武德军的将士们,都必须除掉任何对他们形成威胁的人。
章惇开口喊他为贼,已经很说明问题了,杨怀仁内心里也绝容不下章惇的存在。
这天底下有才华,有治国本事的人多了去了,不一定非用你章惇不可,但留着你必将成为心腹大患,那杨怀仁便没有了任何留着一个强劲的敌人活在世上的道理。
眼下自然还不好下手,而且粗暴的武力,似乎也不能完美的不留后患的除掉章惇,杨怀仁可以让他多活些日子,好好谋划一下如何去做。
不过当下,杨怀仁也不可能对章惇对他恶言相向一点儿不在乎,如果就这么忍了,那他也不就不是杨怀仁了。
按照军律,左卫大将军可以策马入宫,虽然范围仅限宫门到大庆殿之间的一段距离,可这也足够了。
杨怀仁昂首挺胸,策马向前,行至章惇面前,居高临下、声音洪亮道,“章相公,本帅奉旨护送皇子进宫,动用多少兵马那也是陛下在旨意里特许了的。
你如此大惊小怪狂言叫嚣,是对陛下的旨意有怀疑?”
章惇大惊,本以为他质问杨怀仁,杨怀仁会赶紧下马上前和和气气跟他解释一番,却不料杨怀仁不仅不下马,而且雄赳赳地走到他面前,还大声质问了回来。
章惇气得胸中郁结,又指着宫门外的兵马质问道,“你好大的胆子,仗着陛下对你的轻信,便带凶兵入城,还包围宫门,还敢说你不是起兵造反?”
杨怀仁“哼”了一声,并没有正面回答章惇,接着他脸色一沉,忽然拔出腰间令剑,直接架在了章惇的脖子上。
“章惇老贼,本帅奉旨护送皇子进宫,你可是在此预谋行刺皇子殿下的?!”
章惇没想到杨怀仁竟如此大胆,不光拿剑指着他的脖颈,还出言污蔑他意欲刺杀皇子,一时间里胸中气愤难平,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他气得吹胡子瞪眼,大声呵斥道,“杨怀仁,你这是污蔑老夫!”
杨怀仁收回了剑锋,接着嗤笑一声,“老头子,就行你污蔑本帅,就不许本帅跟你开个玩笑了?
你倒是霸道的很,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说的原来是你老头子啊?哈哈……”
杨怀仁突如其来的变化让章惇彻底糊涂了,可从杨怀仁这样的反应里,倒是让他排除了杨怀仁谋反的可能。
其实章惇也不是一点儿没有怕过,如果让他说中了杨怀仁意图谋反,恐怕刚才的剑锋,已经刺入他的喉咙,他现在已经是个死人了。
很快,苏公公引着车驾进入了宫门洞内,很快便驶入了宫城,而杨怀仁带来护送皇子的将士,也并没有跨过宫城外的护城河一步,而是在外列队等候。
苏公公刚才远远地便看到了杨怀仁和章惇之间发生的事情,虽然听不见他们说了什么,可他这么精明的人,也看明白两人已经是水火不容了。
只是苏公公不动声色,装作刚才什么都没发生一般,笑眯眯地对章惇道,“可是陛下命章相公前来迎接皇子殿下的?”
杨怀仁在一旁面带微笑不做声,章惇也不好和他纠缠下去,他瞅了一眼车驾,也看不见里边坐了什么人,轻声对苏公公答道,“正是。敢问苏公公,皇子殿下便在车厢之中?”
苏公公点头道,“是的,陛下眼下应该等的很急了,咱家先带皇子赶紧过去面圣,请章相公和杨大帅赶紧赶上来。”
说罢也不理章惇表情疑惑,便追上了车驾而去。
杨怀仁也知道这几天经历了那么多事,加上他刚才和章惇这么一闹,他们两个人也再无和平共处的可能了。
不过他还是装模作样的做了个请的手势,“张相公,请!”
章惇没正眼瞧他,“哼”了一声,独自扬长而去……
第1795章:大壮进宫(上)()
并不算大的紫宸殿偏殿里站满了人,一个小内侍急匆匆冲进来报道,“皇子来了,皇子来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偏殿门外,本来斜躺着休息的赵煦也立即爬了起来,可惜他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这一下因为太激动又起的太快,起身之后便感觉有些头晕目眩。
他身旁侍奉的小太监见官家起的急了身子有些晃荡,便立即上前扶着赵煦又坐了下来。
苏公公弓着身子半请半推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走进偏殿,众人看见这个孩子的第一眼,反应却各不相同,有人面露喜色,有人则脸色阴沉。
大壮和赵煦生得最少有八分像,如果只看眉眼,那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向太后这时已经心中有数,虽然心中有些失望,可理智告诉她,这样也好,孩子还小,她或许会像当年高太后一样被请到朝堂垂帘听政,这对她的地位来说,同样是只增不减的。
向太后再看大壮的时候,便露出了慈祥的微笑。
赵煦对他自己是了解的,看见了孩子的第一眼感觉,就好像看见了年少时的自己一样。
在他心里,只是这一眼,便已经确定了这个孩子便是他和孟皇后当年生下的孩子了,这一点绝不会有假。
眼下已经是妙静仙师的孟皇后隔着轻纱,虽然实现有些朦胧,可看见孩子的那一刻,她还是确定了孩子的身份,然后不自觉地便双眼婆娑了。
这是她时隔近八年后再一次看到自己的儿子,或许没有太看清楚孩子的模样,但那种母亲的感觉是真切的,她的浑身都止不住的微微颤抖起来。
她曾经想过,或许她这辈子都不可能再看到自己的孩子了,所以无数个寂静的深夜里,她幻想着孩子的模样,也幻想再一次把孩子拥入怀中。
可她是矛盾的,孩子在杨怀仁的抚养之下才能健康成长,最重要的还是孩子远离权力争斗的漩涡,才是最安全的。
她不希望孩子能站出来做皇帝,这些对她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还是孩子能平平安安的长大,哪怕只是做个普通的百姓,能平和的渡过一生的时光,其实也挺好。
当杨怀仁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貌似平静,可心中早已经波涛汹涌,那时候她便知道她这本子还能有机会见到孩子,内心里是有一些欣慰的。
可一想到自己的儿子必然也将从平静的生活里走出来,走进新的纷乱的人生,也为孩子感到担忧。
但她又能决定什么呢?她没有选择,只能接受。
众臣脸上也是表情不一,赵煦无意间瞥见他们的神情时,还有些看热闹的心态。
紧接着走进来的,便是章惇和杨怀仁了。
章惇的表情有些严肃,说不出是喜是悲,杨怀仁表情淡然,不过能看出来他比较轻松。
其实杨怀仁心里也是有些悲伤的,从他走进宫城的那一刻起,这种淡淡的忧伤就萦绕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可他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了,只能继续走下去,他尽量让自己轻松一些,也是为了孩子。
朱太后竟叫出声来,“孩子,过来让祖母仔细瞧一瞧。”
苏公公本来是想把孩子推到赵煦面前,先让赵煦看个仔细的,不过朱太后开口了,赵煦也不好驳了生母的脸面,便给苏公公使了个眼色,苏公公也转身带着孩子走到朱太后面前。
朱太后虽然比较蠢,可作为一个祖母和母亲,对一个孩子还是很有爱心的,而且从他看到孩子的第一眼,便仿佛看到了年少时的儿子一般。
大壮似乎有些紧张,这也是难为他了,第一次进宫,加上一路走来到进宫的场面又那么宏大,他难免有些无所适从。
偏殿里的人对他来说又都是陌生人,特别是有几个人脸色不太好看,这更让他感觉有点害怕。
若不是杨怀仁在他身后也走进了偏殿,怕是大壮紧张得要哭出来了。
杨怀仁在场,对他来说便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了,他为了不丢了父亲的颜面,也为了祖母和几位母亲的颜面,他强忍着不让眼眶里已经在打转的眼泪流出来。
他紧握着一双小拳头,让自己尽量镇定下来,只是一群陌生人给他的压迫感还是太大了,他紧张得有点说不出话来。
朱太后伸手去触摸他的小脸蛋儿,大壮竟不自觉地躲开并后退了一步。
朱太后有些尴尬,不过她倒是也理解,毕竟面前是一个还不到八岁的孩子。
即便她是孩子的亲祖母,可孩子从小到大都没在宫中生活,他们这还是第一次见面,又是这样的场面之下相见,孩子对她有些眼生,也不能去怪他。
朱太后笑了笑,“孩子,你不用紧张,我是你的亲祖母。”
大壮这才抬眼去看朱太后,不自觉地就会拿杨母这个从小带他长大的祖母和面前的这个祖母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