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舌尖上的大宋-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氖拢羌父稣悦换胺床担馐戮驼饷疵幌挛牧恕!�
哎呀我去,我的个小心脏啊,杨怀仁心道,游师雄啊游师雄,你真是我亲大爷,说话能不大喘气不,既然没事你说出来吓唬我干毛啊。
不过这件事还是提醒了他,以后自家庄子里的事情,还是低调点好,起码事先跟赵頵通个气,有他这个王爷给他大侄子和老娘先吹上点风,他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怕哪天蹦出来个咸吃萝卜淡操心的王八蛋又去打小报告。
还有一点,自己菊花内卫的秘密身份,或许也帮了他大忙,将来要跟叶公公多来往来往,说不定糊弄几个有武功的内卫跟班过来,查一查到底是哪个龟孙整天在背后嘀咕他,这个账不跟这个小心眼的家伙算清楚,白瞎了内卫的招牌。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对于杨怀仁来说,这次去庄子上,不光是要韬光养晦躲避一时的风头,还要为将来的发展大计做准备。
食材基地如果真的按他设想的那样建设起来,将来他随园可以提供更多新颖的食物,还有反季的蔬菜,随园的招牌就会更加闪亮。
同时,这也是他力所能及范围之内,可以享受的最好的新婚蜜月旅行了。
第157章:回庄()
杨怀仁一踏出城门,心情莫名其妙的就好了起来,感觉呼吸都顺畅了许多。
何之韵陪着婆婆和李妈妈坐了一辆马车,而另一辆马车里关着臭蛋和毛球,杨怀仁亲自骑了马,走在队伍的最前边。
一路上说说笑笑,走了一个时辰,就能远远的望见自家的庄子了。夏初种下的粟米正在抽穗,看样子天好的话,用不了两个月就能丰收。
最外围的那一片土坯垒的破旧屋子都不见了,已经从新打好了地基,农户们正准备用黏土烧制的青砖盖新的房子,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忙活得热火朝天。
游师雄拍马紧赶了几步,追上了走在前边的杨怀仁,小声问道:“没看出来你小子挺大方啊,刚买了庄子就给庄户们盖新房子,你就不怕又有人参你一本?”
杨怀仁笑笑说道:“我怕什么?地是我的,盖了新房子也是我的,有没说白白送人,我乐意让谁住就让谁住,这个也有罪了不成?”
“好像确实没什么理由说你有罪,”游师雄抽了抽鼻子,“那老夫也跟你讨要一套小院,以后回京就住在你家庄子里了。”
“啥?”
没等杨怀仁反应过来,游师雄一巴掌拍在杨怀仁座下那匹黄骠马的屁股上,那匹马受了惊,嘶叫了一声便窜了出去。
杨怀仁骑马的技术还不熟练,急忙拉紧了马绳,生怕从马上跌落下来。
刚让那匹马平静下来不再疾奔,却听到身后游师雄大声笑道:“老夫只是暂住,暂住,房子还是你的,哈哈……”
杨怀仁真拿这个老头没办法,都说人越老就越像孩子,游师雄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进了庄子,所有在路上的庄户们见是庄主回庄子了,都给队伍让开道路,恭敬的站在路边给庄主施礼问好,感谢庄主的恩德。
杨怀仁挥手致意,看着这些朴素的不能再朴素的一帮庄户人,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美好生活期盼的笑容,杨怀仁也觉得非常安慰和骄傲。
庄子里管事的老李头和现在负责管作坊的小花和闹腾,早已经在大宅门口迎接,见过了老夫人,安顿下一行人和银车,第一时间就是来给杨怀仁汇报工作。
杨怀仁从他们口中得知,蔬菜大棚已经按照他的办法建了起来,因为现在天气刚变冷,还不能证明杨怀仁用油宣纸充作隔热膜的办法可不可靠,但目前来看,那几样新颖的蔬菜长势还算不错,并没有水土不服。
豆腐坊在小花和闹腾的努力下,已经逐渐扩大了规模,现在一天的产量,已经达到了每天五千斤,除了供应随园和那十三家连锁酒店的需求,也已经准备向其他酒楼售卖,只是等着杨怀仁制定价格。
而最赚钱的,还是要属蒸酒作坊,一天一千坛的产量,还是远远供不应求,已经有不少外地的商贾请求随园春的贩售权,花闹两个不敢答应,这个也等着杨怀仁点头。
杨怀仁觉得有点乱,销售方面,他可以拿个大主意,制定个大目标或者大方向,但是真正要他亲力亲为去做,一是他没有这方面经验,二是他也没有那么多精力。
好在眼下不同以往,他也不缺帮手。原来何之韵手底下山寨的那帮人,现在吃得好住得好,让他们在作坊里卖力干活,绝对不用督促。
而南阳郡王府里赎回来的那些仆子们,其中就有不少熟悉经营的人才,像会算账的老周,懂经营的老钱,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都是这方面的好手。
只是以前杨怀仁没发话,他们不敢自作主张,现在有了杨怀仁的首肯,他们就可以放开手脚去大展拳脚了。
他们从仆子摇身一变成了管家、账房和管事,都有赖杨怀仁对他们的信任,加上他们本就觉得他们是何之韵的家奴,做起事情来也绝对的认真卖力。
杨怀仁之用把原则性的东西一说,其他就完全放手交给他们去干,话说的也简单明白,“干得好了有赏,干得不好就换人。”
无论是作坊、蔬菜大棚、牲畜的养殖还是庄子里粮食的生产,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同样的,产业扩大了之后,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管理。
新的制度要开始建立起来了,整个农庄,就像是个企业,企业的老板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管理的人才和制度,去维持整个生产经营过程。
人才方面目前还应付的过来,说起来都是自己人,看样子外来人也一时半会儿融入不进来,要做的就是对这些管事们进行经营理念的灌输和培养。
制度方面,就需要好好琢磨了,怎么样通过赏罚分明的制度,去激发基层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是农场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有了上次私自免了庄户们地租的教训,杨怀仁在制定新的制度上,不敢再头脑一热,就轻率的自个拿主意。
他准备把所有管事,作坊工匠和农户的代表聚在一起,共同商讨出一套符合实际情况,又能施之有效的办法出来。
管事们以前都是听了主家命令,让他们怎么干就怎么干,如今杨怀仁向他们提出咨询,他们不但受宠若惊,更感到主家人虽然年纪不大,却十分开明。
如果按照以前早习惯了的办法,庄户们赋税和田租照常缴纳,一年到头来农户们种地的所得,只能留存下一半,还是那个能温饱,但也没有闲钱改善生活的境地。
虽然有的庄户家里劳动力多,除了种地,还能通过给杨家打工,或种菜或在作坊里做活,都有额外的收入,但是有一些农户家里劳动力少,就没有这一块收入了。
杨怀仁想出了一个类似于后世公积金的办法,除了种地的收入,给杨家打工的人家,从工钱里提留一成的工钱,放到公积金里,再拿这个公积金里的钱,补助家庭困难的人家。
这样一来,看上去是农户之间的互助,实际上提留的公积金能有多少?杨怀仁可以把自己的钱放到这个公积金里,就算有人要查他,说他“犒天子民”,他也有了做做假账糊弄过去的可能。
杨怀仁这个便宜冤大头做的心安理得,庄户们得了实惠,自然不会出去乱说什么。
第158章:压缩饼干()
忙活到中午,杨怀仁也不单独开小灶,而是跟作坊里午休的工人们
看了他们的伙食,杨怀仁就生气了,不敢对老李头这位老人家火,逮着花闹两个臭骂了一顿。
“咱家是干什么买卖的?我一个开饭馆的,自家庄子里的人就吃这些东西?”
花闹两个很无辜,但是面对气得冒烟的杨怀仁,也不敢反驳,一言不的低着头挨骂。
见家主来了真火气,老周和老钱两个年纪大点就出来认错,说是宅子里做饭的都是原来南阳郡王府的帮厨,原来就是干点洗菜的活计,抓他们来做饭,确实味道上不好吃,跟花闹两个并没有多大关系。
这时候,不论杨怀仁带回来的人,还是原来庄子里的庄户,第一见家主脾气,也吓得不敢言语,愣愣的坐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老李头资格老,只有他敢站出来给花闹两个解围。
“东家,其实这就吃的不错了。
俺们庄户人家,不比城里人一日三餐,原先一天就吃两顿饭。
太阳出来了,早早的起来下地干活,吃一顿干的,太阳落山了,下了工回家就喝顿稀的,天一擦黑就上炕睡觉,也就不觉得饿了。
自从您买下了庄子,开了作坊,作坊里干活的庄户们才能多吃上一顿晌饭,您爱惜自家庄户,俺们都知道,打心底里感激您。
您看看这锅里的饭食,俺们自己家哪有这么好的大米吃,还有两个鲜菜,时不时的还有肥猪肉吃,这就比我们过年吃的还好了。
您不知道,那些没有进作坊干活的庄户,可羡慕着哩。”
杨怀仁眼睛里不知道怎么就湿了,胸膛里边难受。老李头的话确实是实话,但是他听到耳朵里就是不舒服。
大宋很富裕,很繁华,但是这种富裕是相对的,最基层的农民和百姓们,生活还是很困苦,能吃饱饭,就是他们最大的追求了。
东京城里的繁华,容易让人忘记了这一点。就像再璀璨的烟火,也不能点亮所有的黑夜。
食物的生产者,却挣扎在温饱线上,这是不合理的。国富却没有民富,这才是大宋最大的问题所在。
当朝堂上那帮大佬们还在争论用新法或者旧法治天下的时候,当高高在上的太皇太后和皇帝想着怎么掌握最高权力的时候,他们忘记了一个国家的根基——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
可笑的是杨怀仁即便想对农户们好一点,也成了难题,弄不好又要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