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演业-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儒被交到审判庭,结果出来,杨锡并未干涉。
李儒以怂恿轲比能骚扰大鲜卑郡边境,造成大鲜卑郡县民生命、财产收损失之罪,被判处绞刑,于五月底在大鲜卑城城郊被行刑。
李儒行刑,杨锡亲自到场。
“李儒,你智近乎妖,可惜却不走正道,今日一死,怕不会留下太好名声。”
李儒道:“成王败寇而已,其实名声之事,任何人百年之后,又有何用?就象你杨锡,虽此时风光一时无两,他日故去,亦不是一推黄土?”
杨锡点头表示认可。
“你说的也对,你之一生,也算是轰轰烈烈,掷地有声了,行吧,其实你我本无仇怨,我就过来看看,看看你这位鼎鼎大名的毒士。来此一遭,不跟你说上几句话,我觉得有些可惜了。”
说完,杨锡头也不回,留下一个莫名其妙等着行刑的李儒。
……
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帕米尔高原、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被称为西域。
西域从汉武帝刘彻时起属于汉朝,分三十六国,婼羌、楼兰(鄯善)、且末、小宛、精绝等。三十六国中,一部分是游牧部落,小部分是城郭之国。
就算是城郭,也是土城,看上去估计也就跟游戏传奇里面的盟重差不多,还比不上比奇城。
西汉时,三十六国人口超三十万,也算是一股大势力,东汉末,因为朝廷监管之力减弱,于阗、焉耆、疏勒三国崛起,称西域三大强国,三十六国总人口达五十万,两个汉中尚且不及。
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设西域都护府,名为乌垒城,在轮台国内,是当时汉朝管理西域三十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当时西域都护由皇帝亲自任命,三年一替,从未间断。
当时轮台国是个城郭之国,都护府直接对其统辖,轮台王曾多次受皇帝亲召幸朝。
汉朝另设置戍已校尉、戍部候等行政、军事、机构,对当地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封以王、侯、将、相、大夫、都尉等官职,他们均受西域都护府的管辖。
汉末,废西域都护府,设西域长史府,名义上收凉州刺史节制,治柳中城,职能更为齐全。
建安十三年年底,也就是杨锡击杀轲比能的七个月以前,马超率军西出玉门关,打破了西域宁静。
马超依庞德之见,进入西域后并不停留,一路往西,杀至西域都护府,占据其地,命各国前来朝拜,尊自己为西域王。
各国前来朝拜,还需有一个条件,必须送上精壮人口以为王庭守卫,少者千余人,多者三千人。
西域诸国哪里肯从,纷纷拒绝。
这却正在庞德算计之内,马超并无征讨他国理由,既然诸国拒绝西域王征召,那马超便找到了一个牵强的借口,从此马超开始了统一西域之路。
(本章完)
第344章 不平等条约()
建安十三年冬,马超领军击破楼兰。
楼兰人口极少,只有不足两千户,总人口不足一万五。
马超以柳中城为王庭,自称西域王,战后剩下楼兰战士两千人,取半数并入西域王府。
至建安十四年五月,马超越发壮大,以柳中城为中心,西域北部诸国皆诚服,兵马至三万人。
马超兼领西域王府大将军职,自领中军一万,其下分马休、马铁、马岱、庞德四人为大将,各领军五千,于建安十四年六月,杀至龟兹国、乌垒国、所向披靡,定西域中部。
本来马超担心自己坐大,会引起凉州夏侯渊兵出玉门关,不想杨锡击破轲比能消息传遍天下,曹操急令夏侯渊领军回邺城,部署塞边防御。
于是马超马不停蹄,继续征讨,南下取精绝、小宛等国,一直杀至昆仑山脚下,又命庞德为前将军,领马岱、马铁共一万五千人马,西击至葱岭。
马超没有见过杨锡,只闻其名,但这次他还真得感谢杨锡。
不是杨锡及时攻破轲比能,闹出大动静,哪里会有他再次崛起的机会。
六月,步度根闻轲比能被灭,惧怕杨锡来攻,只得南迁至云中郡内部地域,寻求曹操庇护。
曹操命曹仁领军五万,与步度根互为犄角,有命夏侯渊领兵五万,出渔阳郡。
自此,北方边塞曹操竟然由西至东,云中郡、渔阳郡、辽西郡各屯兵五万,加步度根兵马,达二十万大军。
除了荆州十万大军,这些几乎是曹操老底了。
但曹操还是不敢进攻。
因传言又起,杨锡竟然自阿米尔帝国夺得一种火药枪枪,为轰天炮缩小版。
经过探子描述,此种火药枪枪步兵兵团在其面前没有任何用处,就算是轲比能的五万骑兵,竟然都没有在两万火枪兵面前翻出浪花。
曹操对于火药的研发,更为迫切,将贾诩也逼得更紧。
再说大鲜卑城,灭了轲比能,赶走步度根,基本就定鼎塞外霸主地位。
于是杨锡命甘宁领本部三万人马,另拨六千火枪兵,两个营的兵力归其统辖,让其继续在漠南草原,击破各个鲜卑、东胡部落,尽迁其人口王大鲜卑郡。
杨锡并不想浪费人力物力在漠南广袤地区了,现在人口还不够,能将辽西草原这南北各两百公里土地开发好,至少可以成就一个三百万人口的大郡。
经此一战,俘虏十余万,加陆续来投奔的其他东胡部族,大鲜卑郡人口突破了百万,这便是资粮。
大鲜卑城大胜,无疑给扶余国的战争带来了一剂兴奋剂。
扶余国人都知道,只要大鲜卑城不倒下,扶余国就算安全。
就算公孙康打败了扶余国军马,辰河商会也必然插手。
公孙康也看到了此点,曹操的军马也之间调动,不见出塞,公孙康自然知道,曹操不欲与杨锡开战。
没办法,公孙康只得收起野心,再次约大鲜卑城谈判。
大鲜卑城却不给机会,没有任何回音,这把公孙康急了,以为杨锡接下来要挥兵攻打辽东。
其实杨锡不给答复,其一是想再消耗双方实力,其二是要在谈判时多获得一些好处。
果然,扶余王遣使来与杨锡谈了,来者正是马加。
再次见到杨锡,这位老者先感概了一番。
在杨锡的扶持下,大王子尉戈迟果然蒸蒸日上,如今如日中天。
寒暄过后,马加提到了来意。
无非便是扶余国如今国库已空,无力再战,请求大鲜卑城给予支持或者干脆挥兵击退辽东公孙康。
杨锡道:“我辰河商会既然为商会,自然是以利益为先,贵国让我支援粮草用度,也不是不行,但这每一斤粮食,皆为我辰河人之血汗结晶,并未有天上掉下来之物,是以每一斤粮食,都需要按价或者按物交换,当然贵国也可于我辰河商会扶余分会银行进行贷款,这利息照算便是。至于出兵攻打辽东军马,我辰河商会却一直在做,但遗憾的是,我辰河商会扶余驻军只有一万,也只能算是略尽绵薄之力了。”
马加知道,没有一点付出,估计事情难办,于是考虑到贷款上面来。
这贷款却有利息,且利息不低,但最后马加还是决定先解燃眉之急。
至于增加驻兵数量之事,扶余国便是不能答应的,此一条却只能作罢。
六月,扶余分会银行接到老大一单贷款。
扶余国向辰河商会贷款白银十万两,利息两分,那每月利息便需要两千两。
搞定扶余国,杨锡又做出向辽东大举调兵之态,并与书公孙康,责问此前封锁辽水与辽河港之事。
公孙康没办法,只得向杨锡服软,杨锡便提出自己条件。
杨锡提出条款很简单,第一,辽东从扶余国撤军。第二,取消对辰河商会辽河港的封锁。第三,将十税一的关税改为三十税一。第四,将辽水口,辽河港方圆二十公里,割让给辰河商会,作为辽水之战辰河商会损失赔偿。
杨锡的条款实在过于苛刻,公孙康本想拒绝,但一众谋士认为,辽东尚未稳定,待一两年稳定之后,再举兵北上,可血今日之耻。
于是公孙康暂时答应了杨锡的条款。
公孙康派其弟公孙恭,抵达辽河港,与辰河商会代表董丸签订了战后四条,史称《辽河协定》。
四条的具体细节,皆由董丸、徐庶等拟出详细,七月初七公孙恭正式在协定签字。
协议签订,杨锡集结于扶余国境的兵马,遂撤回大鲜卑城。
公孙康与扶余国兵马也各自撤退。
辽河港经营十余年,这是辰河商会在辽东的唯一基地,左右为辽西、辽东二郡,根基极其厚重,今驻港水军达二万人,渤海舰队百分之八十的实力都屯驻于此。
所有辰河商会在辽水水域的行商,皆由此集散,可见辽河港地理位置之重要。
如今辽河港人口也有三万余人,以商业集散为主,杨锡要二十平方公里土地,便是用于建城。
城池的名字,杨锡早以拟定,便称辽河城。
辽河城的位置,只有杨锡知道,后世称为营口。
为防万一,杨锡规划辽河城时,便直接从辰河群岛调兵马一万,入驻辽河城。
原辰河群岛少将蒋钦,调至辽河城,统领这一万兵马,为辽河城独立团。
公孙康将一应官员撤出了此地,留下万余人口,皆不愿随他搬离。
细节上早有约定,不可强迫原住民搬离,公孙康无奈,又丢给了辰河商会人口一万多。
但按照他的想法,一两年内,就会再将此地取回,那时候,辰河商会将是为自己做嫁衣裳。
但他们万万想不到,就是这么一个辽河城,将来会发展成辽东军事、政治、经济重镇,航空母舰一般的都市。
(本章完)
第345章 政治地震()
建安十四年七月中,辽东战事暂歇,但大鲜卑城极其热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