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书剑定江山-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男孩见她又哭,开口劝道:“小妹妹别哭啦。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大姊姊既然死了,你就更应该好好活下去!你若寻了短见,岂不是让大姊姊白白死了!”
凝霜听他这么说,更是大哭不止,连连摇头。
那男孩机警万分,知道这小女孩儿年纪虽小,却是甚重情感,眼下秦依依为她而死,必然愧疚,心中死结未解。于是正色道:“你这小丫头,只顾自己死了痛快,就不顾大师了吗?眼下大师生死未定,你我责任未了,你此时寻短见,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他这段话说得声色俱厉,凝霜坐在地上,呆呆地看着他,直惊出了一身冷汗,当即止住悲声,站了起来。
那男孩嘻嘻一笑,正待再行鼓励,只听得身后有人说道:“阿弥陀佛,小施主聪慧过人,前途不可限量。”
他又惊又喜,回头一瞧,果然便是妙清禅师。妙清禅师微微一笑,走上前来,开口说道:“嘿嘿。贫僧若非诈死,怎能试出小施主真心。”
原来妙清禅师察言观色,觉得这男孩古灵精怪,天资聪颖,犹胜自己当年。确实有心收徒,只是怕他品质不纯,这才试他一试。见他救下凝霜,又说动她轻生念头,确是可造之材。这才下定决心,站起身来,开口说话。
他又对那男孩道:“贫僧是甚么样的人,虽然你未必清楚,但少林如何,你也不会不知道。这次我遭逢大难,你这般尽心,大丈夫恩怨分明,我可不能一走了之啦。你跪下拜师罢。”他心中喜爱,掩饰不住当年绿林豪气,便没再自称贫僧。
那男孩大喜,跪下来恭恭敬敬地叩了八个头,妙清禅师微笑着受了,说道:“你悟性甚高,学我这派武功原是再好不过。只是”说到这里,沉吟不语。
那男孩忙道:“师父,我一定听你的话。”
妙清禅师道:“将来你长大成人,盼你明辨是非,分得清好歹。你拜我为师,就得严守师门戒条,可做得到吗?”
那男孩道:“弟子不敢违背师父的话。”
妙清禅师道:“你将来要是以我传你的功夫为非作歹,我取你小命易如反掌。”
他说这句话时声色俱厉,那男孩吓得不敢做声,过了一会,笑道:“师父,我乖乖的,你怎舍得杀我呢?”
妙清禅师见他这副模样,哂笑道:“你叫甚么名字?怎的一个人跑到这荒郊野外来?”
那男孩心念一动,暗暗懊恼起来,心想我叫甚么名字?为甚么一个人跑到这荒郊野外来?我也不知道啊!
他的记忆大部分已经遗失,就连自己姓甚名谁也想不起来。只有一件事情,记得极是清楚。他其实并不属于这里。
更准确的说,他其实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似乎是几百年后,一个叫做“现代”的年代。他在那个年代,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大学生。记得那一日正是隆冬时节,他为了救一个落水的小女孩,跳入了冰冷的湖里,再也没有起来。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来到了这个时代,救下了小女孩儿凝霜。
凝霜见他怔怔地发呆,忍不住开口说道:“你这小乞丐,还是傻的。连自己名字都不知道。”
“哪有”小男孩大急,连声辩白。“我肚子饿啦,一时间想不起来。”
“哼哼,肚子饿了就来偷吃我的点心,好不要脸。”凝霜正待再骂他两句,却见妙清禅师双手合十,叹了一口气,从随身包裹中拿出一个馒头来,递了过去。
那男孩想是饿极,接过馒头张嘴便咬。妙清禅师微微一笑,说道:“好孩子,慢些吃。”
那男孩一边吃,一边思绪转得极快。等到吃完整个馒头,他低下头来,小声说道:“我很小的时候,爹爹妈妈就死了,我没有名字。我肚子饿啦,就到处找吃的。”这句话倒也不完全假。他来到这个时代已有十余日,确是每天饿着肚子,四处寻找吃食过活。幸好眼下现已开春,倒免了他受冻之苦。
妙清禅师听他说的可怜,也不禁动了恻隐之心,抱他在怀中,柔声宽慰道:“好孩子!你跟着师父回少林寺,保管饿不着你。”
那男孩点点头,忽然又道:“那她怎么办?”他可不知道秦依依为了隐瞒凝霜的身份,将她也列入了青楼名册中。是以凝霜其实并非自由身。
凝霜小脑袋抬得高高的,脆声道:“我要先把大姊姊葬了,然后回环采阁。不跟你们走。”
妙清禅师听了大奇,心想环采阁是妓院啊,怎么她要回那里?他既是出身绿林,自然识得这些烟花场所。他大感为难,劝道:“你这小姑娘独身一人回去,未免太过危险,不如随贫僧一道回去。待掌门方丈降下法旨,再行定夺。如何?”
他本是一番好意,无奈凝霜只是摇头不肯。他无法再劝,便用长剑在地上挖了一个坑,好生安葬了秦依依,撮土为香,倒身拜了几拜。
凝霜跪在地上,凄然泪下,情殊不胜。那男孩在一旁说道:“这位大姊姊虽是青楼女子,但重情重义,可比那些官家大小姐更值得敬佩。”
凝霜只道他瞧不起青楼女子,对他怒目而视。
妙清禅师佛学精湛,莫要说是男女,就连畜生、草木在他眼里也与众人并无分别,当下说道:“话不是这般说,红颜无主,从古皆然。这姑娘生来难道就是妓女!也是事到其间,落了火坑。前船后船,安知你我不是她再来人。况人生在世,这生老病死是躲不过的。而最可怜者,无如美人。你看古来那些女子,如西施,如贵妃,能有几个得善始善终的。”
凝霜既不肯一齐随行,他也不再强求,携了那男孩,缓缓而去。
凝霜犹自跪在那里,手上一枚钗儿,正是秦依依生前佩戴之物。她睹物伤情,心灰肠断,久久不愿起身离去。正是:
西风何忽起,阵阵使人哀。
惨切如含怨,凄清似有怀。
乘鸾疑乍去,跨鹤讶重来。
不断香魂处,苍苍屐印苔。
自回少林寺得掌门方丈赐法号慧远,妙清禅师便以少林派的入门功夫相授,教他调神练气,先自罗汉拳和金刚掌练起,再学偏花七星拳,既培力、亦练拳,等到大摔碑手已有相当火候,再教他练眼、练耳、打弹子、发甩手箭等暗器的基本功夫。
匆匆五年有余,少年慧远既用功又聪明,进步极快。其时清世宗雍正帝驾崩,年仅二十五岁的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登极,是为乾隆皇帝。
再过七八年,妙清禅师把拈花指和龙爪擒拿手也都教会了他。这些年之中,慧远把暗器、剑术、轻功、拳技,都学了个全,所差的就是火候未到,经验不足。
这一年正是清乾隆八年,朝旨下来,当今皇帝深感佛学无边,特差人上少林寺来,邀请一位德高望重的禅师前往京师面圣,宣扬佛法精要。少林寺掌门方丈天鸣禅师降下法旨,命罗汉堂首座妙清禅师、般若堂首座妙朗禅师,率门下弟子赴京师宣扬佛法。
慧远在少林寺中修习多年,早就关得闷了。现今要到京师去见皇帝,自是说不出的高兴。
妙朗禅师领了弟子先行出发,罗汉堂弟子随后而来。慧子辈僧人一共只去得两位,师兄慧清年纪已近三旬,微留短须,精神壮旺,体格雄健,一手燃木刀法使得出神入化。作为妙清禅师座下首徒,他人品武艺都很得师父的信任。
第四回 红衫青马竟相思 危岱腾驹意如何()
一行人共有十几匹骡马。妙清禅师端坐轿中。慧远骑在马上,随着大队之缓缓前行。纵目四望,只见夜色渐合,长长的官道上,除了他们这一大队骡马人伙外,唯有枯木衰草,阵阵归鸦。
蓦地里一阵西吹来,慧远心中感慨道:“我来到这个时代也有十二、三年,师父待我虽好,却终归没有故乡的感觉。”这时他已年近二十,正是自己离开那个时代的年纪,但无论武功如何长进,却始终回忆不起很多事情来。
他又想:“我在少林寺住了这些年,又早已出家为僧,只怕再难有重返花花世界的机会了。”心中突然苦涩起来,马鞭一挥,纵马疾驰,惹得众僧一齐惊呼。
骡队翻过一个山岗,眼看天色将黑,骡夫说再过十里地就到河北境内,预定当晚寻到镇上落店。正在此时,只听得一阵马蹄声响,尘土飞扬,一大队商队赶了上来。
待得渐行渐近,只见这支商队约有二、三十匹马,乘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虽都作商人打扮,却又头缠黑布,腰悬短刀。慧远勒住缰绳避让,突然间眼前一亮,一个淡红色衣衫的少女骑了一匹青马,纵骑小跑,轻驰而过。
那少女秀美中透着一股英气,光采照人,当真是丽若春梅绽雪,神如秋蕙披霜,两颊融融,霞映澄塘,双目晶晶,月射寒江。
慧远直瞧得呆了。他在少林寺中长大,一向也没见过几个女子,更别说如此好看的美人了。若要说起前世,也未必记得清楚。那少女和她年龄相仿,大约也是十八、九岁,腰插匕首,长发垂肩,一身淡红衫子,革履青马,旖旎如画。
那少女纵马而过,慧远情不自禁地催马跟去,目不转睛地盯着她。
那少女见一个和尚对自己痴痴相望,脸一红,轻声说了一句“好不害臊!”师兄慧清拍马过来,在慧远肩上轻轻一拍,说道:“你看甚么?”
慧远含糊了一声,还没会意莫要说自己是个和尚,便是一个俗家少年,这般呆望人家闺女也显得十分浮滑无礼。
那少女只道慧远心存轻薄,手挥马鞭一圈,就向他打来。慧远身子向左一偏,马鞭从右肩旁掠过,狠狠拍在马背上。那马痛得乱跳乱纵,险些把他颠下马来。
慧远心头火起,摸出一柄飞刀,向那少女后心掷去,可也没存心伤她性命,飞刀一出手,叫了一声:“喂,小姑娘,飞刀来啦!”
那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