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的脊梁-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耕百亩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古代之所以产出不高其实除了肥料、农药之外耕种也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因为犁头吃土不够深那么翻地的泥土便不能均匀的翻出来,那么土壤也不能得到阳光的杀毒和细碎,所以播种之后无论是出于种子发芽的生命力还有土壤的覆盖率以及根的扎根情况都会多多少少的受到限制。所以这产量自然便上升不起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耕种方式的老旧,能用牲口犁地其实也是少数人,这些人一般都是当地的士绅,哪怕就像杨铭一家当年买牛一样那也是需要全家老小经过不知道多少年的积蓄这才能买上一头,饶是如此如果不是当年杨铭治好了老牛指不定杨家当年便翻不过坎而债台高筑了!
在农家,一头牛绝对比人命值钱,哪怕是全家老小不吃饭也会在冬季的时候为牛买上一些黄豆配这干草吃。
可是即使如此,因为耕种方式以及生产工具的落后,一头牛加上一个劳动力一日之间从早上开工到下午收工,也不过仅仅能耕地不到二十亩地而已,这还是在泥土相对平整并且松软的情况之下。
可是杨铭这图纸上却说一百亩,虽然上面似乎确实是多了几把犁刀,可是。。。。还是让君臣二人有些不敢置信。
如果是其他人说着犁一日能犁地一百亩,那么无论是谁也不会相信,甚至会还会破口大骂!但是杨铭不同,杨铭创造出来的奇迹已经够多了,作为他如今的声望杨铭根本就不可能哗众取宠,他说着犁能犁地一百亩那么定然能犁地一百亩。
“陛下!依老臣看这铧式犁。。。。说不准还真。。如杨铭所言。。。。一日能犁地。。。。一百。。。亩!”杨延和最先清醒了过来,不过他说话的嘴巴都有些哆嗦了!
一百亩啊!一日便能完成!
那么这里面能让多少人腾出手来干其他事?这已经不是一个小小的犁那么简单,他甚至看到了整个大明朝因为这新出现的铧式犁从而再次富足。
PS:第一更送上,今天找人谱曲了,找了好多朋友都感觉不太好,哎!歌词就是发表在作品相关里的那首《兰亭记》有会作曲的朋友吗?(。)
第229章 第二章图纸(求订阅)()
那么这里面能让多少人腾出手来干其他事?这已经不是一个小小的犁那么简单,他甚至看到了整个大明朝因为这新出现的铧式犁从而再次富足。
嘉靖作为大明史上政治智慧最高的皇帝之一,他自然知道这犁的重要性,说是国之重器那根本就一点儿也不为过!
“好!好!好!”他一脸激动,正如杨延和所说,如果这犁头真的能犁地百亩那么只要江南一地或者推广全国那么这解放的劳动力会达到什么程度?而大明朝的那些大好河山又何愁无人耕作?大明其实根本就不缺地,或者说只是没有开垦出来而已,本来种地就已经非常困难谁还有闲心去开荒?要知道即使开荒后土地也并不就是自己的!而那些荒无人烟之地大多都是烟瘴之地,那些地方谁敢去?
可是又了这铧式犁就不同了,朝廷完全可以大量的移民,将人口众多之地迁移到那些荒无人烟的地方,那么十数年之后大明朝可用之地又会是多少?到那个时候天下间也许便再无饿死之人了!
“启禀陛下,杨公子当时交这两分图纸给李千户的时候还说了一句话!”黄锦看嘉靖和杨延和都似乎非常高兴也笑着在一旁说道。
“他还有话?”嘉靖侧过头问道:“他说了什么?”
黄锦道:“杨铭说着犁需工部尽快打造三百具到时候由走货运运往思南,不过这钱他不打算给了!”
嘉靖一听,顿时乐了!
“哈哈哈哈!这杨铭。。。。。”
“这杨铭也有耍无赖的时候?”杨延和也跟着乐了,不过三百具犁能换来制作方法怎么看也不亏,其实不用杨铭说他也打算给杨铭配置一些过去,虽然杨铭有着金手指之称呼,但是毕竟思南太过贫穷想要一下改变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如果朝廷或多或少能够支持一下那么对于他工作的开展那是有着莫大的帮助的。
嘉靖满意的点了点头,杨铭的要求一点儿也不过分,当下对黄锦吩咐道:“黄伴伴。从内府之两万两银子给杨铭送去,就说这是朕给他的犁头钱,不过三年之后可别忘了还朕一个年赋一百万两银子的思南!”
“陛下这是哪儿的话,按说奴才这话是不该说的。不过看陛下和杨公都这么高兴奴才也是碎几句嘴!”黄锦本来就一直对杨铭非常有好感,并且杨铭也真的能办事也能往朝廷里搬银子,这样的臣子可以说那就是完美到了极点,他虽然只是个宦官但是毕竟是嘉靖的人,有些话嘉靖不好说他却没有什么顾忌。于是便开口道:“陛下,杨铭这献犁之功您可还没有赏呢!”
赏!
自然要赏!
正所谓赏罚分明才能服人!也才能让其他人受到鼓舞!这便是榜样!
嘉靖也想到了这一点。
可是刚刚才给杨铭的未婚妻和生母恩赐了孺人出身,这又赏。。。。。
杨延和也觉得这件事还真的是有些伤脑筋,于是便岔开话题对黄锦道:“黄公公,不知杨铭那第二幅图画的是什么?不妨也拿出来看看!如果也如这第一幅图这般利国利民就算是让他马上回京主事一方老臣也无话可说!”
他也是看出来了,杨铭这个徒孙根本就不是常人,常人能想出这些东西?这第一幅图已经是大手笔那么第二幅图呢?想必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嘉靖也一脸急切的看向黄锦,这一次他是不打算一个人先看了,便示意黄锦将图纸平铺在桌上。
这幅图与第一幅图不一样,第一幅图还可以说是图。那么这第二幅图根本就不算是一幅图,而是一幅画了!
这画被分城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叶子,这叶子如同藤蔓一般但是叶子呈心形状,从画里就可以看的出来这叶子似乎非常的肥厚就是当做菜吃也是没有问题。
第二部分却是一块如同地瓜一样的东西,不过根茎却不似地瓜那般呈圆形,而是椭圆,并且根须之间的块状根茎还不少一根藤蔓之下居然画出了四五个。
第三部分就不一样了,不仅画着一些线条还写明了烹饪办法,叶可菜食,根茎可煮、蒸、炸、烤。。。。。。。
然而这文字间又一句话惊的在场的三人都不约而同的抽了一口冷气!
红薯。于福建等地有少量番邦人士引进,在当地略有种植,但是其种植方法有误。。。。若良田耕种一亩之地可产红薯百石,。。。一席话让他们又是惊讶又是气愤!
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么高产的农作物居然大明朝早就出现了。可是到现在如果不是杨铭提起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亩产百石之粮啊!这能让多少人活命?能让多少灾民因此而远离饥饿?如果全国普及这大明朝何来造反之危?
说到底,除了心怀叵测之人,一般农民起义主要还是因为吃不饱饭,可是这亩产百石之粮的出现无疑便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亩产百石有些过了!”杨延和道:“可是只要能够达到一半,老夫便谢天谢地,哪怕有人当着老夫的面要给他立长生牌位老夫也不管了!陛下你看这纸上还写道此农物旱地也可生长。只不过产量低了不少,可是即使低至五成那也是不小的产量,不过现在最要紧的还是福建那边还需要专程派人前往一是收集做种之用,二还需要趁早早些培育幼苗,如此正好赶在春耕来临之时推广,只不过这推广之地依老夫看还是先在蜀中一地推广最为合适,一来蜀中有都江堰作为倚靠水流不熄,二来因为秦岭之壁障使得蜀中气候温和非常适宜培育根苗,只需要一年等到存够了推广之需那么朝廷便可以推广天下,如此一来这天下之大也将再无饿死之人!”
“不错!”嘉靖的情绪已经难以表达出他内心的那种激动了:“给杨铭加个侍读衔吧!这两张图纸朕。。。。朕也是服了!”
要让皇帝说出一个服字那是何等的艰难!
可是嘉靖说了,而且还非常高兴!
一个犁,一个红薯让他对自己统治的江山第一次燃起了壮志雄心,土木堡之战留下的满地苍夷在这一刻起他还有杨延和都已经抛之脑后了,五年生聚,只要有了这两样东西,大明朝只需要五年,五年之后瓦剌可敢一战?
PS:第二章送上!
(。)
第230章 侍读(求订阅)()
一个犁,一个红薯让他对自己统治的江山第一次燃起了壮志雄心,土木堡之战留下的满地苍夷在这一刻起他还有杨延和都已经抛之脑后了,五年生聚,只要有了这两样东西,大明朝只需要五年,五年之后瓦剌可敢一战?
嘉靖所谓的侍读衔其实就是侍读学士,要从根本上讲侍读学士官属翰林乃是从五品官职,与唐始初设,初属集贤殿书院,职在刊缉经籍。后为翰林院学士之一,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应对。巩建丰(公元1673——1748年)翰林院侍读学士。而明朝亦设翰林院,掌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所属职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翰林。
不过杨铭只是领侍读学士的衔但是并不是出任翰林侍读的职位,说白了就是一个名义而已,相当于后世的荣誉校长,虽然都是校长但是却并没有一丁点儿实权!不过虽然只是个衔,但是对于杨铭来说却是个不小的恩赐!
儒家早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
很多时候做人甚至做官哪怕是做皇帝往往都需要有这个明份,如果没有那便是造反,那便是以下犯上,如今杨铭只不过拥有一个侍读学士的衔但是可以说虽然没有实权但是他的位置已经摆在了哪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