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清伐谋-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不参战,东王说我们人数太少,而且已有两成伤亡,只需要在后方等待战果。”杨越说完之后,拉过石信天。
“东王还说什么吗?”石信天见状便问。
杨越笑着说:“给你个任务,这几天无事你从营中挑选一些表现不错的士兵,扩军之后我要让他们做班长、排在、连长。协长就不必了,一协上千人,得交给左膀右臂才行。”
石信天兴奋道:“我们扩编多少人?”
杨越深处三个指头,“三千人,三个协。”
石信天大喜过望:“好,我这就去挑!”说完他就转身跑开了。
杨越看着他的背影微微一笑,其实他原本准备用功勋制度来挑选军官,可是觉得目前新兵如此之多,时间还并不成熟。而现在凯旋营剩下的这近两百多兵,虽然操练时日也不多。但是却经历过血与汗的考验,可以一用。
杨越回过神看着那高高的城墙,打下南京之后他还必须要想办法筹钱购买欧洲使用的主流武器燧发火枪。而天王和东王的赏银虽然不会少,但是他决定要用赏银中大部分的钱来做募兵银,剩下的留着抚恤战死的士兵。
战争是要死人的,只有在确保他们的孤儿寡母不会被饿死,这些士兵才会义无反顾的上战场。
而不是清兵腐朽的绿营八旗兵,在营中只是为了混饷银,到战场上便会一触即溃。这样的军队就算有几万又有何用,几万乌合之众而已。
南京城内,听到仪凤门风闻之后,敏感的上元知县刘同缨派幕僚张继庚去查看,张继庚随即提出两个建议:先是在仪凤门城内地段挖壕沟,筑堡垒,打造火力点,封锁太平军入城的交通线,就算太平军炸开城墙也无法展开兵力进城。然后是换下仪凤门守将程三光,换上大官坐镇军心。
不得不说张继庚虽然只是个小小的秀才,但是这两个办法却很有军事头脑,并且很实用。
刘同缨觉得这两天建议很有可行性,便找到钦差陆建瀛。但是却被陆建瀛全部否决,第二条被他否决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城中如今大官,便是他堂堂钦差兼两江总督,让他坐镇刀阵弹雨之处岂不是要了他的命吗?
刘同缨仰天长叹,掩面泪奔。他知道世界末日离他已经不远了。
南京城,因为陆建瀛的专断和顽固,将苟延残喘的最后一线生机抛弃了;因为陆建瀛不听从部下的正确建议,将南京大大小小官员全部推进了绝境。
就在第二天,太平军向南京发起了总攻!
(本章完)
第17章 南京的硝烟()
一八五三年三月十九日,天还没亮,大雾笼罩着仪凤门。陆建瀛和众南京命官正在自己府中沉睡。
突然,轰轰轰,几声巨响吵醒了他们的美梦。杨越找准了时间,引爆了城北仪凤门下的集束炸药,林凤祥架起的大炮随即对准城墙开始猛烈轰击,上下双管齐下,效果明显加强,厚实的城墙,顿时被炸开一段七米左右的口子。
前敌指挥长林凤祥,速令敢死队冲进缺口。缺口处的清兵早已吓得不见踪影。五百人的敢死队分成两路,一边招呼百姓关门避险,一边吹响螺号,挥舞杏黄色的军旗,迅速朝市区杀进。
鼓楼岗的太平军作为预备队策应,鸡笼山的太平军紧跟着冲进城,分成两路,一路杀向清兵军营一路试图攻占太平城门。
陆建瀛被炮声惊醒,得知太平军杀进城来,面无人色。急忙坐上四人抬的大轿子,由几十个清兵开路,逃往满城。
驻守满城的祥厚,不愿打开城门接待陆建瀛,在城头喊话让他组织百姓抗击长毛,尽忠职守,拼死守住外城。
陆建瀛别无良策,只好命令轿夫抬着他,四处乱窜。逃到市中区,正好遇上太平军率先冲进去的敢死队,护驾的清兵一哄而散,轿夫也把轿子一丢,扔下他跑路。幸好还有一名巡捕,准备背上陆建瀛逃走。但敢死队眼疾手快,抢上前去,一刀结果了钦差大臣陆建瀛的性命。
陆建瀛是第一个死在太平军手中钦差,只能说事事自有天意。
但是敢死队很快听见了同伴吹起的集结号,原来,各处清兵得知仪凤门被破之后,急忙赶来支援,人数众多,已将林凤祥指挥的仪凤门攻势抑制住了。两方胶着在缺口一带互相厮杀,展开血腥的混战。
东边不亮西边亮,仪凤门的攻势虽然受挫但是却吸引了大部分清军的兵力,为静海寺和天后宫方向的攻城创造了有利条件。静海寺和天后宫分属城南和城西,指挥是李开芳和黄易云,他们趁着北门仪凤门吸引大群敌人的空当,一边让兄弟门朝缺口使劲冲杀,同时再实现多点开花的策略,广架云梯,攻击城墙。清兵顾此失彼,被太平军分割斩杀。
城南城西杀进城的太平军,发动城中百姓,搬开堵塞城门的石头土袋。打开城南聚宝门、水西门和城西的汉西门,杨秀清随即命令大军进城,向城区推进。
城北仪凤门的林凤祥此时厮杀正憨,并不知道大军进城的好消息,此刻亲自率领预备队准备梅开二度。他架起云梯控制了城墙,击毙从汉西门来增援的南京城守协署沈鼎。而这个时候城北守军风闻钦差已死,敌军大军已进城,瞬间土崩瓦解。丢盔弃甲,四散而逃。满人祥厚急忙收拢部队尽数退入满城,准备死守。
激战整整一天,太平军基本肃清了城内清兵,控制了南京街区。死于此役的清朝大官又是一大串:前广西巡抚、南京筹防局局长邹鸣鹤,江南提督福珠洪阿,代理布政使江南盐巡道徐文均,总兵程三光,上元知县刘同缨。。。
夜晚白天劳累的士兵被换到城外安营歇息,而南京街道市中区则派生力军巡逻。十数个时辰的激战,虽然杀敌无数,可是太平军死伤也不少,杨秀清到伤兵营安抚了受伤士兵后,召集众王和各营将领讨论明日安排。
因为战斗还没有结束,南京城内还有一座城中城——满城。
所谓满城,就是满人旗兵驻扎的内城。清朝八旗入关后,对汉人始终不放心,满汉之间的沟壑始终无法填平,八旗兵与汉绿营各不相属。各地八旗兵除了镇守地方,还有一个潜伏任务就是监视绿营和汉官。
南京满城,是朱元璋在南京做皇帝时修建的皇城,雄伟壮观,坚固华丽,易守难攻。满人祥厚对防守外城没有信心,知道城破是迟早的事,早就打起了弃大保小的心思,祥厚知道太平天国清朝官员必杀之,于是在满城囤积了大量军资火药和粮食,并且把大炮密密麻麻的排满城楼,率领数千旗兵和召集来的上千绿营溃兵,死守满城。
几位王自在必得,不可能容许城中城肉中刺的存在。
一方死守以求生,一方力攻以求全,死战在所难免。
清军八旗兵在满城中退无可退,必将死战迎敌。杨秀清深知这是一场恶战,决定亲临战场指挥攻城,当夜即将主力布置在西北两门,另又在东南的正阳门和朝阳门布置兵力,进行牵制进攻。
第二天天亮,杨越和林凤祥护卫在杨秀清身旁。空气中还残留着昨日弥漫的硝烟,参合着浓厚的血腥味,还有甜丝丝的馒头。
环视周围,数千太平军士兵正在吃热气腾腾的馒头,这一顿饭会是他们之中很多人的最后的一餐,但是他们的心中却没有懦弱,因为他们坚信他们的牺牲会让亲人生活得更好,也相信自己战死之后将会前往那神秘幸福的天堂。
时间到了,士兵们集合站在一起,杨秀清面目严肃,对着传令官点点点头——攻城开始。
士兵们利用密集的炮火掩护,抬着云梯从四面如潮水般杀向城墙,隆隆炮声远震数里。旗兵知道自己拼命的时候来了,迅速占据有利地形,向太平军猛烈射击。箭矢、火铳、乱石、滚油不断落在太平士兵的血肉上。
随着杨秀清不断命令,预备队源源不断的派入战场。这种拼命式的进攻先后出现了三波高潮,太平军伤亡惨重,满城墙角下堆满了几千名太平军的尸体。
预备队踏着战友尸体搭成的台阶,继续杀向城楼,然后成为下一批战友的台阶。
看着将士一个个轮番倒在血海之中,杨秀清心中不忍,但别无他法,坚持连绵不绝的进攻,日夜不停。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兵最终无人可替,连吃干粮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面对源源不断,士气高昂的生力军,实在抵挡不住,有的旗兵竟累得虚脱而死。
这种打法虽然有效但是伤亡太大,杨秀清和洪秀全讨论了一下,暂时停止了进攻,命人在城外喊话。告诉城内拼死反抗的旗兵,投降可免死。陷入绝境中的人最容易受到诱惑,旗兵见有了一线生机,拼死抵抗的势头顿时瓦解。
但是祥厚坚决不投降,因为他不相信太平军会饶他一命。杨秀清见满城内清兵拼死抵抗的意志已经消沉,他们的目的已达成,便不再多费口舌。命令太平军士兵突然猛烈进攻,趁势攻上城去,杀进西门。到傍晚时分,旗兵全军覆没。
南京八旗将军祥厚拔刀自尽。
时至深夜,太平军完全肃清南京全城残敌,占领南京!
一八五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南京改名天京,正式成为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王洪秀全从水西门进城入住满城,改称天王府。
江南赋税重地,鱼米之乡,富饶且人口众多。如果将中华于由长江分割成北国南国,那与北国首都京师所对应的便是南国南京。短短十二天,太平天国就攻占了这座南方古都,成为江南最大最繁华城市的主人,刺痛了满清江南的心脏。
当年的落第书生洪秀全、当年的穷困杨秀清,可曾想过,如今离天堂到底有多远?
曾经的朝廷命官、富绅豪商,可有想过,如今离地狱到底有多远?
。。。
“小禾!快带静儿去里屋躲起来!我没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