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贫农大魔师-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热毛巾擦过她的脸和手后,她依然侧着头,这一回是闭着眼睛,集中精神,脑海中居然出现了院子的情形。
这是穿墙而过了,四合院的情形也如看见过的一样,沉寂的四合院热闹的很,忙忙碌碌的。
姚长海把木盆里的水倒了,又重新端了一盆水进来。
连幼梅洗脸、洗手,漱漱口,这一切都是在炕上进行的。
姚长海服务周到,又体贴。
妮儿这次紧盯着他,脑海里出现了盖房子的情形,他穿着对襟粗布白褂子正在挥汗如雨的上梁呢!画面中很明显绿树葱葱的,可不是现在天寒地冻的。
她记得他们要盖房子的。
如此说来,那她方才看见的……是未来发生的事?预知吗?
她为什么能看透别人的未来?
预知未来,她真的会有这种能力?还是她心中的臆想。
妮儿又集中精力看向连幼梅,脑中的画面又变了,俏丽妩媚的麻花辫,变成了整齐、垂直的头发刚好盖住双耳,看上去坚强有力,干劲十足的刘胡兰发型。
一身军绿装,胸前带着**像章。
这算什么,老天的补偿嘛!
仅仅是看了这一会儿,妮儿就感觉体力透支,浑身的气力像被耗光了一般,昏昏沉沉的,异常的累。
不一会儿就陷入了睡眠中,还打着呼噜呢!
“这么快就睡着了。”连幼梅莞尔一笑,把小家伙的身体捋直了,盖上被子掖好。
醒的早,再睡个回笼觉。
姚长海端着大海碗走了进来,“嘘……”连幼梅食指放在唇边。
姚长海轻手轻脚的把碗放在炕头柜上,然后又搬来炕桌放在炕上,小声道,“怎么了,又睡着了。那感情好,你可以吃个放心的饭了。”
第13章 满月酒()
连幼梅点点头,姚长海探头看了看睡着的妮儿,端上小米粥放在炕桌上,“她妈,赶紧吃饭。”
“别在这儿看着了,你也去吃饭吧!”连幼梅催促道。
“那好,吃完饭,碗就放在炕桌上,我让夏穗来收。”姚长海站起身道。“这一个月可得小心着,落下病根可就惨了。”
这可是岳母大人三令五申的,再三叮嘱,一定要照顾好幼梅。
“行了,我知道了!这段日子就麻烦你们了。”连幼梅笑着说道。
“怎么能说麻烦呢!这正是我好好表现的机会。”说着话,姚长海把尿布端了出去,放在了院子外的石凳上。
对于大部分女人来说,操劳一生,怀孕也不得闲,也就只有这一个月能得到精心的呵护,待遇地位真真儿是极高。
正巧碰上出来端碗筷的大娘和姚奶奶,“咦……啧啧……”姚奶奶砸吧着嘴,一脸调侃,显然对儿子当牛做马的伺候儿媳妇很看不上啊!
“娘!现在是新社会了。”大娘抿嘴偷笑道。
“你们是赶上好时候喽!”姚奶奶实事求是地说道,“想当年,哪有做月子一说,长海还是在玉米地里出生的,生完孩子下地干活那是常事。”
当娘的心中是一片感慨呀!这人和人真不能比。
“娘您前半生受苦,后半生就享福吧!”姚长海拦着姚奶奶的肩头道,嘴巴那个叫甜儿,“我以后会和幼梅好好孝顺你们的。”
“敢不孝顺我们,小心拿笤帚疙瘩抽你。”姚奶奶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脑勺上,“行了,赶紧吃饭吧!明儿给妮儿办十六天呢!得好好准备一下。”
“遵命。”姚长海俏皮地行了个军礼,绝对的标准,他现在可是民兵连长呢!
他的枪法可是比平原游击队中的,双枪李向阳还好!
‘可惜战争年代过去了,要是早生个几年,打得鬼子嗷嗷叫。’姚长海这些话只敢在脑子里想,可不敢说出来,说出来,他老娘的估计又会上演一出水漫金山。
二哥就是打鬼子牺牲的!他可不敢勾起老娘的伤心事,这是老娘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
“夏穗,门口就拜托你了。”姚长海迎头看向从堂屋出来的姚夏穗道。
“知道了,小叔。”姚夏穗笑着应道。
“记得用肥皂搓一把,不然对妮儿的小屁屁不好。”姚长海突然想起来回身道。
“俺晓得。”姚夏穗道,没见过这么宠孩子的。
姚奶奶彻底无语了地看着儿子,真是……肥皂这可是许多人都用不上的稀罕物!
这时候的衣服由于吃得油少,衣服在溪水边用棒槌敲打、敲打就干净了。哪里用得上肥皂这类精贵东西。
特脏的衣服才用皂荚洗洗。
唉……姚奶奶觉得自己叹气的次数越来越多。
*
姚爷爷盘腿坐在炕上领着家里的男人们吃饭,而大娘摆好碗筷后,就和姚奶奶一起在中堂支着小木桌吃饭。
姚长海豪爽地拿着大葱蘸着豆瓣酱,咬了一口,又咬了一大口玉米饼子,抻着脖子,三两口一个玉米饼子就下了肚,“爹,大哥和你们说个事。”
老实说,他可是馋死,大葱和豆瓣酱了,无奈媳妇儿不喜欢大葱味儿,吃了媳妇儿就不给亲热了,所以趁着她怀孕这段时期,他就可劲儿的吃,吃个过瘾。
媳妇儿可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典型,自个儿吃得大葱,却不喜欢他人的大葱味儿。
姚爷爷手中的筷子一顿,姚长山把手里端着的碗放下,齐齐地看了向他。
“妮儿她娘说,东方红农场年后要招工呢!”姚长海也没有卖关子直接又道,“他们招的多是种植和养殖能手。”
姚长海的话音刚落,姚博远和清远的两人的双眸是闪闪发光,跃跃欲试,眼巴巴地看着姚长海。
“看着我干什么?想去就去试试呗!”姚长海霸气地说道,“咱又不是没有本事,你们也高中毕业了,要能力有能力,要学问有学问的。”
姚博远看着二弟的样子,想了想道,“还是二弟去吧!我就不去了。”
“为什么啊!多好的机会啊!工人耶!”姚清远诧异地看着大哥道。
姚博远放下筷子,组织了下语言道,“我是家里的长孙,留在家里……”
话虽没有说出来,但在场的人都明白,身为家里的长孙,将来要奉养老人,古人常说:父母在不远游。
“小子!瞎想什么?”姚长山一巴掌拍在他的脑袋上,“就在咱家门口,能当上工人,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
这个年代当工人是很荣耀的,多少人巴望着呢!
“没关系,这不冲突!”姚长山看向姚爷爷征询道,“爹,博远可以去吧!”
“当然,去吧!”姚爷爷通情达理道。
“看爷爷也同意了。”姚长山突然高声喊道,“娘!博远娘……”
姚奶奶听见声音,蹬蹬的走了进来,“叫什么?正吃着饭呢!”
紧随其后的是大娘问道,“爹,有什么事吗?”
一看见她们二人进来,姚长山和长海,还有坐在炕上的小子们,纷纷起身下来。
“都坐下吧!”姚奶奶挥手道。
大娘则搬了两张小木凳,两人挨着炕坐了下来。
看着姚奶奶坐下,晚辈们才一一坐下。
姚长山才道,“娘,事情是这样的。”他简单的把事情说了一下。
“好事啊!祖国有需要,咱一定要上!”姚奶奶高兴地说道。
而大娘也是满眼冒红星,显然也是非常乐意的,守家在地还是工人,多好的事。
姚湾村现在不缺吃的,不管什么,都能吃的差不多,反正饿不着,就一样缺钱。
农产品除了交公粮,经济之类的作物或者山货都要卖给供销社,支援国家建设。
可供销社的收购价格低廉,姚家又不愿意到自由市场上买卖,这与社会主义道路背道而驰。
所以非常的缺钱,尤其眼前这俩大小伙子到了娶媳妇儿的年龄,正经花钱的时候。
虽说现在讲究的是简朴,可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之类的基本的生活用品,你的买吧!
想想,他们可是五个儿子呢!
“瞧瞧!还是你奶奶思想觉悟高!不愧是妇救会里出来的。”姚长海一记高帽子稳稳地落在她的头上。
姚长山哭笑不得道,“娘,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还不知道人家收不收呢!”
“这点放心,俺孙子是最棒的。”姚奶奶可是信心十足道。
“至于博远啊!你的孝心俺们知道,去吧!家里人多的是,不差你一个。”姚爷爷拍板定案道。
“爹说的对,有我和你爹呢!”姚长海揉着他脑袋笑着调侃道,“还轮不到你小子操心呢!”
“嗯!”姚博远笑着点点头道。
“那我们去吃饭了。”姚奶奶起身道,“对了,吃晚饭,博远和清远去给你三婶挑水。”
“嗯!知道了。”姚博远点点头。
这不用奶奶说,三婶那边粗重活基本上都是他们干的,也就这两年,致远渐渐的大了,他们才轻省点儿。
中途被打断的早饭,接着吃,吃完后,姚奶奶指挥着儿媳妇和孙女,还有知道家里要办事,专门回来的帮忙的女儿姚长青,一起开始准备明儿的宴席。
说是宴席其实就是一人一碗大烩菜,配上窝窝头、蒸地瓜,至于酒,是自家酿的柿子酒,因粮食紧缺,少有人酿造、饮用粮食酿造的包谷酒。
即使有国家凭票供应的少量‘瓶子酒’,平民百姓也是望梅止渴,只有少数掌权的人“走后门”,但那也是限量供应,往往是逢年过节才有货。
碗筷是借街坊四邻的,用着藤条编的大簸箩抬来抬去。
这年月老百姓缺粮少油,一日三餐食不果腹,难得吃一次席面,作为主家办一次吃席同样困难,但还要让吃席的村民四邻吃饱,就想办法用大锅炖一锅红白萝卜块,倒部分肉汤。由于萝卜有很好的吸附作用,肉味就完全入敷在了萝卜里,再加一些豆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