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都市雷电掌控者-第4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最后一次割舍与别离。
所以,会有两首诗句传世——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所以,会有“然俗缘未尽,慎勿相近,惟勤修不堕,乃复相见。”
所以,会有“遂去不知所之。”
而其间圆泽僧与这天地,与这生命本身的阈限对抗的艰辛之处,也唯有云雷和饶雅之类的修行中人,能够真正的体味一二。
不过,无论是云雷还是饶雅,最多也不过只是与转世的修行者,比如说云涵虚和肖薇接触过。却并没有亲眼目睹过这天地之中的修行者,脱离原本的血肉之躯,转世修行的过程。
而如今的天地之间,元婴期的修行者越来越少,而且,转世修行,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保密还来不及,又怎会对外宣扬。这种事情,就越来越难得一见了。
想不到,今日却在这昆仑山巅,星河之下,感应到了这元婴大修行者,行转世之术!
在云雷和饶雅,感应到了这元婴期的大修行者的同时,这元婴期的大修行者,也早已经感应到了云雷和饶雅。
在云雷和饶雅心念一动之后,几个呼吸之间,便有一个看似虚无空旷的小小的人影,浮现在云雷和饶雅的眼前。
这个小小的人影,居然皆是由天地灵气幻化凝结而成的元婴期大修士的元婴。这小小的元婴,虽然大小只如同婴儿一般,但是却做佛陀状,如同人间玉石匠人雕刻出来的宝宝佛一般,圆润可爱之中,更有一份超凡脱俗的洒脱。
这个宝宝佛见云雷与饶雅依偎在这昆仑之巅,冰雪之中,如同一对神仙眷属一般。看着他的目光,只有好奇与惊叹,并无贪婪之意,心中不由得一松。他如今的这个状态,却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状态。
这元婴期的大修行者,问云雷和饶雅道:“二位施主,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云雷道:“我们二人,从明京而来,要往昆仑派去!只是,我们二人虽然与昆仑派的传人,寒冰雪,李别意,叶葳蕤等相识,却并未问过他们,这昆仑派的山门,从何处开。”
“幸而,今日见这星河流转,心中别有体悟。也不算是全无收获。却不知,道友究竟是哪一位?可知这昆仑派的山门在何处?”
这元婴期的大修行者对云雷笑道:“贫僧不过是古如甲寺中一个无名老僧罢了!道友只需要问一下玉山河道友,便可知我来历。”
“道友所说的昆仑,应该只是如今地图上的昆仑山。最多,也不过是算上喀喇昆仑山而已。可上古之时,这昆仑山所指,却不只是这么一点点地方。而是如今的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山脉之间,这整整一片高原!”
“若不是如此,这昆仑山脉,又怎能称得上是华夏的龙脉之祖?万山之祖?”
“道友要找昆仑山的山门,便往这两条山脉之间的须弥山去就可以了!”
云雷顿时对这昆仑派的山门所在心中了然。这世间,被高僧大德们目为须弥山的地方,也只有那么一处而已。
云雷对这个元婴期的大修行者稽首一笑道:“多谢道友!只是道友行圆泽僧旧事,轮回转生而去,前路渺茫。却是凶险万分。今日相见,也算是有缘。我们二人,便在此遥祝道友此身虽异性长存。”
“若来世还有相见之日,道友可来明京云氏诊所,找我云雷!”
这元婴期的大修士,听云雷如此说,不由得大笑起来,对云雷和饶雅道:“贫僧可做不出圆泽那传世绝句来。而且,就算是没有这千古传颂的句子,就算是贫僧这一去,真的性灵泯灭,沉沦于众生之中,也是应有之意。”
“今日女施主所唱的歌句,虽然只是时间流行的俚俗曲调,但是,句子却不俗,只是一句——生命的尽头,不是轻烟。就让贫僧心中别有体悟。更何况是在这星河漫卷,洪荒宇宙之下?”
“可见这世间众生,皆有佛性,乃是真菩提。贫僧这一去,便算是沉沦众生,也应在菩提真如之中。”
说罢,这元婴期的僧人,朝着云雷和饶雅合十一礼,那元婴裹挟着一身灵气,便往那月色空明之处落去,在月华遮掩中,倏忽不见。只有朗朗的声音传来:“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这是盛唐之时,元婴期大修士,诗仙李白的句子。
云雷知道,那元婴期僧人所去之处,乃是华夏边藏高原上的一座小城镇。城中大约有数十万人。想来,这一去,那僧人便入轮回之中。
云雷和饶雅看着这漫天星月,心念神识之中,有说不出的感觉。
云雷这一次没有使用空间之力传送,而是和饶雅御风而起,御空而行。而这长空皓月的光华,以及夜空中的点点星辉,在他们御空而行之时,似乎就那么触手可及。虽然云雷和饶雅如今仍在地球上,却已经有了身在宇宙星空的触感!
等云雷赶到这昆仑山脉旁,那传说中的须弥山时,月色已然西沉下去。
云雷见此,心有所感,曼声长吟道——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第七百五十五章 神山!()
云雷被古如甲寺无名的元婴期大修士指点之后,所到的须弥山,又被边藏之人称为冈仁波齐。此山的高度,也不过是六千六百五十六米而已,仅以高度论,在华夏边藏高原诸多海拔突破八千米高的山峰之中,其实并不算高。
就算是旁边的纳木那尼峰,海拔也有七千六百九十四米!比这冈仁波齐峰高了一千多米。
但是,这座冈仁波齐峰,却完全不同于周围的高山。此山主峰终年积雪不化,而形状对称,山壁结构出的形状,如同一朵莲花一般。如同八瓣莲花环绕。从山顶之上,有巨大的冰槽垂下,与横向的岩层构成了一个巧妙的万字。
而这个巧妙的万字,却正是佛门的标志之一。
一般来说,华夏边藏高原的气候,都是寒冷而干燥的。水汽极少,可是,这冈仁波齐峰的峰顶处,却不时有大片的云朵缭绕。不知道从何处来的水汽,将此山掩埋于云雾之中!
当然,这种不知,只是世间人的无知,而不是云雷和饶雅的无知。
云雷和饶雅在地下世界溜达了一圈之后,就对这华夏的边藏高原,有了完全不同于常人的理解。别人不知道这水汽哪里来的,可是云雷和饶雅却非常清楚,这冈仁波齐峰的所在,正好对应那片岩浆奔涌入海的地下海洋。
那里水汽蒸腾。其中有一部分水汽从大地的缝隙之中散逸而出,蒸腾直上,化成云朵,漂浮在冈仁波齐峰的旁边,是最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
不过,也正因为这冈仁波齐峰上,有这层叠的云朵,和终年不化的雪峰。而且造型奇特,所以,一旦日光照落,就会显得特别好看!光芒闪耀之间,与其他的山峰截然不同。因此,所有的人都将这山峰视为一种神异的所在。
这冈仁波齐峰,被华夏边藏高原上,或者华夏边藏高原辐射区域的雍仲苯教、震旦教、藏传佛教、以及古耆那教,视为世界的中心。这冈仁波齐峰,于是成为与欧罗巴奥林匹斯山齐名的神山。
在这几个教派中,都流传着与冈仁波齐峰相关的神话传说。
在雍仲本教中,冈仁波齐被称为“九重字山”。雍仲苯教自认为发源于此山,有三百六十个雍仲苯教中信奉的神灵,居住于此。雍仲本教祖师敦巴辛绕从天而降,而此山则是其降落之处。
,认为该山为震旦教中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湿婆的居所,因此,此山也成为世界的中心。震旦人的创世史诗罗摩衍那之中,便有记载。
在古耆那教中,冈仁波齐被称作“阿什塔婆达”,即最高之山,古耆那教的信徒们,认为该山是其祖师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处。
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
即便是华夏的佛门弟子,也认为此处是须弥山的所在。
而此山也确实是四条大河的发源地!
流向东方的河,是当却藏布马泉河,下游为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向西方的河,是朗钦藏布象泉河,下游为苏特累季河。
流向南方的河是马甲藏布孔雀河,下游为恒河。流向北方的河,是森格藏布狮泉河,下游为震旦河!而这两条大河,是震旦的命脉所在!
正因为这些貌似神迹的存在,显而可见,所以,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朝圣者和游客,到达冈仁波齐峰下。而围绕着冈仁波齐峰行走的转山活动,就成为所有的游客和朝圣者的主要活动。
围绕着冈仁波齐峰转一圈,大约需要五十七公里。许多人都需要转个两三天,才能转完。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好的人,只需要用一天。但是,也有一些虔诚的修行者,在转山的时候不是用走的,而是用跪行,或者爬行。
一步一叩首,一步一磕头,全身毫无保留的趴伏在地。据那么虔诚至极的往前挪动。如此转山的速度,可想而知。有的时候,一转好几十天,实在是正常。当然,如此虔诚的信徒,有的时候,还不只转一圈。而是要转许多圈。
虽然在云雷看起来,这种行为并没有意义。但是,有时候也会被这种坚定的执着所触动。
这座奇特的山峰,且不论世间人如何看,却有神奇之处。而关键之解,就在于华夏佛门典籍之中,对须弥山二字的解释上——须弥,山名,一小世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