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之女王是怎样炼成的-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他仓促上位,有苏家压阵,朝堂上也乱不起来。
再有归属苏家的皇后从中调和,只要苏菀青不死,大皇子和苏家的合作是不至于崩的。
以大皇子的心性,是不会像嘉行帝一般为了收回权利就对苏菀青下手的,而苏菀青别的不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
别说是从皇后熬成太后,就算是太皇太后,那也是有可能的。
简单来说,也就是不管是从朝局稳定,还是帝王心性的角度来考虑,大皇子都的确是达成任务目标的最佳人选。
“看来,做个好人还是很有必要的!”袁婧感慨,大皇子这么个不尴不尬的身份,能被选上有机会一步登天,不就是因为他人好吗!
仇回失笑,但也表示了赞同,“你说得对。所以,做什么事最好都能留一线善缘。”
袁婧跟着点头,她觉得自己在这一点上,一向是做得还算是比较好的。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主要是仇回被袁婧缠着不得不交代了一下自己之后的一些计划,用袁婧的话来说,就是安她的心。
远远的,四更梆子敲响了。
仇回丢下一句,“等我消息。”身形一闪,竟然就不见了人影。
袁婧看着空荡荡的圆桌另一边,慢慢地翻了个白眼。
挂在心上几个月的事情终于解决了,袁婧爬回床上一躺下,很快就睡着了。
和仇回碰头后没两天,李氏就进宫请安来了。
这次来的不止是李氏,还有苏阁老的夫人,苏菀青的祖母蒋氏。
蒋氏此来的目的是为苏阁老向苏菀青委婉传达苏家可能会转而支持大皇子的决定,并询问她对此的看法。
袁婧自然是举双手赞成,并且还很为大皇子的为人打了包票。
蒋氏回去后怎么和苏阁老说的袁婧不知道,但过没几天,前朝因为另立储君和贪墨案的事吵得不可开交的消息就传到了后|宫。
因为贪墨案证据确凿,赵晏太子之位被废一事没有太大的异议就被定了,废储诏书在江南总督等一系列涉案人员被定了死刑的当天,就和定罪诏书一起发了下来。
之后朝上吵的,就只有一个问题——新太子的人选。
嘉行帝一力主张要立在赈灾和贪墨案中都力了大功劳的大皇子为储君。
第426章 继后难为(16)()
第426章继后难为(16)
但朝臣们除了嘉行帝几个嫡系之外,其他的几乎都对此表示了不赞同。
苏阁老一系表示,大皇子的确有功,功劳足够封亲王,但是直接立为太子,还是太过儿戏,建议等大皇子再历练几年再说。
这拒绝可以说是苏阁老难得委婉的表态了,可其他几派却很直接。
和苏阁老同为阁老,屈居次辅的王阁老,在朝上直接就推荐四皇子平王为下一任储君。
内阁三把手刘阁老紧随其后,力主七皇子为储君。
不用说,这两个阁老不是两位皇子的外家,就是和皇子外家有关,都瞄准了被苏家霸占多年的,外戚的位置。
嘉行帝素来是被朝臣压着打的,但是这次他却难得地硬气了一把。
于是两方这几天吵得是不可开交。
苏阁老一系因为赵晏太子位被废,不愿搀和,有意避战。
朝臣一方实力大打折扣,于是嘉行帝气焰更是往高处飙,硬是半点不肯退让。
嘉行帝这人就是这样,表面上装得温文尔雅,实则却是个天生反骨,心思又重,越不让他干什么,他越是想做。
只不过之前君弱臣强,他不得不隐忍,如今找到了突破口,可以硬气,他便如何都不肯放过了。
两方就这么僵持不下地,不务正业地吵了大半个月,还是没有下文。
这大半个月间,若不是内阁还有苏阁老撑着,朝堂只怕早就成了原剧情里的那般乌烟瘴气了。
朝堂上立储的争执越来越白热化,四皇子和七皇子这两个热门人选也一改之前的低调,开始联络起一些中立的朝臣。
四个皇子里,只有仇回和废太子赵晏不声不响,像是事情和他们全然无关一般。
赵晏那边,是真的事情和他没有关系。
他被赶出了东宫后,嘉行帝差点绝情地连宅子都不给他一座,还是苏阁老拉下老脸去求了几次,才面前给他赐了一座四进的宅邸。乍一看四进是不小了,但对于皇子府该有的规制来看,就成了鸽子笼。
但就算这样,赵晏也只能乖乖地谢恩搬进去,然后闭门思过。
仇回这大半个月来,看着是什么都没干。
因为他赈灾的差事是临时调度,当初就是当个压阵的存在去的,所以指给了他一个钦差的身份,等他回京将差事一交,这位置一卸,身上就完全没了官职,连上朝都不够资格。
嘉行帝倒是想要抬举他,可惜官员任命最终是要内阁签发,几个阁老压着折子不发,嘉行帝除了抗争也没有别的办法。
于是仇回交了差事之后,就和以前一般,一直窝在皇子府闭门不出。连嘉行帝的几名嫡系上|门求见,他都没见。
嘉行帝知道后气得将他招进宫里骂了一顿,指着他鼻子说他没上进心,机会都递到他手上了,他都不知道去争去抢。
仇回当时眼泪唰地就下来了,袍子一撩就给嘉行帝跪下了。
“父皇!”他哽咽着,又是委屈又是羞愧又是难堪,“儿臣并非不想争,而是,儿臣能拿什么和他们争啊!儿臣除了父皇的维护和信任,就再也没有可以仰仗的了!可儿臣又如何忍心因儿臣让父皇为难!”
嘉行帝一愣,当场眼眶也跟着红了。
虚君实相这么多年,他以为只有自己还记得,当初为了上位而做出的牺牲有多大,对如今的局面是有多不甘心多憋屈,没想到,竟然是他这个最不受|宠|的儿子,看清了他的不易。
“皇儿你放心!”嘉行帝深吸一口气,豪情万千地朗声道,“这天下是朕的天下,这皇位,也是朕的。该传给谁,要传给谁,朕说了算!”
仇回抽泣一声,黯然道:“还是儿臣太不中用了。若是能早些为父皇分忧,攒下一些功绩就好了!”
嘉行帝顿时两眼一亮,拍着桌子就起了身,“是极!”
然后当即让总管大太监去将积攒的奏折都拿来,急匆匆开始翻看。
仇回自然是被他一句话就给打发出了宫。
当时袁婧没在现场,却用【感知】从头看戏到尾,直感叹仇回演技帝附身。
仇回出宫后第二天,嘉行帝果然在一早的朝会上宣布,要派大皇子前往南疆剿匪。
南疆偏远,气候潮湿,多是山地,所谓南疆山匪,其实大多是当地不愿归顺大魏朝的一些蛮夷民族的百姓。
但经过这数代的潜移默化,大多数蛮夷都已经走出山林归顺,只剩了极少数的部落,因与官府谈不拢赋税田地等一些待遇,而继续占山为王。
这其中又只有十之一二,是真正打家劫舍为祸一方的山匪。
是以,所谓的南疆剿匪,一则是去和蛮夷山民谈判,并没有危险,二则才是真正的去剿灭山匪。
那些山匪和大魏的正规军比起来,实则不堪一击,之所以这么些年都没剿灭干净,不过是当地官员特意留下一些,以便没有政绩的时候再拎出来打一打,捞一波功劳。
正巧了,南疆那边官员最近又将剿匪的事拿出来刷政绩了,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劳,在上报剿匪成效之前,特意上折子说明匪患有多严重。
结果被嘉行帝拎了出来,要给大皇子刷政绩。
皇子亲自去剿匪,这正儿八经的正事,内阁想拦也没有立场,只能批了。
嘉行帝怕横生枝节,又是催着仇回三天内出发前往南疆。
结果,仇回刚走,内阁那几个老家伙就给嘉行帝来了个回马枪。
王阁老上书,如今已进十月,年末,北疆蛮族素来会来边境滋事打秋风,推荐四皇子为粮草押运官兼酬军使,前往北疆。
北疆的战事是实打实的,四皇子虽只是挂名酬军,但时间正好,届时只要能碰上一两场战事,上去逛一圈捞个军功必是没跑的。
这可比南疆剿匪的功劳大多了!
而在王阁老之后,刘阁老紧接着上书,推荐七皇子为巡盐副史,随巡盐御史一同前往东南沿海查检盐务盐税。
这差事素来是个肥缺,暂不说功劳有多少,对拓宽人脉和拉拢培养势力有很大帮助。
第427章 继后难为(17)()
第427章继后难为(17)
这一次的交手,明显嘉行帝略逊一筹。
嘉行帝气得不行,但就像内阁没有理由阻止他给大皇子派差事一样,他也没有理由阻止四皇子和七皇子的任命。
别说他想不到理由,就算他有,虚君实相多年,论朝堂上的经验,他又哪里斗得过这些宦海沉浸过年的老狐狸,还不得被一条条地怼回来。
于是,短短半个月内,除了废太子赵晏,三个皇子全离了京城。
有一小部分想得比较长远的朝臣对此种情况表示忧心。
觉得皇子全都不在京中,若是京中有个什么意外,岂不是没有有分量的人能坐镇?
这个所谓的“意外”,众人都心照不宣,指的是嘉行帝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什么?还有个废太子?因德行被废的太子,还有什么脸面敢染指帝位?!
不过,这话他们私下里说可以,却是万万不敢拿到嘉行帝面前去说的,毕竟嘉行帝的年纪可是正当壮年。
但世事总是出人意料之外的。
就在朝臣们私底下忧心京中无皇子坐镇时,京中接到了七皇子遇难的消息。
急报是在早朝的时候送上来的,登时满朝哗然。
此时,不过离三名皇子出京过去了一个半月,算算时间,七皇子已经抵达了东南,应该开始巡视了。
按急报上所说,七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