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射雕之逆天完颜康-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裘千丈道:“皇子放心,舍弟千仞一定能成功的。有完颜焕做人质,完颜纲必不敢轻举妄动。舍弟的事,皇子可别说出去,以免泄露。”

    赵曮道:“先生放心,本王谁都不说。本王听你的,这几天好好伴驾。”

    如裘千丈预言的,史弥远和新的签书枢密院事——御史中丞卫泾,以及辛弃疾,共同求见皇上。这两个主和派,一个主战派,代表的就是宋廷百官的态度。

    参见皇帝后,史弥远先开口道:“微臣奉皇上之命,挑选能任平叛将帅的人选。名单在此。”将名单交给冯义呈递于皇帝去翻看,接着解释道:“经微臣与朝中各同僚研讨,一致认为,归正人杨康最合适。此人实乃天纵奇才,集纵横、兵、墨三家之大成,乱世可纵横沙场,盛世则宜置之高阁,备其才而不用,为名将而非忠臣。如今正是用他之时,皇上慧眼识人,臣等佩服无已。”

    宋帝皱眉道:“史爱卿,你怎么会推荐杨康,此人可是心向金国的。莫非,朕曾召见他,你就以为朕要重用他,才如此作为?”

    史弥远叩首道:“皇上,微臣一心为国,并无偏颇。朝中能战者,都在防守长江,不宜轻动,京城总得留一个知兵的。”京城还在汴京时,两度被金军围困,第一次,城中有李纲,守住了,第二次,李纲被排挤走了,朝廷无人可用,以至二帝百官蒙尘。史弥远相信,皇帝也一定牢记这个教训,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年轻一辈中,以华岳、杨康最佳,华岳可信而杨康不可信,故留华岳用杨康。此人生于金国、长于金国,一时旧情难忘,也是人之常情,但他不会介意攻打吴曦。微臣也想过,如何防他,这也是学皇上的做法,就是——留其母杨包氏在临安,任命其父杨铁心为先锋。杨康孝顺,为了不让父亲打败战被斩首,自会出力。”

    杨康孝顺?哼,这是孽龙啊。宋帝没想到他的臣子们都被杨康的表象骗了,满心不悦地道:“朕恩遇杨铁心,是因为他忠心不二,并非要用杨康。杨铁心是要去平叛的,他的本事,做不了先锋,留在中军吧。”

    “微臣愚味,皇上圣明,杨铁心鲁莽冲动,是不足以独掌一军,自定行止,只合留在中军,听主帅吩咐,做一勇将。”史弥远鼻尖沁出密密的汗珠。权、名、财、色,全试过了,收买不了华岳,经过多日讨论,同党们都认定皇上是要重用杨康,他今日才如此说话,指望能讨皇上欢心,不想却是拍马拍到了马腿上。

    卫泾壮着胆子开口:“皇上,杨铁心和杨康是父子之亲,用了杨铁心,杨康就能知道我军军情。”

    宋帝阴着脸道:“朕会把杨康留在临安。你们本来想举荐谁为主帅?”

    卫泾道:“朝中一致推举皇子亲率大军,破除逆曦的谣言。”

    宋帝道:“朕是中意皇儿。但你们这份名单上,将领都是些什么人,能辅佐皇儿吗?”

    史弥远道:“启禀皇上,我等本来以为,指挥有杨康一人即可,所以,除两员平庸老将外,其他都是武学生,希望能把他们培养起来。杨康桀骜不驯,无屈于人之度,但他自视甚高,容人之量是有的,可在战后论功行赏时,从士卒中简拔人才。现在的镇江副都统制*雄,就是毕再遇从小兵中提拔的。不用杨康的话,那就只能在经过荆湖时,从赵方赵大人那抽调干将了。”

    宋帝道:“那就调赵方的人。再说一遍,朕不希望,杨康接触朕的军队。”

    史弥远、卫泾喏喏,独辛弃疾沉声道:“皇上若不用杨康,当杀之。”

    宋帝一惊,干笑道:“辛老,你这是干什么,朕只是觉得,我大宋岂无人哉,何必用金将教导出的人,并非对杨康不满。”

    辛弃疾道:“杨康疏于礼节,博学多闻;小心谨慎,没人守卫时不会熟睡;平时都焉焉的,说起打仗才会兴致勃勃。看得出来,金人是有心栽培他做都元帅,才自小娇惯他,养成他特立独行的性格。他有聪明才智,有雄心壮志,他为主将,是能百战百胜,迭建奇功,受三军爱戴,但正如史大人所言,此人桀骜不驯,不甘下人,久之必反噬其主。他在金国没有名气,自己说是因为怕死,才一直在完颜襄、完颜宗浩身边,不曾独自领军,但据华岳等人观察试探,这小子漠视生死,也不爱美名,分别是因为他性格有缺陷,金国也不敢重用。我国就是用此子,也该在他训练出一支精兵、提拔出几个将才之后,就杀掉他。决定了不用,现在就可以动手了。”

    宋帝大奇:“辛老也承认他是人才,备而不用就是,何必非要杀他?”

    辛弃疾望着皇帝道:“公孙鞅曾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语魏惠王:‘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又言,‘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魏惠王不听。公孙鞅奔秦,主持变法,令秦国富强,与魏国战,取河西之地。韩信初随项羽,任执戟郎中,言不听计不从,改投刘邦,汉因此人而得天下,逼得项羽乌江自刎。

    “皇上不愿杀杨康,可是因为那所谓的万物生克之理、长生不老之术,只有他一人通晓?他告诉我们的,一定比留给金国的少,只要他死了,天下再无人精通此道,也就行了。杨康投宋,是因为孝顺父母,他本人其实并不愿来,随时可能后悔,重投金国。金国穷困,杨康在我大宋卷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交给金使团带回,金国君臣高兴都来不及,必然原谅他叛国之罪,自古忠孝难两全嘛,出脱他很容易。到那时候,就算他还是不能领兵,多参悟点天书之秘,多造出几件新武器,都能让我大宋危矣。”

    宋帝知道辛弃疾很欣赏杨康,现在却提议杀之,可谓纯忠,他很感动,如果杨康真的只是一个兵家奇才,他必接受建议——不能用则杀之,但他绝不可杀能让他统一天下的关键人物,沉默了会,答道:“朕不能无故杀戮忠良之后,辛老你不必说了。”翻着名单,问史弥远:“史爱卿,后一半,是各府、县的新任知府、知县?”

    提起本职,史弥远精神来了:“是的。四川的地方官,或死节,或从贼,全部要换。皇上放心,这些人里,每一个,微臣都详加核查过,都是忠心可恃,也精明干练的人。”

    宋帝道:“很好。你把名单一起报上,是想学金国,让文官随军出征,打下一地,任命到该地的文官就留下,立刻张榜安民、恢复秩序、稳定人心吗?倒也可以。这么快就定下人选,爱卿辛苦了。”

    史弥远感动地道:“皇上过奖。微臣无能,恨不能亲上沙场,只有在这些地方为国效力了。”

    宋帝道:“荆湖南、北路,已经招了九万新军了,平叛就以皇儿为主帅,带一万御前忠锐军,择日出征,中途吸纳其他新军,共十万大军,去剿灭逆曦,收回四川五十四州之地。这是地图,三位爱卿,你们都来参详下,皇儿该如何进军。”

    在辛弃疾、史弥远、卫泾告退后,宋帝和悦地道:“皇儿,他们说的要点,你都记下了吗?”

    赵曮道:“儿臣记住了。”

    宋帝道:“好。逆曦辱骂我大宋列代先帝,万死难辞其咎,朕想过了,明日就发诏册封你为太子,为你正名,以便破逆曦的谣言。只是,国事艰难,你又出征在即,册封典礼会不够浩大。”

    赵曮道:“父皇处处为儿臣着想,儿臣能体会到这份拳拳爱子之心,我们父子之间,何须礼节。”

    宋帝道:“是啊,我们是父子。你的太子妃,可是中意周虎之女?”

    赵曮微微脸红:“是的,求父皇成全。”

    宋帝道:“周氏是很好,就是,她父母双亡,得守丧。”

    赵曮坚定地道:“儿臣愿虚位以待。”

    宋帝看看年轻的养子,笑了:“祭告先祖后,是可以大婚的,等你平叛回来,朕为你们安排。”

    赵曮欢喜地道:“谢父皇。”

    宋帝道:“有件要事,你记得。好打的仗,都交给杨铁心,别人的功劳也可以记他头上,总之,给此人报功,朕好给他升官。不要问为什么,这事很简单,你要做好。”

    为什么?杨康您都不用,为什么独独恩宠杨铁心?为什么不能问“为什么”?你有什么事瞒着所有人?赵曮带着满腹疑问,恭敬地答道:“儿臣遵旨。”

    史弥远和卫泾回六部,边走边谈。卫泾道:“想不到辛弃疾这么狠毒,往日没口子地称赞杨康,奏对时却提议杀他。咱们去告诉那倒霉孩子吧,他被辛弃疾卖了。”

    史弥远道:“你想拉拢杨康?能成功。但是,拉拢来了有什么用呢?皇上的态度很坚决,就是不用他。”

    卫泾笑道:“正好,就让他私下出主意啊。他才十八岁吧,太年轻了,就当官也不象话。”

    史弥远想了想,摇头道:“不妥,我们去观察过他,此人性情骄纵乖戾,不可能甘心为人所用。再说,他擅长的是兵法,要让他制定战略,必然要提供详细军情,皇上知道了,会当我们是在泄露军机吧。”

    卫泾犹豫地道:“可是,高明的策略,是能将我们的损失大幅降低的。”

    史弥远道:“卫大人,我知你是因为入枢密院,急着找个长于军略的人才为助。若是和金国又打起来,用华岳,他一定会全力以赴。至于杨康,无根的浮萍,就让他漂走吧。”

    卫泾叹道:“可惜了。”

第174章 潜移默化() 
初十;宋廷发诏,立皇子荣王曮为皇太子,更名询。

    十三日,以皇太子询为讨逆大元帅,领御前忠锐军;誓师西征平叛。

    杨铁心头天晚上才说出此事,和我们告别。他倒是想让我留在临安照顾母亲,包惜弱则坚持要我跟去保护父亲;两人争执不下,直到;我提醒他们——杨铁心官位太小,无权私自带人随军。再说,太子让我挑选有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