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纪事-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老太太让这话一激,就精神重抖起来,眸子也眯着认真起来:“你说你说,”
“从军中到我女儿住的那城,不过几天路程。宝珠跟去,小夫妻可以早早见面,你说可好不好?”袁夫人笑语嫣然。
老太太还没有回答,南安侯先说了一个字:“好!”他呵呵笑起来。
安老太太也慢慢的懂了,暗想这是好主意。她为宝珠担心的,不只是小夫妻分离,宝珠孤单。还有袁家日见兴旺,宝珠还没有孩子,而房中也没有妾。老太太对宅门里的心思最精通,她虽然不知道郡王妃不喜欢宝珠,但依着惯例,郡王妃不能坐视弟弟没有子嗣,她离弟弟近,给他几个妾也无人能说不对。
袁夫人出这主意,的确是为了早抱孙子。她在袁训没走的那两天,见宝珠痛哭不止,就有了这主意。
她才进宫对皇后说过,皇后也答应,袁夫人就来见安老太太,想来她没有不答应的,但宝珠是为她养老的人,让宝珠再离开她,得征求她的意见。
而老太太呢,则想的不但是孩子,还有怕宝珠失宠,谁叫她的好孙婿根基太多,一会儿出来一个,又生得俊俏能干,老太太眼里见得人多,她放心不下的还有这个。
本来袁夫人不提出来,老太太虽然想不出这主意她在边城没有人照应宝珠,她就没有这样的思路老太太也正在想让过上半年,让宝珠动身去探望,候着不打仗的时候,住上一个月再回来。
老太太的主意虽然好,但路上到底山高水低,怕出事儿不敢轻易提出。而袁夫人的这主意,随同郡王妃前往,不怕路上风霜雨雪打劫住黑店,到了地方也有现成的地方住,很是妥当。
安老太太想通这些,就满心里情愿。
可情愿中,她还是发愁:“好孙婿不在你身边,宝珠又走了,我这心里觉得对不住你。”她还是要为亲家考虑才是,到底都是经历风雨,能知道事情对错的人。
袁夫人则笑道:“怕什么,我还有你,你还有我,和您老太太相比,我还年青。我先来告诉你,你别怕,凡事儿有我呢,”又对着南安侯笑:“再说还有侯爷在,就依我的主意,我们给宝珠收拾起来,打发她后儿就走,以后呀,就我们一处要过上几年了,”
这朴实的话语,足以抚平安老太太的忧伤。她情不自禁想到余夫人说宝珠没福的话,老太太一面点头说好,一面又暗自骄傲。有这样的亲家,谁敢说宝珠没福气?
这骄傲随即转成自得,这好亲家,不是老太太亲自寻的吗?
第一百八十章,处处慈爱为宝珠()
袁夫人恳切中肯,安老太太还能说出什么来,唯有打心眼里感激她。南安侯见妹妹也弄明白,趁热打铁提议道:“既然商议好,又后天就离开,妹妹赶紧的去换衣裳,和亲家夫人去告诉宝珠,”
南安侯停顿一下,微笑地猜测:“我冷眼看宝珠这一年多,是个明事理的好孩子,只怕她不肯走,你们还得准备好话劝她才行。”
袁夫人和安老太太异口同声赞成南安侯的猜测,袁夫人含笑中,带着对媳妇的满意:“我知道宝珠,她一定要说家里没有人,她不会离开我,也不会离开老太太,这不,我就先来找老太太,就是侯爷刚才说的,我们一起去劝她,告诉她赶紧的跟上去,也许小夫妻还能见上一见。”
南安侯听到这样的话都感动。想宝珠真是有福气,遇到这样通情达理,满心里为儿子媳妇考虑的好婆婆;又为妹妹喜欢,遇到这样心地善良的好亲家。最后南安侯也是得意的,他不能不得意,不得不得意,他是非得意不可的那个人。
这样的好亲家,没有侯爷牵线是不能有的。
侯爷这样的一说,老太太可就急上来,后天儿?这日子可紧得不行。她让齐氏陪袁夫人慢慢的正房里去用茶,她扶着梅英,失火般紧赶着往房中,去换出门的衣裳。
她走得气喘吁吁,梅英都劝她慢些儿:“把您累出病来,四姑奶奶心里可怎么好过?”老太太不但不听她的,还在走着的时候就劳神寻思宝珠需要带些什么。
“衣裳,宝珠早有一辈子的了,再说布料到处都有,好不好的她自己缝几件也使得。衣裳占地方,带上四大箱子也就行了。”
梅英骇然地笑:“布料处处都有,还带上四大箱子衣裳?”这个建议显然让老太太不满意,老太太瞪眼她:“一箱子夏天的,一箱子春秋天的,一箱子冬衣,一箱子皮货,”再叹气:“唉,竟然不能多带些衣服去。”
这位侯府的姑娘,遇到点事儿就能把她的出身露个一干二净。
四大箱子衣裳,换成穷人家半辈子都足够了,老太太却还在遗憾,唉,去了只怕没衣裳穿。可是多带些去呢,老太太精明呢,就能想到宝珠是跟着姐姐走,东西带得多人家照顾上也多,凡事能省则省吧。
这就唉,不能多带是也。
梅英忍俊不禁,见台阶就在眼前,老太太是不看路的一个劲儿走,梅英得扶住她,边扶边笑:“不是还有郡王妃在,在她的地界儿上,一定是住到她王府里,我跟着老太太,见过多少别人没见过的世面,就是王府也是去了好几遭儿,只是住下来赏玩几天,却还没有过,四姑奶奶呀,托着老太太有个好福气,就要去王府里一住几年,真让我打心眼儿羡慕,”
老太太脱口反驳:“你懂什么,宝珠要是懂事的,就应该……”话到下面,就咽了回去。小丫头打帘子,梅英和老太太进房,梅英不用她吩咐,丢下老太太去取衣裳,等到取了一件石青色湖绸素面衣裳,又一件老蓝色挑线裙子回来,就接上刚才的话问道:“老太太说四姑奶奶应该怎么样,您告诉我,万一您见到四姑奶奶又伤心去了,忘记说时,还有我提个醒儿。”
安老太太却不肯说,含糊地道:“没什么,”帘子微动,南安侯边道:“且别换衣裳,我进来了,”一面就进了来。
梅英莞尔,幸好这还没有换不是。而安老太太也取笑:“你再晚一步,我可就换上了。”南安侯对梅英作个手势,示意她出去。梅英想侯爷趁老太太换衣裳也要挤进来,只能是说要紧的话,就丢下衣裳出去。
南安侯一直看到梅英在外面把帘子拉紧,才对妹妹迅速转过面庞,而安老太太也同时压低嗓音,飞快地求证:“哥哥你不会弄错吗?确定是中宫!”
“辅国公亲口告诉我的!”南安侯语出惊住老太太,还怕老太太不能明了,再低声清晰地道:“袁家的一切,都是中宫在照应!”
安老太太吸一口凉气,她一直的猜测一旦成真,她反而蒙住。
她面对梅英咽下去的下半句话,就是宝珠如果懂事儿,不应该久居郡王府中。但宝珠柔弱女子,不住郡王府中,独住又让人担心,老太太才适时的把话咽回,免得梅英听到。
以南安侯来想,妹妹是他的妹妹,不是小家子的妇人,不会让“中宫”这两个字吓住。但又见她想得太久,袁夫人在外面等得着急,未免要想这兄妹二人不知道在嘀咕什么。
亲家背后起嫌隙可不好,又是这样打着灯笼难寻的好亲家,南安侯轻易不肯让袁夫人疑心。
他跟进来,只为再肯定宝珠跟去是正确必要做的,见妹妹发怔,就低低再告诉她:“不要犹豫,袁家只怕是外戚!”
“中宫”,只让老太太怔住。
“外戚”,却让老太太震惊。
皇后外戚?
灸手可热的名称,背后又带着巨大的风险。如果是外戚,这不能说的外戚,只能是有不能说的原因。
不能说的话,对当事人来说,都是威胁和风险的。但翻过来看,又是莫大的前程和富贵。
老太太心想自古权势一半儿是水,一半儿是火,给宝珠找这样的人家,她要呆得好哟,那是祖上积德。她要是呆得不好呢,以后可就没有人能代她接下来。
果然,还是赶紧地让宝珠跟着丈夫走好。
她想心事想得忘记南安侯就在房里,伸手就解自己衣领上扣子。南安侯笑了一声:“二妹你是喜欢糊涂了?”他特意用“喜欢”来提醒安老太太,对这件事情你只能“喜欢”才行。老太太嗔道:“我不要你交待。”
往外努嘴儿让兄长出去,梅英进来,给老太太换好衣裳,一同出来见袁夫人。
袁夫人在起坐间里坐着,对面是南安侯,下首是齐氏站着相陪。袁夫人正和气地告诉齐氏:“给老太太收拾随身的衣裳就得,几件子吧,我那里什么都有,缺什么这里有的,再回来取就是,我们就要住在一起,大家互相照应着。”
齐氏是前南安侯夫人的侍候人,在京里呆了一辈子,是见过不少贵夫人的人,但她独对袁夫人服气。亲家夫人这股子和气劲儿,肯从别人角度上去想的温柔劲儿,再没有别人能学得来。
齐氏忙答应着,老太太就这时出来,南安侯陪着她和袁夫人出门,上马上车,往袁家来。
……。
宝珠在家里,却不是一个人。
她送走袁训回来,袁夫人和郡王妃去宫中辞行,进城后就和她分开,顺伯送宝珠回来。宝珠伤心想不到别的,又有红花这个丫头在回来的路上,她不停的抽泣,主仆都无精打采的进房,一个坐在碧窗下忧愁,一个坐在廊下发愁。
瑞庆小殿下就在这时候闯进来。
说她闯,是她又一径儿小跑着进来,裙角扬得像风中的蝴蝶,翩翩又翩翩。红花有气无力回的话:“奶奶,小殿下到了。”
瑞庆小殿下一跳,就到了红花面前:“咦,红花儿,你哭什么?”她不说还好,说过红花才忍住的泪珠子又“噼哩啪啦”往下掉,成串儿地打在长廊木板上,溅落成花。
“啊,是因为坏蛋哥哥走了是不是?”瑞庆小殿下扯动小嘴角笑嘻嘻。不等红花回答,自打帘子,一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