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纪事-第2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回到房里,见宝珠还没有睡,守着两个孩子坐着。
忠毅侯夫妻就这么喜欢别人家的孩子?首先他们的父母愿意送来,再来家里最多时曾有十几个孩子,只有执璞和小六在家,冷清在所难免。
不是八个。
有加福在,战哥就在。称心和如意也时常在。老太太要接好孩子和正经。袁家最多的时候,处处是孩子们嗓音。
袁训走去先看的,也是萧智和韩彻熟睡的面容。今年给他们换了床,睡在袁征的旧床上,一个在床头,一个在床尾。宝珠在床沿上坐着。
“幸亏智哥闹着要去,彻哥都困的不行了,强撑着,见到智哥老大不高兴,但还没有怎么不高兴,转眼就睡着。”
袁训也在床边坐下,揽住妻子入怀,微笑附合:“两个捣蛋包。”
“我们走了,你们说了什么私房话?”宝珠了然的问。
“说,寿姐儿要继续当个乖乖的皇后。”袁训的总结简单明了。
宝珠对他依偎下:“亲戚们都看着你呢,看着侯爷才肯这么知己。”
“不是,是宝珠把孩子们一网打尽,亲戚们才肯知心。”袁训笑吟吟。身后萧智踢了被子,给他盖好。
宝珠勾勾嘴角,再道:“还是看着侯爷,看着侯爷有把孩子们都弄出京的能耐,这不,弄得自家好冷清,亲戚们才肯知己,知己的留你多坐会儿,好笑话你。”
她开起玩笑,侯爷跟上。
“那宝珠带走他的孙子,我留下来,好好的笑话他呢。”
夫妻一起莞尔,又一起对了明月。
这是中秋,名为团圆的佳节。想到加寿,就把别的孩子一同想起。从香姐儿到加福,从黑加福到袁征。最后说到太上皇身上。袁训故作懊恼:“孩子们都给了太上皇,今晚应该比我们更乐。”
……
一夜过去,袁训更想女儿。十六的日子,如意和苏似玉归宁,老国公夫人暂管家事。加寿去年回来,今年说过不回。袁训对宝珠说一声,往宫里来看女儿。
随身,带着两个捣蛋包,永乐小公主乐坏了。
“智哥,彻哥,你们来看我……。”小面庞扭回去:“母后,来看我。”
加寿看着女儿带着智哥和彻哥奔向偏殿,那里是她的好玩东西大营地。
请父亲坐近些,虽然几天前才见过,也又端详下他的面容,直到她满意:“爹爹依然俊,比柳国舅俊的多。”
“六大尚书俊之首,比得过柳至,压得下方鸿。”
袁训说过,父女笑的不行。
“这几天好吗?”收住笑,袁训温言款款。
加寿从没有让战哥打下去,无时无刻都觉得自己稳占第一个孩子位置,就来自父亲从没有减清过的关切。
接见贵夫人时,皇后高高在上。和女儿在一起时,要扮母亲。只有这会儿,笑盈盈的寿姐仿佛身在家中,甜甜的回答:“好。”
袁训相信柳至,但和他总会问出来无关。他不问一声不安心,悄声问:
“太后,好吗?”
加寿笑容加深,也放悄语声:“好。总是想把永乐就带走来着,只是永乐不太和她亲近。”是什么原因,加寿也弄不明白。
皇帝英敏的解释有些可笑:“永乐和寿姐儿一样,离不开母亲。”
加寿如幼年般嘟起嘴儿:“爹爹,我小的时候何曾这样过?”
兵部尚书用他的脑袋运筹分析:“其实是离不开父亲吧,”他心花怒放的模样:“寿姐儿你小的时候,总是离不开我。”
至于加寿小的时候,大将军在战场上,尚书这会儿哪里想得起来。
------题外话------
没有关键的错字,没有关键的错字,没有关键的错字哈哈哈哈……
番外第三十八章,八月十六的牵挂()
父女就着永乐的话题,又说到加寿小时候。皇后娘娘最爱听的就是这些话,国丈最爱说的也就是这样话。
加寿一周岁出去就让任保接进京,随后宫中长大。当年的将军袁训在女儿一周岁的岁月里,在家呆的日子并不长久。但这不妨碍国丈每每说起来滔滔不绝,好似女儿长到二十七周岁的年头里,是国丈一手操劳。
“你小的时候给你加吃的,总得背着祖母。祖母见到要骂,说你太小了,不应该吃。但是你很喜欢。都是爹爹喂给你。”听上去仿佛当年顶了多大压力。
加寿郑重其事:“难怪我生得这么好看,原来爹爹早早给好吃的。”
袁国丈越说越来劲儿,手舞足蹈般:“哈,你很会撵狗呢,爹爹陪着你。”
加寿正色庄容:“难怪我有勇有谋,这胆量是打小儿就练起来。”
“母后母后,”永乐跑了回来。近前,就感染到母亲和外祖父的亲热气氛,永乐由不得的掺和一脚。
“接永乐的吗?”
袁训还没有回答,萧智和韩彻从后面跟来,争着点小脑袋。萧智说话周全些:“十六接回门,二伯母回家去了。”
“接人。”韩彻道。
加寿掩面轻笑:“智哥儿越来越像元皓,见到什么都学话。如意今儿回门去了?”最后一句是问袁训。
袁训手底下抚着几个孩子,边笑边回:“可不是,智哥彻哥要跟去,如意说这是十六接回门,男孩子不能去,他们就记住。”
萧智以为这话是帮他,拉着永乐小手认真地道:“接你。”带着永乐就往外走,永乐跟着他往外走,韩彻在最后,小嘴儿嘟囔个不停:“接接,回家去。”
袁训抱回永乐,另一只手下拨拉着萧智和韩彻也回来。永乐很不高兴,搂着外祖父的脖子问他:“不接永乐吗?智哥的东西要给我玩呢。”
对着晶莹的小脸儿,袁训深刻领略到说假话的难过。加寿的孩子,他哪能会不想接呢?还不是有……。柳太后。
有柳太后与接永乐有什么关系?随着永乐的长大,柳太后近来常动心思。
这个常动心思,不是下毒啦,不是陷害人。而是她时常的来看永乐,表示自己等着接。
每每的问:“永乐,跟皇祖母去玩几天好不好?”永乐小公主总回答她:“不好。”这才没有接走。
忠毅侯一接就走,太后知道不会痛快,侯爷要避嫌。柳太后近年来安分守己,但不能说不痛快也不能有。她若是不痛快,柳至不知道还好。倘若柳国舅知道,亲家又要理论理论,酒也好,拳脚也好,就柳太后拂了面子这事说上半天。
柳国舅理论,不是施压给袁训,让袁训说服加寿送永乐。柳国舅本人也一直赞成孩子们大些再给太后。但是太后接不来,小公主跟着侯爷走了,在别人的眼睛里,太后颜面多少受损。
柳太后、柳国舅、袁训父女他们中间,还称得上家务事。但落到别人的嘴里,你说过来我说过去,一波皇后藐视太后的谣言要出来。
袁训要见女儿和外孙,进宫好了。宝珠要见,进宫好了。在接永乐上面,已经有所控制。
他只能回答心爱的小永乐:“舅舅和舅母都回门去了,不能陪永乐。所以今天不接,外祖父特地进宫来看你。这样好不好?”
永乐公主还小呢,想一想,觉得这样也行,甜甜的答应一声,拿小面颊在袁训脸上蹭蹭。
膝下,萧智帮腔:“特特看。”
韩彻一听,这不是他的话吗?更大的声道:“特特看,我。”这话应该是指这话是他的专权。
新一波的争执出来,萧智双手叉上腰,小胖腿往旁边迈开一步,胖身子借着这姿势往下有了一蹲,好似摆开马步:“特特看。”宣告他的主权。
韩彻也来上一个,叉上腰,小胖腿往同一个方向迈开一步,胖马步摆出来:“特特看。”
为什么不往前迈步子,胸膛顶胸膛不是更威风?那样就吵不太久,随时会动拳头,虽不是有意,是就势而为,大人也不会允许。
就往旁边迈,你迈一步,我迈一步,跟个螃蟹似的越走越远。
皇后宫殿不小,所以离碰廊柱碰家什还远的很,两个孩子继续侧行。
殿里一下子温馨满满,加寿想到小的时候。她小的时候应算没有孤单过,父母没进京,瑞庆长公主和皇太孙英敏陪着她,先太后对她关怀备至。
父母进京,带来大弟二弟,带来二妹,带来三妹,讨嫌战哥从此是撵也撵不走,吵要吵翻天的那个。
回想皇后的童年,主要事情里有一件,就是怎么把战哥打下去。而战哥如果回想,他主要事情就是把大姐打下去,再打下胖舅哥,小古怪不攻自破,加福独占鳌头。战哥儿因此独占上风,傲视一切兄弟姐妹。
跟这会儿的萧智、韩彻相似,遇上就争。哪怕韩彻人儿小,没迈几步就腿一软坐倒,就是一跤,也立即爬起绝不轻易认输。
这又和加寿、萧战相似,争就吵翻天,不争就琢磨下回怎么争。
加寿微笑中轻叹一声,对袁训道:“爹爹,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想大弟,二妹和三妹了,加喜、乖宝在外面玩的好,有太上皇呢,有姑姑和姑丈呢,倒不用太挂念。”
知女莫若父,袁训调侃女儿:“你忘记说战哥。”
“呀?还有战哥。”加寿无辜的道:“把他忘记了吧。”随即,笑出好些雪白牙齿。
这番对话,让袁训走出宫门时,也更加想在外的孩子们,不知道他们昨夜中秋过的如何。
执瑜在南海为尊,又是男孩子。对他的挂念比对香姐儿和加福少。袁训想的最多,是昨夜香姐儿和加福有月饼吃吗?
兵部尚书在中秋前就行文到军中,银子早就发下去,命各军就地采买瓜果和月饼。
不为他的儿女们,往年这公文和钱也一样发。但儿女们都在外面,哪怕发的银子数目和公文上例行的话与往年没有不同,尚书的心也只缠绕在一双女儿香姐儿和加福身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