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恐怖书库(www.kbsk.net)支持手机和电脑免费下载、阅读!
- 手机浏览器输入(www.kbsk.net)即可登陆手机阅读下载
- 最新电影在线
-
〖在线阅读〗
〖本书TXT电子书下载〗
放入书架
赞(3)
踩(4)
小说简介:
后期顾城所追求的“自然之境”包括两种含义:在“反文化阶段”(1985—1988)②,通过回归作为实体的自然,诗人以自然和自性为信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像陶潜、卢梭、华滋华斯等自然主义者一样,在返朴归真中超越世俗伦理和文化羁绊;在“无我阶段”(1988—1993),他进一步超越了不乏规定性和决定论因素的作为实体的自然,把“自然”重新解释为作为本性的“自然而然”,从而进入一种“无法无天”、“无我无不我”、“无为无不为”的庄子式的“无待”的自然境界,“自然之境并不要求特别的形式。在自然之境中的人,可根据自己的秉性创造特殊的形式,也可能不创造任何形式。因为他已经解脱了人的概念,无身无我,他不会为自身的存在所困惑,也不会为自身的泯灭而惶恐。他无私无畏,秉性依旧,与命不违,可生可死,随心所欲”③。有深意的是,从发生学角度来看,诗人“自然之境”的形成和演变,都与严重的心理危机和程度不同的精神分裂直接相关(也与歇斯底里症即癔症中的人格分裂类似,但程度稍深)。这在诗人当时的诗创作和后来的诗学回忆中均有记录,其心理内涵似乎暗示了诗人与世界和自我关系中的分裂与裂变性质,它深深影响到诗人创作与生活的多个方面。...